柔和的燈光落到方敏抒的身上,舞台的感覺對她來說還是那麼熟悉。
她稍稍調整了一下呼吸,微笑就那麼自然而然地浮現了出來。
孟佳坐的位置離她最近,無聲地在給她鼓掌。店裡的客人大多是老客,也知道大多數時候歌手是八點開始唱。
方敏抒對他們來說是生麵孔,就有不少人抬頭看了看她。
大多是三十多歲的客人,有男有女,有的在說笑,有的在一本正經談事,有的獨自一人坐在窗邊吃著麵前兩個菜,喝著酒……
她撥動了琴弦。
吉他沒有接電箱,琴聲隻靠一個麥克風,歌聲也隻靠一個麥克風,簡單又真實。
“一九八四年,莊稼還沒收割完。女兒躺在我懷裡,睡得那麼甜。今晚的露天電影,沒時間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
《父親寫的散文詩》她本來打算放到中間唱的,但看了一圈店裡的客人,她不由自主就把這歌提到了最前麵來。
結果隨著她寬和溫柔的歌聲,酒館裡小一半的客人都轉過來看著她了。
她知道自己的歌聲動了人心,雖然她沒有歌聲裡這麼好的父親,但她可以想象著自己與觀眾的共情,虛構出了一個心靈的父親,讓她沉入到這個情境裡。
於是,當副歌唱起時,其實聲音不大,用上的技巧也不多,她臉上的微笑和煦如初夏,客人裡卻有人潸然。
孟佳聽得入神。
初見方敏抒時,那一曲《白樺林》就已經讓她十分佩服,今天這首《父親寫的散文詩》則更是動人。
趙老板不知何時走了過來,“小佳,她厲害吧?”
孟佳說,“我還在追逐技巧,她的技巧已經和感情渾然天成了。”
趙昔瑞笑道,“她這個就是正宗的全是感情,沒有技巧。”
兩人會心一笑。
孟佳說,“是呢。”
“她的發聲還考慮了我這個店的內部空間的,”趙老板說著又看向了台上的方敏抒,“這是一個好歌手啊。”
一曲唱畢,店裡響起一陣掌聲,這是少有的事情。
大多數時候,都是客人一邊吃,一邊聽歌手唱歌,環境清幽,吃一個客人自己的喜怒哀樂,歌手是陪襯。
這一天,因為方敏抒的出現,顯得倒有幾分不同了。
駐唱一共三個小時的時間,十首歌就好,也不用一直唱,中間可以有不少的休息時間。
第一首歌結束之後,方敏抒暫時把吉他放在舞台上,自己走下來了。
孟佳像個迷妹一樣又輕輕拍手,“敏敏你唱得太好了。”
方敏抒莞爾,又和趙昔瑞打了招呼,然後說,“歌就很好呢。”
三人笑笑。
趙昔瑞說,“反正,我覺得你對音樂的理解很深,也很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