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晨曦說,“是啊,師傅。”
司機又問,“沒來過廈門?”
方敏抒答話,“沒來過哦。”
“不應該啊,”司機說,“我聽你說話像泉州人哦。”
方敏抒撲哧一笑,“師傅,我是怡保人。”
她停頓片刻,又補充道,“據說祖上是廈門的,可是我也不清楚啦。”
司機一聽,頓時親切起來,“哎呀,原來是歸僑,回來尋親啊?”
方敏抒按捺著莫名湧出的笑意,看了看木頭,然後說,“是啊。”
與此同時她又把木頭的手捏緊了些,對她來說,親人是尋到了的,手裡捏著呢。
司機變得健談起來,“我祖上福州的,後來去了詩巫,後來太爺爺回國抗戰,解放之後才定居在廈門。”
他已斷定這個華僑妹子是回來旅遊加尋親歸宗的,就問,“你們來一趟廈門,要去玩的地方選好了嗎?”
方敏抒老實回答,“沒有呢,完全什麼準備都沒有,買了車票就來了。”
司機見怪不怪,私奔的,說走就走的,都是買張車票就來了……
因為後排那姑娘說話實在覺得親切,他就說,“一會兒我把你們拉到地方,你們再叫個車,去文灶住吧,離中山路很近,鼓浪嶼要去哦?”
“要去呢。”
“那你們買廈鼓碼頭上島的票就行,天氣預報說啦,明天大晴天,日光岩很好看的。還有,環島遊的話,你們坐29路公交就行了……”
司機如數家珍一樣說著廈門旅遊攻略,中間他的手機叮了一聲,提示他乘客修改了目的地,新目的地為文灶地鐵站。
自己的意見被采納,說明自己的真誠並沒有被當成套路,司機心裡亦是十分感動,就變得更加健談了。
方敏抒問起他太爺爺回國抗戰經曆,司機侃侃而談,說他們家祖上不是什麼南洋富商,隻是在詩巫給船廠做工的。
七七事變後太爺爺買了一張船票去檳城謀事,找到一份修車的工作,這樣才埋下回國的伏筆。
“後來陳嘉庚號召大家回國抗戰嘛,那時候太爺爺也還是個小夥子,就在華僑籌賑會報了名,39年初和李月美同一批回國的。”
說起祖上的光榮事跡,師傅的話語中都是止不住的自豪,“我爺爺跟我講的,說太爺爺見過李月美,他說太爺爺完全看不出來李月美是女的,後來才知道人家為了回國抗戰女扮男裝的。那年頭,能開汽車的女的,不一般哦。”
方敏抒說,“噯,那這麼說來,師傅你太爺爺回國的時候還沒成家嗎?”
“對啊,後來才成的家。”
方敏抒笑道,“那師傅你肯定有雲南的親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