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靠著樓花+貸款,不停的開發新住宅,從而獲得更多的資金,一邊就是將資金投入固定資產,然後收租。
當然,以目前收購固定資產的速度,長興地產本身的盈利能力還是不足的,這就需要楊文東額外的資助,外加儘可能的多用金融杠杆來操作。
“好的,我明白楊生的意思。”鄭誌傑說道“我已經在準備下半年的投資計劃,等計劃出來了,我再給您過目。”
跟隨著老板2年時間了,鄭誌傑也非常了解楊文東傾向於的地產投資方向,簡單點來說,就是“開發住宅、持有商業”。
楊文東又問道“我們跟鄭宇彤合作,在跑馬地開發的彆墅,完工了吧?”
鄭誌傑回答說道“是的,我們一共接受了40棟彆墅,麵積在4000~6000尺不等,還沒有跟著鄭生一起出售,楊生有什麼想法嗎?”
“這個就先持有吧。”楊文東想了想說道“不是考慮經濟收益,我有其他用處,你安排裝修公司,先將這些彆墅全部裝修了。”
當初與鄭宇彤合作這個項目的時候,其實對他來說,意義不大,主要目的是當做與其他地產公司的一次合作,順便學習一下經驗,因為當時的長興地產,還屬於剛剛開始的階段。
不過這個收益品也還是不錯的,香港的高層住宅,在這個時代,楊文東根本就沒興趣長期持有,因為以後有錢就能輕鬆買到,除非是非常好的位置,比如70年代初的太古城。
但港島的彆墅一直是稀缺資源,哪怕是彆墅群,其價值也就隻會在經濟危機中稍微降一點。
“好的。”鄭誌傑答應說道。
楊文東又道“其他方麵,你自己把控好就行了,另外,美國的同事劉華宇劉生再過一周就要來香港了,除了在長興廣場,他還會在其他地方尋找位置開超級市場,你這邊,需要全力配合他。”
相比於地產,他更希望自己的超市產業能夠發展起來,因為跟沃爾瑪在美國一樣,超市這個產業在全球都是初始階段,雖然初期很難發展,可這也代表著機會。
而地產,在香港的確能賺到大錢,可根本走不出去,去海外也頂多參與一下,因為這個行業有著很強的對外排斥性,就算是前世日本地產巨頭,多次投資香港,也沒玩出什麼水花。
而超市就不一樣了,至少是有機會走向國際的,雖然也非常不容易,但隻要能夠做好成本控製,加上運輸方麵的優勢,再與一些亞洲國家本地資本合作,也是有可能覆蓋部分東南亞國家的。
“沒問題,絕對配合兄弟公司。”鄭誌傑笑說道。
“好。”楊文東又道“另外,和黃耀南說一下,以後也會有需要他配合,不過也不會是免費,該給的費用還是會給的。”
掌控中巴公司的好處,就是自己建的大型住宅小區、未來開的超市或者商場等等,都是可以加巴士站的。
當然,他也不會瞎搞,基本上自己這邊選擇投資的地方也會是有點商業基礎的,對於巴士公司來說,屬於可加可不加的地方,如果是外人,巴士公司當然不會鳥伱,但現在麼,加一個就就一句話的問題了。
鄭誌傑答應說道“好的,我會通知他的。”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9月6日。
港華大廈頂層的會議室內
楊文東笑著介紹道“幾位,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劉華宇,未來家樂福超市的負責人,劉生,這幾位是我長興集團的各個業務負責人,分彆是”
就在昨天,劉華宇帶著幾位在沃爾頓手下工作過的數人,一起來到了香港。
休息一晚後,便被接到了港華大廈,楊文東則是召集了地產、傳媒的負責人,因為這兩個業務,會與超市有著密切的關係。
另外還有老合作夥伴趙成光,這位在香港做內貿生意的老手,以前就是負責給香港的很多雜貨鋪供部分貨物,如今也是非常匹配家樂福的需求了。
“楊生,您還是叫我老劉吧。”劉華宇也站起來,對著所有人點頭示意後說道“以後還請各位一起配合,在業務上幫助家樂福,我對香港,也不是很熟悉。”
“應該的。”眾人也是答應說道。
所有人現在都已經知道了,老板對於家樂福是非常重視的,調集集團內的所有資源,來給這個新業務輸血。
可以說要物業,長興地產就要想辦法去買,要宣傳,那兩家傳媒公司也得配合,資金就更不用說了。
楊文東揮揮手,示意劉華宇坐下來後,說道“那這次會議就由老劉來舉行,長興商場,會在一個多月後開業,我也希望家樂福能跟著一起;
就算實在來不及,那至少民眾需求的大部分貨物,得準備好。”
即將作為集團總部的長興大廈,會在明年過年前後全部完工,不過底層的商場,要早很多,在10月底就可以開門營業了。
“是,楊先生。”劉華宇答應後,取出自己的一本本子,隨後說道“我這裡有很多問題,需要與各位商量一下。
第一是”
會議在內的所有人,都在認真的聽著劉華宇的問題,包括楊文東,他對未來的超市零售業有一點了解,但有著計算機與智能手機時代的超市,跟現在完全是兩回事。
一直過了2個多小時,會議才算結束,會議也算是定下來了一些基本東西,比如宣傳這一塊,由秦誌業負責廣告投放,張輝的電台配合。
超市物資采購這一塊,目前家樂福的幾人顯然沒這個精力,暫時也是全部交給了趙成光了,由他負責根據劉華宇的要求,在外尋找對應物資,這原本也就是趙成光擅長的。
裝修這一塊,自然就是鄭誌傑負責,不過本身其實也差不多了。
“好了,各位。”楊文東又說道“這是我們的第一家超市,我暫時不需要立刻盈利,但需要先將品牌名氣打出來,然後讓很多香港人,認識‘超級市場’這個東西。
這樣一來,等我們以後再去其他地方建超級市場,就方便多了,所以這個超市,算是我們家樂福的起步了。”
其實現在的香港市民,就跟內地80-90年代一樣,都認為賣東西就隻能去雜貨店,然後想買什麼,也不可能自己挑著看,而是指什麼,老板就拿什麼。
次數多了,估計老板還會很煩,可顧客卻沒的選擇。
而超市是不一樣的,裡麵有價格標簽、同樣的商品會在一起有多個種類供顧客選擇,這種購物體驗,完全就是顛覆性的,比起之前的雜貨店與百貨商場都要強多了。
“楊先生放心,這第一間超級市場,我們一動會做到最好。”劉華宇承諾說道。
來到香港對他們來說本身就是一次豪賭,贏了就可以財富加身,自然很是重視。
“好,那各位就去準備開業吧。”楊文東又說道。
p求月票
inf。inf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