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背著他那裝滿珍貴草藥的竹簍,匆匆地走在路上。突然,一陣喧鬨聲吸引了他的注意。
原來是鎮口王大爺家的小孫子病得不輕,一家人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李時珍聽聞後,趕忙加快腳步趕到王家。
一進門,就看到小家夥躺在床上,小臉通紅,不時發出痛苦的呻吟。李時珍二話不說,先開始了“望”診。他仔細觀察孩子的麵色、舌苔和脈象,心中已有了幾分猜測。
接著,他輕聲問道:“孩子最近都吃了些啥?有沒有接觸過什麼特彆的東西呀?”王大爺焦急地回答道:“就是前兩天去山裡玩了一趟,回來就這樣啦!”
李時珍微微點頭,又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額頭,然後開始“聞”診。他湊到孩子嘴邊,嗅了嗅呼出的氣息,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隨後,便是“問”診環節。他詳細詢問了孩子生病前後的症狀,比如是否發熱、咳嗽、腹瀉等等。一旁的王家人緊張地看著李時珍,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最後,李時珍坐在床邊,輕輕握住孩子的手腕,開始認真地“切”脈。
他的神情越來越凝重。
“李大夫,我家娃兒到底得了啥病啊?您可得救救他呀!”王大爺忍不住哀求道。
李時珍抬起頭,微微一笑,安慰道:“彆擔心,依我看,這孩子應該是受了山中的瘴氣侵襲,導致體內濕熱鬱結。不過無妨,我這裡正好有幾味對症的草藥。”說著,他打開竹簍,取出一些新鮮的草藥來。
隻見他拿起一株葉子呈鋸齒狀的綠色植物,介紹道:“這叫青蒿,性苦、寒,具有清熱解暑、截瘧之效。用它熬水給孩子喝下,可以緩解病情。”接著,他又拿出一根根莖粗壯的黃色草藥,說道:“這是黃芩,味苦、性寒,能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配合青蒿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說罷,李時珍便親自下廚,將這些草藥洗淨、切碎,放入鍋中慢慢熬煮。不一會兒,一股濃鬱的藥香彌漫開來。
在等待藥水晾涼的過程中,李時珍還不忘叮囑王家人要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同時,他還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食療方法,比如可以煮點綠豆湯給孩子喝,有助於清熱解毒。
終於,藥水熬好了。李時珍小心翼翼地端到床邊,輕輕地扶起孩子,慢慢地喂他喝下。小家夥一開始還有些抗拒,但在李時珍溫柔的安撫下,還是乖乖地把藥水喝完了。
李時珍每天都會上門查看孩子的病情,根據恢複情況調整藥方。而那孩子呢,也在他的精心治療下一天天好轉起來。
眼看著孩子的臉色漸漸變得紅潤,精神也越來越好,王家人對李時珍感激涕零。尤其是王大爺,拉著李時珍的手,激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李大夫啊,您可真是我們家的大恩人呐!要是沒有您,真不知道這孩子會怎麼樣……”
李時珍笑著擺擺手,說道:“救死扶傷本就是我的分內之事,隻要孩子能康複,我也就放心啦!”說完,他背起竹簍,迎著溫暖的陽光,又踏上了新的行醫之路。
這日李時珍在林間采藥,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慘叫,急忙趕去,發現一男子被毒蛇咬傷。他立即擠出毒血,然後從藥簍中取出“半邊蓮”,搗爛敷在傷口上。
李時珍一邊敷藥一邊念叨:“這半邊蓮,性涼味甘,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真是好藥啊!”男子聽後,驚恐的表情漸漸緩和,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李時珍看著男子的表情,笑著說:“放心吧,有我李時珍在,你就死不了。”
李時珍在鄉間遇到一位因便秘而痛苦不堪的老人。他靈機一動,拿出了《本草綱目》中記載的“大黃”,並詳細解釋其苦寒、瀉下功效。
李時珍一邊給老人講解大黃的功效,一邊用幽默的話語逗笑老人,緩解其緊張情緒。在李時珍的精心調理下,老人不僅解決了便秘問題,還被李時珍的幽默所感染,心情大為好轉。
這場治療不僅展現了李時珍的醫術,也讓他的人格魅力深入人心。
這天,李時珍一早就收到了鄰村送來的急信,說是有位年邁的漁夫因長期浸泡在水中,患上了嚴重的風濕關節炎。李時珍立刻帶上了自己新研製的“祛風濕丸”,這是由多種草藥如獨活、防風、秦艽等精心配製而成,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在漁夫家中,李時珍仔細觀察了漁夫的症狀,發現漁夫的關節腫脹嚴重,便開始了他的“望聞問切”。他先是仔細觀察了漁夫的舌苔和脈象,然後詢問了漁夫的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最後用手輕輕按壓了漁夫的關節,確定了病因。
李時珍告訴漁夫,除了服用“祛風濕丸”外,還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浸泡在水中,同時可以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如薑湯、狗肉等,以增強體質。漁夫聽後連連點頭,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李時珍則笑著說:“這都是為了你的健康,不必客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