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彌勒淨土血蓮台第十章流言
第二天一早,鄭言慶正準備和雄大錘出發。鄭仁基卻派人過來了。
“老叔,大公子有請!”
如果鄭仁基是請鄭言慶過去,一點都不稀奇。可誰都知道,鄭仁基不是很喜歡鄭世安,過去幾年當中,除了在將軍堂外一次短暫的交集之外,兩人甚至沒有說過一句話。即便是回滎陽祭祖,也會錯開行程,以免碰到了以後會產生尷尬。
鄭世安有些奇怪,“大公子請我?有什麼事情嗎?”
鄭為善低聲道:“昨夜滎陽來人了,聽說大老爺的身子骨越發不好,恐難熬過這個冬天。大公子請您過去,恐怕就是說這件事。”
“老……爺他,不行了?”
不管鄭世安對鄭仁基懷有怎樣的看法,可是對鄭家,對鄭大士,始終抱有感情。
好歹和鄭大士從小長大,而且是出生入死。
聞鄭大士病危的消息之後,鄭世安心生悲戚。早先的一點怨念,也隨之煙消雲散。他連忙把鄭言慶叫過來:“言慶啊,和我去一趟洛陽。聽說大老爺快不行了!”
鄭言慶一怔,倒也沒有考慮太多。
“那我們趕快走。”
鄭世安換上衣服,找來了王正和雄大錘兩人。
“大錘子,你去通遠市看看,如果你覺得行,那就請那個人過來,價錢好商量。老虎哥,你也幫我在這邊看一下。我和言慶都過去的話,家裡也不能沒人。”
對於鄭家,雄大錘也好,王正也罷,感情很複雜。
都是幾代人依附於鄭家的羽翼之下,早年更為了鄭家血戰沙場,出生入死。說沒有感情?那純屬假話!但也不能否認,幾年前鄭家的一係列舉動,是傷了他們的心。
可這並不代表他們真的能忘記鄭家,於是兩人點頭,分頭行動起來。
徐世績也跟著一起去了,在車上憂心忡忡的問道:“言慶,大老爺不會有事。”
鄭言慶沒有看見鄭大士的狀況,所以也不好回答。
一行人匆匆來到鄭府,才一下車,就見鄭府門前車馬排成長龍,家奴們正往車上搬運行李。
看樣子,情況的確不太好!
言慶等人走進鄭府大門,鄭為善直接把祖孫二人引到了中堂去。徐世績去找鄭宏毅打聽消息了,估計看到這個亂勁兒。心裡也不免感到一絲焦慮和擔憂。
鄭仁基這是要搬家啊……
難道說,鄭大士的情況已經壞到了鄭仁基不得不離開洛陽嗎?
鄭言慶正猜測著鄭仁基把他們祖孫找來的目的,鄭仁基從後堂轉了出來,一臉憂慮之色。
“大公子,大老爺他怎樣了?”
讓鄭世安開口稱呼鄭仁基做賢侄,鄭世安還真就叫不出來。索性還是依著早先的稱呼,大家聽著都省事。鄭仁基輕輕點頭,擺手示意鄭世安和鄭言慶坐下來。
“昨日安遠堂傳信過來,父親的身子骨越來越差。
特彆是入冬以來,情況越發嚴重。前些日子開始嘔血,家裡人擔心撐不過這個冬天……我昨日已連夜向朝廷請求致仕,朝廷方麵也批示下來,同意了我的請求。”
“啊!”
鄭世安吃驚的張大了嘴巴。
致仕,等於辭官不做。鄭仁基這兩年雖然不得已,但多少也是個五品官。鄭家雖比不得早年,可若是操作的好了,也不是沒有升遷的機會。可他現在一致仕……可就等於斷了前程。除非朝廷重新啟用他,否則鄭仁基這輩子也就沒希望了。
見鄭世安吃驚,鄭仁基笑了笑。
“老叔,你莫奇怪,其實這個想法。我早就有了。
陛下設立六司,我這曹掾的職務,已經可有可無……顏籀走之前也勸說我,不要再留戀這個位子了。以我個人而言,對這個位子也無甚留戀。隻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如今這洛陽眼見著快要成為都城,情況越發複雜。高穎賀若弼兩位大人的事情,與我也是個警醒。父親病危,我正好借此機會,從這是非之地離開。”
出乎鄭世安的意料,鄭仁基對他的稱呼,倒是顯得頗為尊重,甚至聽著很親熱。
他輕輕頷首,表示理解鄭仁基的這番言語。
“這是父親寫來的書信,他的意思也是讓我離開洛陽。
不過父親在信中提到了您,要我務必請您一起回去……他說,想要和您見上一麵。”
鄭言慶聞聽,心裡驀地一動。
有一種奇怪的直覺,鄭大士要請鄭世安回去,並不隻是為了見上一麵那麼簡單。
有心想替鄭世安拒絕,但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
而且,看鄭世安那激動而焦躁的模樣,鄭言慶也清楚,他恐怕無法勸說鄭世安拒絕。
鄭世安連連點頭,“大公子,那咱們何時動身?”
“當然是越快越好,天黑前咱們動身的話,前半夜之前就可以抵達偃師,最遲後日晌午,應該能回到滎陽。”
“那我立刻回去準備。”
鄭世安拉著言慶的手。起身就要往外走。
鄭言慶卻突然停住了腳步,扭頭疑惑的問道:“鄭叔叔,世績他也要去滎陽嗎?”
“世績的事情,有一點麻煩。”
鄭仁基蹙眉回答道:“依著他父親的想法,是想讓他在洛陽就學,將來可以求取功名。我已經幫他疏通了關係,來年開春若能過了考試,就可以順利就學。
我父親的意思,也是希望能讓世績留在洛陽,畢竟在這裡眼界能寬些,對他有好處。”
原來如此,看樣子鄭仁基已經拿定了主意。
可不知為什麼,鄭言慶總覺得有些古怪。但他又說不清,究竟什麼地方有問題。
鄭大士病危的事情應該不會有假!
這年頭極重孝名,即便是鄭仁基想耍什麼花樣,估計也不太敢拿這樣一個名目出來。
“言慶,你就彆回去了!”
“為什麼?”
在回去的路上,鄭世安突然莊重的說道:“李基先生不是來信說,為你找好了老師嗎?大老爺這一病,估計一時半會兒的不會結束。你回滎陽的話,萬一你那老師找上門來,而你又不在,豈不是錯過了大好的機緣?你如今。求學為重。。
大公子也說了,洛陽這地方眼界寬廣,能曆練人。
連徐世績都要留下來,你更不能走……滎陽太小,我怕你回去,耽擱了你的前程。”
說起來,滎陽不算小。
在河洛地區,是除卻了洛陽之外的第二大城市。
然則洛陽現在有成為都城的趨勢,和滎陽之間的距離,隻可能是越來越大。所以鄭世安還是希望言慶能繼續留在洛陽。按照他的想法,等回去見過了鄭大士。他也要回來。
鄭言慶不太樂意,可鄭世安的態度卻非常堅決。
回到竹園之後,他請王正留駐此地,可以照顧鄭言慶。
然後就匆匆收拾了幾件衣服,騎上了那頭青驢,趕回洛陽城與鄭仁基彙合一處。
正午時分,徐世績騎著一匹馬,帶著自己的衣物過來。
“言慶,宏毅和大公子他們回去了,鄭管家留下來照顧這邊的產業。我想了想,覺得還是住在你這邊比較好。下午鄭管家還會送來一些書,是大公子留給你的。”
“留給我?”
鄭言慶詫異的看著鄭宏毅,心裡不禁奇怪:我和鄭家,何時有這麼好的交情?
這年月的書籍,可是非常珍貴。
原因無他,這印刷術還處於雕版印刷的階段,一冊書籍的成本,非常昂貴,不是普通人能夠買回家中收藏的東西。鄭言慶倒是知道活字印刷術這個說法,但也隻是隱隱約約的了解了一個大致情況。好像活字印刷術是用泥燒成‘字’?可具體如何操作,如何成型,他還真就說不上來。這是個概念,但需要合適的機會和場合傳播出去。否則的話,誰又會在意他一個剛滿十歲的小孩子,信口雌黃呢?
“世績,大老爺真的病危了?”
徐世績點點頭,“我問過宏毅,他說昨天下午傳來的消息,而且家裡麵好像有些波動。太多的情況宏毅也說不清楚,隻說為了大公子辭官的事情,夫人還和大公子吵了一架……我琢磨著,這件事十有是真的。宏毅好像不願意回去。”
若是這樣子,那鄭大士到真可能是病危了!
鄭言慶撓了撓頭,幫著徐世績把東西往竹樓裡搬。竹園現如今一共有三座竹樓,還有七八間竹舍。言慶占了一座,鄭世安占了一座。還有一座竹樓,之前本是杜如晦霸占。不過杜如晦現在走了。倒是空了下來,正好可以供徐世績入住。
鄭世安走的很匆忙,以至於沒有等到雄大錘回來。
直到午後,快酉時,天都已經擦黑了,雄大錘才帶著四個青年,回到了竹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