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將軍百戰碎鐵衣第卅七章新羅二)
前往新羅的路途。遠非鄭言慶想象的那麼簡單。
高句麗人的注意力,雖然有大半放在了遼東和平壤周遭,並不代表會對新羅沒有半點防備。
相反,當隋軍渡海之後,高句麗人在通往新羅和百濟的途中,投入了十個軍鎮的兵力。
高句麗人的軍鎮,建製類似於府兵。
一個軍鎮,相當於一個軍府的兵力,有八百到一千人的編製不等。整個高句麗,有差不多近二百個軍鎮,將近二十萬人馬。遼東方麵,占用了一百多個軍鎮的兵力。而平壤地區,也駐紮有百餘軍鎮的兵力。所以投注十個軍鎮在通往新羅和百濟的路上,已經超出了高句麗人的承受範圍。
不過,從另一方麵而言,這也證明了高句麗人對新羅百濟的輕視。
在高句麗人的眼中,一萬兵馬,雖然未必能踏平新羅和百濟,但阻擋卻綽綽有餘。反正南水方麵還屯紮有四五十個軍鎮,一俟新羅和百濟有異動,高句麗可以迅速調集兵馬反撲……
所以。通往新羅的路途上,兵馬雖然不多,但關卡卻不少。
一路下來,每隔四五個時辰,就會有高句麗人的巡邏隊在官路上疾馳而過。一俟發現敵蹤,會立刻以鳴鏑烽火傳遞,周遭軍鎮,則會立刻救援。以至於鄭言慶等人自出了大城山以後,不得不晝伏夜出,以避過高句麗人的巡邏隊。可這樣一來,行進的速度也隨之降低。
時值夏季,白晝較長。
行軍的時間原本就不算太多,而鄭言慶一行人,步軍的數量又遠超過騎軍人數,行進速度緩慢。為躲避巡邏隊,使得鄭言慶等人的速度更加緩慢,三四天的時間,行進不超過百裡。
鄭言慶有些煩躁了!
禍不單行,當他速度無法提升的時候,還出現了糧草的匱乏。
原本就是一群潰兵,隨身沒有攜帶多少糧草。如今行軍又慢,還要提心吊膽,士氣也就變得越發低落。
一百五十八個人,在出大城山不到三天的時間裡,就溜走了二十三人。
好在,騎軍的狀況還算好,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可鄭言慶也不得不暫時停下。與眾人商討。
“再這樣下去,隻怕不等我們抵達新羅,人就要跑光了!”
不僅僅是鄭言慶感到不安,謝科鄭宏毅還有竇孝文三個人,也覺察到情況有些糟糕。
竇孝文羞愧道:“我麾下逃走了十六個人,全都是自淮南而來的水手。”
謝科也說:“我手下走了七個人,有三名弩手,四名排鑹手……言慶,咱們若不想辦法,這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是啊,咱們的糧食也快告罄了。”
由於身上有傷,鄭宏毅暫時充當起了保管輜重糧草的責任。他和沈光一正一副,手下有十名弩手。
鄭言慶也覺得頭疼,這樣的問題,的確是要儘快解決。
“要不,咱們打一仗?”
言慶這兩日,一直在思索如何提高士氣的方法。隻是他的這個主意剛一出口,立刻引起了謝科三人的惶恐。
“這種情況,咱們怎麼打?”
“打他們的軍寨!”
鄭言慶攤開地圖,“從這裡一路到新羅,共有六個軍鎮。合計一百一十六個軍寨。按照高句麗人的兵製,一寨有三十到五十人不等。這些軍寨,分布甚廣。有的與軍鎮相連,有的則與軍鎮相隔較遠。軍寨之中,有充足的糧草,說不定還會有軍馬儲備。咱們集合現有兵力,隻要消滅兩三個軍寨,士氣自然就會提高起來。同時,我們還能獲得糧草和各種輜重。”
說著,他看了一眼遠處,一個個垂頭喪氣,好像失了魂魄的軍卒。
“兄弟們現在需要的就是幾次勝利。哪怕是最微小的勝利,對士氣而言,也是極大的鼓勵。
如果能獲取足夠的軍馬,咱們的行軍速度,也能隨之加快。這叫做以戰養戰,大家以為如何?”
以戰養戰?
謝科等人頓時來了精神。
鄭宏毅想了想,“有兩個問題,如何知道這些軍寨的情況?如果我們連續出擊,勢必會引發起高句麗人的報複。到時候,我們將麵臨重重圍堵,隻怕同樣是難以平安抵達新羅。”
“這有何難?”
言慶笑道:“軍寨裡的情況,咱們可以通過俘虜高句麗人來解決,有沈光在,這絕非難事。”
沈光笑著點點頭,繼續低頭,擦拭長刀。
“至於第二個問題嘛……”
言慶思索片刻,“我有十六字戰法,但不知是否可行。”
謝科道:“願聞是哪十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