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將軍百戰碎鐵衣第卌六章屍山血海二)
石多山,因石而名。
顧名思義。就是說這裡的石頭很多,如同山峰。不過,石多山的石頭,並非普通的石頭,而是一種類似於歐洲巨石文化的石頭。如山如林,散布在平壤城外。據說,這裡曾經是先人祭祀天地的所在,故而頗有靈氣。於是在衛滿朝鮮時代,就石多山處,修築起一座城市。
當然,城市的規模不大,說起來隻能算是一個小鎮罷了。
自高句麗立國之後,此地就稱之為石多山鎮,屬平壤治下。修築石多山鎮的目的,當然也是為了拱衛平壤。不過小鎮之所以聞名,並非是因為它有多麼重要的戰略地位,而在於石多山鎮中,盤踞著一個大家族—乙支文德所在的乙支家族,就坐落於這個小小的城鎮裡麵。
已近子時,石多山中烈焰熊熊。
遍地的屍體,橫七豎八倒在青石路上。粘稠的鮮血。夾雜著黃白且渾濁的液體,流淌一地。
順著一道道縫隙,彙聚成一條條血色溪流。
鄭言慶身著一襲淡青色戰袍,手持重槊。火光映照下,他臉上的白銀假麵,更透出猙獰之色。
竇孝文帶著雄闊海闞棱,押著五名遍體鱗傷,鮮血淋漓的青壯,來到鄭言慶的馬前。
“言慶,這幾個家夥,都是乙支文德的子嗣。
剛才我們攻入乙支堂的時候,這幾個家夥最為凶狠,傷了我們七八個兄弟。若非闊海兄弟和阿棱兄弟,我險些製不住他們……乙支堂內,除了這五個人之外,隻剩下一幫子婦孺。”
假麵後的一雙眸子,在火光中,透著一抹血色。
闞棱一把揪住其中一人的頭發,讓他的臉揚起來,正對著鄭言慶的目光。
“隋狗,爾等敢傷我家人,我父定不會放過爾等?”
鄭言慶帶著假麵,看不出是什麼表情。不過,他的語氣卻顯得極為平靜,“他不放過我嗎?
我還不想放過他呢……”
說話間,手中馬槊揚起,噗的一聲。刺入那人的胸膛。
隨後單臂用力,將那人的屍體挑起,甩到了一邊,“雞犬不留,一個也不要放過。”
“你敢……”
乙支文德的兒子掙紮著厲聲吼叫,但被雄闊海和闞棱按住,竇孝文上前,手起刀落。
四顆血淋淋的人頭落地,一腔子鮮血,噴出老高。言慶掐算了一下時間,沉聲道:“一炷香後,撤離石多山。”
“喏!”
竇孝文等人,立刻飛身上馬,疾馳而去。
鄭言慶則率鄭宏毅幾人,沿著石多山鎮的青石路,緩緩離開。
在三水原休整兩日,鄭宏毅也探聽來一些消息。如今,往薩水的路上,到處都是高句麗人的哨卡。
不僅僅有高句麗人在清剿,還有新羅兵馬,也在尋找他們。
而在薩水北岸。二十萬隋軍已潰不成軍,四處奔逃。白石山上,薛世雄率二百鐵騎,殺出重圍,逃回了遼東。然則其麾下兵馬,則全軍覆沒。三萬人慘死於白石山下,屍體被築成京觀。
餘者,逃得逃,降的降,死的死……
整個薩水北岸,已變成屍山血海。
而高建武又被委任為朝鮮道的軍主,督帥百鎮兵馬,不日將渡水而戰。
乙支文德在薩水沿岸,布下天羅地網。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可謂是守衛森嚴。這種狀況下,想要殺出一條血路,渡過薩水,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薩水以北,已是高句麗人的天下。
鄭言慶思忖許久,最終把攻擊目標,放在了石多山鎮。
“平壤戰事已基本平息,故而平壤周遭,看似守衛森嚴,卻不過是外緊內鬆。元山一戰,將淵太祚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江原道;高建武又不在平壤,單憑一個高元,定難以顧及太多。
要想渡過薩水。就必須調動薩水以南的高句麗人。
乙支文德先戰遼水,後戰薩水,是個詭計多端的家夥。想要讓這個人跟著咱們的步伐動起來,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可如果不能調動乙支文德,咱們就彆想渡過薩水……所以,我們必須要打得乙支文德痛徹肺腑,打得他即便不是不想行動,也必須行動。石多山,正可試刀。”
根據鄭宏毅探聽來的消息,石多山鎮的兵馬,並不算太多。
早在平壤之戰的時候,石多山的兵馬,就被高建武調動起來,清剿隋軍。而後淵太祚接手軍務,又把石多山的兵馬,調至漢城,以追剿鄭言慶等人……此後,這支人馬一直未返回石多山,加之平壤的戰事基本平息,鄭言慶又南下新羅,以至於石多山方麵一直沒有補充人馬。
可誰也不會想到,鄭言慶竟然殺回平壤。
在得知石多山鎮的防衛不嚴,而乙支文德的家人。幾乎全都住在鎮中之後,鄭言慶決定偷襲石多山。
八十八名元從虎衛,全都換上了高句麗人的裝束,臂縛白巾。
趁著深夜,混入石多山之後,鄭言慶鄭宏毅帶人在鎮中縱火,而後謝科和竇孝文乘勢殺出。
毫無防備的石多山鎮,一下子陷入火海之中。
為數不多的兵卒,還未來得及衝出軍營,迎麵就遇到雄闊海和闞棱。這兩個殺神似地人物,衝入營中之後。見人就殺,見人就砍。雖然隻帶了二十八名元從虎衛,卻殺得一團高句麗人,三百餘人落花流水,四散逃竄。謝科的騎軍,更是凶狠無比,鐵蹄過處,無一人生還。
唯一不太順暢的,就是竇孝文所部兵馬
他們攻擊的是乙支文德家族,遭遇到強有力的抵抗。幸好雄闊海和闞棱殺散了官軍之後,感覺不過癮,循著喊殺聲,就跟了過來。這兩個大殺器一出現,立刻扭轉了整個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