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將軍百戰碎鐵衣第五四章小風口
網亭。薩水城的援軍,兵臨秋逾城下
此時的秋逾城,已經變成了一座空城。除了壘砌在城外的兩座京觀之外,整座秋逾城,已變成廢墟。在一座京觀最頂部,擺放著車裡漢那顆血淋淋的人頭。不過鮮血已經變成了冰棱子,掛在胡子上。眉毛上。臉頰上”在朝陽初升的清晨,泛著一抹血光,更顯幾分詭誘可
。
乙支生緊緊攥著韁繩,麵頰不住的抽搐。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這位薩水軍主,此時此刻,出離憤怒了!
千算萬算,未曾算到鄭言慶會偷襲秋逾城,迎接隋軍戰俘。他在薩水沿岸設立重兵守衛,更堅壁清野,同時偵騎四出。如今,此前種種布置,都變成了小孩子的擺設。乙支生覺得,自己被打臉了,而且是被狠狠的打了臉。想必這個時候,薩水沿岸的兵將,都在幸災樂禍的看他的笑話,,
“隋狗逃往何處?”
乙支生咬牙切齒的追問。
“啟稟軍主,據斥候打探,隋狗當是於天亮前撤離秋逾城,往秋逾嶺方向撤退。”
“給我追!”
乙支生厲聲咆哮:“我就不相信,一幫子殘兵敗將,能在這深山老林裡麵,藏匿多久!傳我將令。命薩水沿岸軍寨全部出動,給我搜山。一定要找到這些隋狗,給我把他們殺光,一個不留!”
“喏!”
傳令兵連忙應命,縱馬就要離開。
哪知這時候,乙支生突然大喊一聲:“慢!”
傳令兵詫異的向他看去;乙支生閉上眼睛,似是在平息心中怒火。
許久之後,他喝道:“那薩水防衛圖來。”
有扈從立刻取來地圖。呈現到乙支生的麵前。乙支生跳下馬,在路旁一塊石頭上鋪開地圖,沉靜觀看。隨行眾將,都疑惑的看著乙支生,不知道他為何不追擊隋軍,看地圖又是何意?
又過了盞茶光景,乙尖生跺了跺有些凍僵的雙腳。
“高舍輪!”
“末將在。”
一名體態瘦弱矮小的高句麗將領,從人群中走出,插手向乙支生行禮。
“你帶本部兵馬,沿隋狗撤退的路線追擊”追不上也不要緊,但一定要做出動靜,我軍是以主力追擊,你可明白?”
高舍輪,官拜兵曹副將,是高句麗王室貴族子弟。
對乙支家族,他素來敬佩。特彆是乙支文德主持薩水之戰,大敗隋軍,更被高舍輪驚為天人。
連帶著,對乙支生,同樣尊敬。
“末將,明白!”
他雖然不清楚乙支生的用意,但大致上能理解乙支生的意圖。
說開了,他就是一支疑兵。乙支生並沒有指望他給隋軍製造太大的麻煩,隻是要他保持對隋軍的壓力。
乙支生也沒有多做解釋。擺手示意高舍輪可以行動。
一旁有將領忍不住好奇的問道:“軍主,為何隻讓高舍輪將軍一人追擊?隻怕難以消滅隋狗。”
“我本就沒指望他去消滅隋狗。”
乙支生的目光,仍盯在的圖上,嘴角微微一翹,臉上浮現出一抹森冷笑意,“鄭言慶,不愧是長孫晨的弟子啊,步步奇招簡直令人無從琢磨”不過這一次,我定要讓你,功虧一簣。”
而後他厲聲喝道:“傳令三軍,火速渡過薩水,兩日之內,務必要抵達狼林山的小風口。誰若敢延誤軍機,格殺勿論。並株連三族之罪。同時立刻派人向高郡王送信,請他出兵,摩天嶺夾擊隋狗潰
蓋馬高原,位於朝鮮半島北部。
北麵是鴨綠江,東西南三麵環山,分彆是摩天嶺、狼林山和赴戰嶺。這裡,也是自薩水北渡的必經之路。
鄭言慶率部撤離秋逾城之後。彼星戴月,日夜兼程,在山中行進。
身後,不斷有追兵的蹤跡,讓鄭言慶不敢有片刻遲緩。一行兵馬雖則竭力行軍,奈何山路崎嶇,加之傷員眾多,使得行進速度難以加快。正值高句麗一年之內。最寒冷的季節,在山中行走,危險重重。不斷有傷兵亡故,更因道路溜滑。以至於十幾輛馬車跌落入懸崖啃壁之
。
走出秋逾嶺的時候,一千四五百人,隻剩下千餘人而已。
好在攜帶的糧草充足,到沒有饑餓的擔憂。但是這尖氣。格外低落。行軍途中。一個個有氣無力。
黎明時分,鄭言慶看到了蜿蜒曲折的薩水渡口。
此地名叫風南渡,是薩水鄰秋逾嶺唯一一處渡口所在。
由於這裡背靠秋逾嶺。加之位置偏僻,少有人知,所以並沒有特彆嚴密的防衛。據鄭宏毅打探來的消息小風南渡上隻駐紮了一寨兵馬。時值寒冬。河麵冰凍。厚厚的冰層,可以承受四五輛馬車同時經過。由此過了薩水,向北不遠。就是狼林山的小風口。進入風口以後,穿過狼林山,就能夠看見鴨綠江。這個時節,鴨綠江上的冰層,恐怕更甚於薩知…
鄭言慶不敢怠慢,立刻調集人馬,準備攻擊小風南渡。
可很快的,探馬回報:小風南渡空無一人,沒有發現高句麗軍塞的蹤跡。”
“宏毅,你不是說小風南渡有一塞兵馬嗎?”
鄭宏毅撓撓頭,也疑惑不解,“我的確聽當地的人說,這裡有一寨兵馬守護。可何時撤離,我卻不太清楚。”
“會不會是高句麗人堅壁清野,擔心一寨兵馬抵擋不住我們的攻擊,所以就取消了?”
謝科忍不住猜測說:“最近一段時間,咱們襲擊高句麗人的軍寨田莊,可是給他們造成不少傷亡。”
理論上來說,謝科這個。解釋,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鄭言慶總覺得提”屜。眼皮子更是跳個不道是左眼跳財,右眼跳此刻的右眼,就噗噗的跳個不停。難道說,高句麗人已經發現了他的意圖?不可能啊!高句麗人,可是一直在後麵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