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將軍百戰碎鐵衣第六七章竇夫人求醫
場玄感突如其來的邀請,讓鄭言慶陡然增添了幾分緊曲鳳
留給他的時間。已不再充裕,而他今年,才網過十五。十五歲的年紀,也許能出將入相。也許能功成名就。可是想要指點江山,卻萬無可能。試想,誰又會把自己的前程,交付在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手中?那無疑是一種冒險!在如今的狀況下。沒有人會輕易冒這樣的險。
如果鄭言慶已經成丁;亦或者他是皇室子弟,說不得會生出野心。
可他隻是一個豪門旁支,如今可能連那個豪門的背景,也要消失。這種情況下,誰會相信他?
總不成虎軀一振,四方猛將智士紛紛來投。
這年月,誰都不傻。古人的心思,未必如後世那般想的單純。事實上,曆朝曆代的更迭。又有哪一次,不是充滿了陰謀和鮮血?即便鄭言慶前世,曾在仕途上曆練多年,也不敢小覷天下人。
他所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的經營小心翼翼的規刑。
與鄭家脫離關係。也是情非得已。言慶很清楚,以他的出身,想要進入鄭家的核心。困難重重。既然進入不得,而他又不願意一輩子為鄭家做嫁衣。那隻有借機,從鄭家脫離。
錢帛。言慶倒晏沒有後顧之狀一
雄記鐵鋪。以及和安遠堂合作的生意,包括與吳縣張氏的交易。可以保證他,能日進鬥金。
他目前的問題就在於,如何能與李閥,更進一步。
單純依靠他和李基的師生情誼,在言慶眼中,遠遠不足。這人情說起來最重,可實際上也最淡,最沒有保證。賈家樓四十六友結拜,號稱要同年同月同日死,歃血為盟,何等隆重?可結果呢,大難臨頭,各自飛,,為了彼此的利益,到頭落得個刀兵相見,是自相殘殺。
所以,鄭言慶不會把未來,完全托付在彆人的手中。
想要逍遙快活。就必須有足夠的力量。抱李二的大腿,總耍有能夠讓李二看重他的力量。
可現在,他的力量並不充足。
兩天之後。雄大錘和王正,與竇孝文的家人,結伴而來。
寰孝文有兄弟六人,他排行老大。父親在四隻前故去。隻有一個。老母親在世。家境倒也不差,畢竟是得了寰威的提點。到也無需為溫飽擔心。但簧孝文故去,對於一家老小的打擊極大。以至於三弟羹孝章不得不從學堂裡中途退出,四弟竇孝賢、五弟竇孝禮、幼弟竇孝貞年紀都還當不得大用處。倒是寰孝文的二弟竇孝武,年十七歲,身形魁梧,頗有雄姿。
本來竇孝武也準備從軍,但年紀不夠,隻得作罷。
棄聞鄭言慶要他們一家過來,寄孝武一開始很猶豫,但最終還是決定,隨家人一同前來鞏縣。
在竇家,他想要出人頭地,並不容易。
畢竟簧家村那麼多人。他又是個旁支,想要得寰家看重,也需要機緣。就如同當年竇孝文。若非和鄭言慶他們一起,打了一場鞠戰,也未必能被竇威看重。實孝文死了。寰威也不複入仕。給寰孝文一家些許補償,每個月能拿個月例已是仁至義儘,想要出頭,絕非易事。
思來想去,竇孝武覺得,倒不如去鞏縣。至少鄭言慶是當今名士。即便白身。也不是他一個土包子可以比擬。哥哥與言慶又是袍澤,交情肯定深厚。跟著言慶,似乎更有前途。
而事實上。也正如寞孝武所猜想一般。
鄭言慶對他們一家老極為關照。不僅在宅中撥出了一個獨立的院子,讓他們一家安心居住。又得知孝章中途退學,極為不忍,在鞏縣的村學中,安排孝章繼續讀書,並承諾將來,若孝章還想繼續求學。他會設法,送孝章入縣學。土包子想進縣學。可不是容易的事。不過對於鄭言慶來說,並不算難。以他在士林中的聲名,保薦一人入學,簡直是易如反掌。
說不定,縣學還要求著他來保薦”
不過,這都不重要。
當竇孝武看見那元從虎衛,一身戎裝,盔甲鮮明的威武模樣,頓時大為羨慕。
鄭言慶聽了他的懇求。不免有些猶豫。思忖許久後。決定讓孝武先隨著虎衛練,日後若能通過考驗,才能正式加入。在鄭府,元從虎衛地位頗高。不僅僅是鄭言慶的親隨扈從,而且又是隨鄭言慶一同在高句麗出生入死過的袍澤。待遇自然不一樣。鄭言慶一時間,還不準備擴充虎衛人數,所以寞孝武隻能以編外人員,參與其中。可即便如此。寰孝武也格外開心。
這至少證明,鄭言慶是一個極其念舊的人!
安頓好竇孝文一家之後,鄭言慶又密令沈光,設法召集人手。暗中監視鄭家。
鄭家失勢。但對於言慶來說,依舊是一頭龐然大物。不能掉以輕心。沈光江湖出身。三教九流皆有門路,從目前而言,最為合察天下,沈光沒那個本事,鄭言慶也沒有那個想法。
可想要監控住鄭家。卻不是難事。
鄭家人口眾多。七房直係多達數百人。從者逾千人。可謂魚龍混
。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和鄭世安一樣忠心耿耿。鄭言慶也無需探知什麼機密,隻要了解一個大概足矣。
在和鄭世安商議過後。鄭世安說出了幾個鄭家的軟肋。
若說對鄭家的了解,也許在沒有人能比鄭世安更加清楚。六代服侍鄭家,他更是從小為鄭家操勞六鄭”爾起服侍討二代鄭偉到鄭大仕,從鄭大僂引州仁基,雖僅止於安遠堂一房,可是對整個鄭家,卻了然於胸。
“要想了拜鄭家舉措,單憑那些外圍的家人,可能性不大。”
鄭世安靠在被褥上,語氣頗有些黯然。
為鄭家服務了一輩子,沒想到臨老了。卻要小心提防。這心裡麵,卻不是一個滋味,可又不得不做。
“大公子那邊,雖說與我們親近,卻也不能不防。
安遠堂內堂管事鄭世方,比我小十五歲,也算是一個元老。隻是這個人嗜賭如命,在外麵欠了一屁股的債。他又不敢告訴彆人,所以時常會從家裡拿出些物品周轉”你可著人與他聯絡,隻要是不牽扯安遠堂存亡之事。他一定會向你低頭。當然了。你要給他些周轉才。
。
著經堂那邊,我記得鄭大老爺在和風坊有一個相好。
你也知道,那著經堂的大奶奶是個什麼秉性,鄭大老爺一直瞞著,不敢讓人知曉。不過他對那相好卻是極好。還有個小兒子,名叫鄭安同”你應該知道這個人,是著經堂外門管事。
他可以自由出入鄭大老爺的書房,偏偏又是個好色如命的主兒。可讓老沈,由此入手。”
鄭世安把鄭家七房大大小小的破綻,說的是一清二楚。
鄭言慶也不禁暗自咋舌,沒想到祖父手中。竟掌握這許多的秘密。如果把這些秘密告訴那些對鄭家居心叵測的人,鄭家凶多吉少。
和鄭世安商議過後,鄭言慶立刻命沈光下去安排。
眼見驚蟄將至。隋焰帝楊廣再次下詔。要二征高句麗。
不過這一次,和鄭言慶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各大世胄也保持了沉默,不再派遣宗團參戰”,
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各路兵馬,紛紛開始行動。
但在洛水河畔,卻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
鄭言慶帶著毛小念和沈光,牽著四眼和細腰,施施然,出門而去。
由於被楊廣下詔幽居鞏縣,言慶的活動範圍並不廣,隻能在鞏縣治下周遭。然則鞏縣周遭,卻有無數好去處。東麵有霍山,北麵是洛水,更有北魏石窟,和無數處風景如畫的景致。
正逢管城縣令房玄齡前往偃師,途徑鞏縣。
鄭言慶當然要好生招待一番,與房玄齡相約,在嵩陰相聚。
嵩陰。位於中嶽嵩山北麓,少室山峻極峰西側。北魏孝文帝時,京兆王元太興就埋葬於這裡,故而俗稱墓坡今名臥龍坡)。受嵩山大斷層的影響。峰南壁立千仞,峰北坡度舒緩。
南側是峰巒突兀峻峭,象形奇石栩栩如生。
而北坡則是林木交枝接葉,鬆拍共翠遮天蔽日。
整個嵩陰地區。皆是山高奇峻景致。飛瀑池潭四布。林茂草密,花美水秀。雲繚霧繞,氣象萬千。
鄭言慶抵達嵩陰時,房玄齡已等候多時。
隨同房玄齡一同前來的,還有徐世績。隻不過徐世績現在已不再是管城兵曹的職務,經房喬提拔,榮升縣尉之職,執掌管城兵馬。比之一年前與鄭言慶在鞏縣相會時,徐世績增添了幾分沉穩老辣之氣。他扶劍而立,周身散發出淡淡殺氣,頗有幾分後世軍神的威嚴氣度。
當鄭言慶帶著人,在高句麗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時候,徐世績也沒有消停。
隨著隋軍連番潰敗,河洛地區的盜匪更加猖狂。
首先。是瓦崗賊開始向豪陽方向襲擾,而管城周遭,也時常出現小股山賊。徐世績在過往一年中,剿滅十餘股山賊盜匪,同時是功勞顯赫。以至於連榮陽郡留守也開始關注徐世績。但因為徐世績的年紀不夠,擔當一縣縣尉已經是破格提拔,再想升遷。就變得有些困難。
亂世之時,十歲將軍不足為怪。
可是在治世,想要升遷,就要一步一個腳印。
如今大隋江山,雖則出現混亂局麵,但總體而言。還是治世。
至少隋室的國力尚存,盜匪雖多,氣候未成,所以徐世績也隻能,默默等待。好在徐世績的年紀並不大。今年堪堪十九。以十九歲之齡。而擔當一縣縣尉,在大隋治下,可謂不多。
畢竟似宇文成都二十四歲即為雜號將軍;裴行儼十八歲出任虎賁郎的情況。隻是極個彆現象。宇文成都也好。裴行儼也罷,都有極深厚的背景;加之是在軍中,升遷本來就比在地方來的快。好似軍中,一場大戰就可能會提升一級。但在地方,也許要幾年,才能獲得機會。
對此。徐世績已心滿意足。
“言慶,一載不見,你這名頭可是越發響亮。
原以為你文采出眾,不成想卻是文武雙全。高句麗一戰,聲名鵲起,連管城都曉得你鄭無敵的名頭。”
房玄齡拉著鄭言慶的手臂,又比劃了一下兩人的個頭。
不由的發出感歎:“當年我與你初次相見。你隻到我胸前。一晃數載光陰。昔日鵝公子業已長大成人,竟和我一般高低。看到你與世績,我才知自己已老,當真是老了,老了啊”
房玄齡不過三十多歲,竟發出這等感慨。
不過鄭言慶倒不覺得奇怪,這做官的辛苦,他又怎能不知?
當下笑道:“房大哥也敢自言老邁?嘗聽人說,伯父尚不言老,如若被他聽見。豈不是又要感慨萬千?莫言老。莫言老,房大哥你正是好年華。日後鵬程萬裡,豈
是啊,的房玄齡的輝煌,還沒有開始呢!
徐世績一旁聞聽,也笑著連連點頭。
房玄齡笑罵道:“你這小子,總是生了一張好嘴。我爹每次寫信給我,總是要誇讚你一番。
對了,這次怎麼如此衝動,搞出好大事情,連那功勞也不要了?
此番前來,崔老爺子還囑托我路過鞏縣時,要探望你一下。他說,若有什麼為難處,但與他說。”
房玄齡口中的“崔老爺子”自然是指管城崔氏族長,崔至仁。
崔至仁與長孫昆有過命交情,鄭言慶在高句麗,還救下了他的孫。子,崔善福。故而他才會有此言論。隻是鄭言慶身在鄭家,他也著實不好隨便插手。對於這一點,鄭言慶心知肚明。
“還請房大哥見崔老爺子。代為問好。”
言慶笑嗬嗬寒暄,幾人坐下來後。他好奇問道:“不過。這“鄭無敵。之名。又是從何而來?”
徐世績笑道:”言慶。看起來你這些日子,確是閉門思過啊。
你“鄭無敵。的名頭。如今在洛陽可是響亮的很。你在高句麗行奇兵東征西討,打得高句麗人狼狽不堪。梁水一戰,你單人獨騎,突入高句麗軍中,斬將奪旗。更生擒高建武”“無敵,二字,確是當
鄭言慶突然反應過來。楊玄感為何會來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