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辛文禮突然對房玄齡道:“久聞李公子之名,如今才知道,什麼叫做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房玄齡點了點頭。
在心裡,他卻想著另一件事:如若言慶能年長些,哪怕再長五歲,這天下定能留他名號……此名號,非彼名號。
在房玄齡的心中,彆有蘊意。
接下來,崔至仁之子崔善福也上前和言慶見禮。另有滎陽士紳,紛紛過來問好。而鄭善果卻走在最後,待言慶上前時,他微微一笑,輕聲道:“李公子,咱們又見麵了,彆來無恙。”
說這句話的時候,鄭善果心裡,是五味陳雜。
一場大亂,鄭氏將麵臨前陌未有的災難。鄭善願投靠楊玄感,勢必會對鄭氏,造成重大的影響。
他的兒子也死了,這鄭氏未來,該何去何從呢?
對於鄭善果此時的心情,李言慶多多少少,能感受到一些。上前見禮時,他突然輕聲道:“善果公,有些事情,終須有些人來承擔。不是你我,就是他人。如今這結果,也許最環…,善果公無需太過擔憂。隻是有些事情,需要及早做出準備。”
鄭善果眼睛一亮。從言慶這句話中,他似乎隱隱聽出了什麼。
不過最讓他開心的是,以往言慶和鄭氏的齷齪,他似乎不會再去計較。畢竟,李言慶在此次動蕩中,率先作出了反擊。先是在鞏縣擋住了叛軍的攻擊,而後又與辛文禮等人,聯手收複管城、滎陽兩縣一關。
可彆小看這兩縣一關。滎陽郡的收複,於整個洛陽戰局,大有補益。
也就是說,言慶此戰之後,其上升的勢頭,已無人能夠阻擋。
他若是在這種時候落井下石,那麼滎陽鄭氏,必將危矣。李言慶身後,究竟站著什麼樣的勢力?鄭善果現在,可真的是無法清楚。
心裡頗為遺憾:如此人才,為何鄭氏就不能留住?
鄭善果心中苦笑連連,但臉上,還是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言慶,這份情意,鄭家記下了。”
李言慶等人,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滎陽縣衙。
剛一落座,言慶突然道:“敢問。哪位是鄭士則,鄭先生?!,鄭士則跟在房玄齡身後,正得意洋洋。闖聽言慶的詢問,他這臉色。陡然間一沉……言慶會不認識他?
當初他李言慶,可就是從他手裡奪走了族老之位,還害得他不得不親手,鴆殺了他的兄弟鄭士機。
可今時不同往日啊!
當李言慶以征服者的身份,再次踏入滎陽縣城後,他和李言慶的地位。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彆看言慶是個白身,可看著大堂上的狀況,恐怕連辛文禮,都是以他馬首是瞻。。
鄭士則心裡雖然不舒服,卻要強作笑臉,站出來。
這滋味並不好受,因為他要向一個晚輩,而且是曾被他們想要拋棄。但未能成功的晚輩行禮。
當著滿城士紳的麵,這如同是杆臉一樣。
鄭士則拱手道:“李公子,在下就是鄭士則。”
“鄭先生能幡然悔悟,可謂勞苦功高。鄭氏能有先生,焉得不興?
房司馬,若非鄭先生在,恐怕複奪滎陽,將成空話。如此功勞,非我等可以做主。如今楊賊已露敗相。洛陽之圍業已解開。今郡守不在。當由房司馬書信一封,送鄭先生前往洛陽才是。”
言慶這一番話,讓許多人聞之一怔。
鄭善果在堂下聽罷,眼睛不由得一眯,片刻後陌然向言慶看去,露出感激之色。
滎陽留守陣亡,接任者未知何人。故而,以管城縣令,滎陽郡司馬的房玄齡,就變成了地方最高長官。論品秩,辛文禮的虹霓關守將。果毅都尉尚高出郡司馬半級品秩。但他隸屬軍府,無權插手地方事務。似這種事情,還真就需要房玄齡代勞。房玄齡點點頭,表示同意。
鄭士則有些發懵!
去東都?洛陽……也就是說,他將要發達了?
一種難以抑製的狂喜之情,湧上了心頭。
鄭士則連連道謝,在言慶含笑勸說下,才退回遠處。
滎陽雖然收回,可戰事並未就此而結束。楊玄感一日不敗,恭陽郡的防衛,就一日不得鬆懈。
八月初八,楊玄感退回皇天原。與集結在一處的屈突通、宇文述、來護兒、衛文升四員夫將,二十餘萬隋軍,進行了一場慘烈無比的大決戰。戰鬥的最終結果,楊玄感被四將聯手擊敗。
十餘萬叛軍作鳥獸散,楊玄感帶著親兵護衛,和其弟楊積善殺出重圍。
其麾下將領,李密、韋福嗣等人被俘,韓世鄂戰死於皇天原,另有黑石關守將裴爽,獻關投降。
喜訊傳來,包括言慶在內的所有人,都長出一口氣。
辛文禮立刻返回虎牢關,徐世績和崔善福,則複回歸管城。房玄齡坐鎮滎陽郡,李言慶則率領蘇烈蘇定方,與房玄齡告彆,星夜趕回鞏縣。因為這戰事結束之後,鞏縣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
更主要的是,言戾還背負著一個幽居鞏縣,閉門思過的詔令。
戰亂時,他可以不顧此詔令。但是當戰爭結束時,他必須要返回鞏縣。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他曾離開過鞏縣,可這麵子上的功夫,終歸還要做足。楊廣可不是普通人,那廝愛麵子愛到了極致。如果知道言慶無視他的詔令,就算不為難言慶,皇帝大人的心裡,也會不舒服。
誰要是讓皇甫大人不舒服了,那也就是說,他要倒黴了!
言慶可不希望,自己浴血奮戰之後,還要觸了皇帝老爺的黴頭。
所以,在皇天原之戰結束的第三天,言慶返回鞏縣。
鞏縣,一切如故。
至少從外表上看去,非常平靜,看不出在月餘前,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慘烈的戰鬥。
隻是,在家中後花園裡,言慶卻意外的,看到了一匹雄駿戰馬。
那馬兒高有九尺,長鬃曳地。修長脖頸,幾與身等,昂首若鳳,長嘶如龍吟廣般。後足脛節間有兩距,猶如匹緞般毛發,若同藏有鱗甲。它靜靜立於涼亭外,一雙迷眸,隱藏哀怨。
四蹄踏雪,格外醒目。
言慶一眼就認出,這匹馬,竟然是楊玄感胯下那匹踏雪獅子驄。
他上前輕撫獅子驄鳳首,忍不住問道:,這匹馬,從何而來?”
沈光上前道:“昨日我巡防時,路遇一人,也沒有說出來曆。隻說奉命將這匹馬,贈與公子。”
“那傘人呢?”
“贈馬後,就離開了。”
沈光突然壓低聲音,“公子,這匹馬,似乎是……言慶沒有讓沈光說出來,點點頭,阻止他說下去。
“他這是何意?”
李言慶攬住修長的馬頸,用臉貼在踏雪獅子驄的臉上。腦海中,卻浮現出一個狂烈之士的形容。
閉上眼睛,心中輕歎一聲:你。終不是那爭天之人!
大業九年八月初十,楊玄感兵敗皇天原。
因不願受楊廣羞辱,自刎身亡。楊積善隨行,亦欲自儘,不想被追兵所阻,苦戰之後,被俘!
其後,楊積善被送往高陽,受千刀萬剮而終。
楊玄感的屍體,在洛陽街頭被車裂。餘者韋福嗣、裴爽等人,皆為楊廣所殺。不過,楊玄感謀主李密,在押解高陽的途中逃走。隋焰帝怒而誅殺李密滿門後,向全天下發出了通輯令。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