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麒麟高臥聲自遠第五一章喜盈門八)
郵夜。下了場小雨,驅老夏日的炎熱六
王娟敲開了縣衙後院的角門,閃身沒入高牆之內。後花園的池塘中,池蛙叫的正響,柴孝和一個人坐在亭中,掛著一盞燈籠,正捧書閱讀。他看的很入迷,那嘈雜的池蛙叫聲,似乎對他沒有半點影響。直到王娟邁步走上台階,柴孝和才似有覺察,抬起頭,向王黃看過去。
放下書中的書卷,柴孝和微微一笑。
王娟問道:“池蛙如此吵鬨,孝和公居然能安穩誦讀,這份定力確實高明
柴孝和嗬嗬笑道:“閒來無事,不過是和這些畜生們鬥氣而已。一開始我也頗受影響,可它們越是吵鬨,我就越是要強迫自己靜下心來。久而久之,隨它們吵鬨,我隻當做清風拂麵
王娟連連撫掌讚歎,在柴孝和對麵坐下。
“王公深夜前來,可是有什麼指教?。
王娟慢吞吞道:“其實今夜前來,老夫是受我家主公托付,有一事想要向孝和公求教。”
“向我求教?”
王娟說:“李郎君如今欲取河南討捕大使,然則卻困難重重。
之前有王世充與李郎君相爭,如今郡守又對郎君頗為忌憚。郎君無奈,隻好暗中與鄭仁基商議,想要虛以為蛇,麻痹部王。而今,邸王似有所覺察,定下二虎爭食之計,欲探求真偽。
故而李郎君想要請教孝和公,如此狀況下,當如何是好?”
王娟說完,閉目養神。
李孝基把從柳周臣那邊得到的消息告訴言慶時,的確是讓李言慶吃了一個小驚。不過見慣了大風大浪,這份養氣的功夫日益純熟。李豔青雖然吃驚,但表麵上看去,並不是太緊張。
事實上,這河南討捕大使之職至今沒有消息,李言慶多多少少。也能猜出些許端倪。
其中的症結,怕不在江都,也不在洛陽,而是轉移到了豪陽郡。
以楊慶那謹小慎微的性子,焉能不多考慮一番。隻是言慶沒有想到,楊慶居然設出了這個二虎爭食的計策,的確高明。這是逼著言慶和徐世績真刀真槍的來一次火拚。可那樣一來,又豈是言慶所期望的結果。
他和徐世績之間,又怎可能真的反目?
幸虧父親今天遇到了柳周臣,不然的話。等事到臨頭再想主意。恐怕就麻煩了!
於是,李言慶找來了王潁。
“王公,你總說柴孝和有經天緯地之才。非我不信,實這麒麟台於你我,都是意義重大。
我敗李逆,也算是完成了他對我的考驗;然則我現在想知道,他可有真才實學?就把這件事情交由他來處理,權作是我對他的考驗。若他真願意幫我,就設法為我化解去此一厄難
其實,李言慶和王黃如果真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可言慶不會這麼簡單的化解,他還想借此機會,領教一下柴孝和的水平。王潁口說無憑,有些事情必須要經過證明才能見出分曉。同樣,王娟也知道,柴孝和雖然心動,但想要一下子被李言慶所接受,也不太可能。他又怎能不知道,這麒麟台的意義,對言慶何等重要?
拋開柴孝和是否願意歸降,但從他的能力而言,王黃同樣需要審視。
若才能不足,對於王黃傾儘心血,一手營建的麒麟台,定然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他也要謹慎小心。
柴孝和先是一怔,旋即就明白了王潁的來意。
原以為,自己能夠平靜的麵對這件事,可是當事情臨頭的時候,柴孝和還是覺得,有些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
對於李密,他已經仁至義儘。
為了那個該死的蒲山公營,柴孝和已經忍受了近一年的幽禁之苦。
雖說李言慶並沒有為難柴孝和,但對於胸懷錦繡乾坤的柴孝和而言,他失去了施展才華的舞台。每個人都有野心,柴孝和同樣如此。李密的確是對他有恩,卻不代表他會把所有的一切,都交付在李密手中。秋浦的提心吊膽,鞏縣的處心積慮,以及近三百個囚禁的日日夜夜”
他已經不欠李密的恩情了!
現在,他需要一個更大的舞台,更加廣闊的舞台。
心裡隱隱有一種感覺,也許他想要的這個舞台,李言慶能夠給予。
不過柴孝和也知道,這個舞台不容易獲得。事實證明,李密並沒有那種打破一切的魄力。至少到現在,柴孝和所期望的事悄,一件都沒有發生。李密,甚至連鞏縣的大門,都不得其入。
小小鞏縣如此,那麼整今天下,又將如何?
他也要等,等待一個向李言慶證明自己的機會!
而現在,機會來了,
柴孝和深吸一口氣,緩緩起身。在一片池蛙嘈亂的叫喊聲中,他走到涼亭旁邊,手扶欄杆。
“既然不想擠進去,何不打出來?”
“哦?”
“楊慶為何前恭而後舉?”柴孝和神色平靜道:“無他,隻因李逆兵退,而蟻賊不複豪陽之外。”
“那孝和公以為,當如何為之?”
“楊慶自以為豪陽危機解除。故而使李郎君多猜忌。
若危機猶在,他可還敢繼續刁難?其實方法很簡單,榮陽郡實在太同時容納兩頭老虎,的確是有些麻煩。徐郎君隻需要打出去。楊慶這二虎爭食,也就沒了用處。隻看,徐郎君如何出擊,才能使楊慶不起疑心?對了,我前些時日看邸報,陛下決意重設黎陽倉,而郝孝德所部,似乎是在朝黎陽倉方向移動,既然郎君不想在蒙陽招惹麻煩,何不去禍水東引?”
王娟眼睛睜開,凝視柴孝和。
“若此事交由你來置辦,需多久能達成目標?”
“二十天,定可使楊慶低頭。”
王娟站起身,轉身往外走。
他走了兩步後,突然又對柴孝和道:“從明天開始,我會命沈光前來府衙,一應所求,可向他提出
王娟身為麒麟台的營造者,有決斷之權。
他甚至可以無需請教李言慶,而自行決斷。
不過他也清楚,這種決斷權也僅限於他一人再已。日後不管柴孝和能否接掌麒麟台,亦或者是什麼人接手麒麟台,李言慶都不再可能似今日對王黃這樣放權不問。畢竟,這些上隻有一個王潁!。
是應該得意,還是應該,,
王娟說不清楚。
不過他卻知道一件事悄,他一手營造出來的麒麟台,定然會成為這個時代,一個可怕的龐品。
與此同時,柴孝和長出一口氣。
和王潁片玄的交談。隻讓他後背衣裳,濕透!
李言慶沒有再去詢問王煩。
因為他相信。王黃會把這件事處理的非常妥帖。而且,他也確實沒有時間過問此事,大婚之期終於到來,往來於廳堂的客人絡繹不絕。作為主人的言慶,根本無暇再去顧及其他事情。
顏師古。顏相時兄弟前來道賀!
孔穎達與孔門弟子前來道賀!
範陽盧氏,隴西李氏”等等,隻要是你能想起來的名流士仲,或是親自登門,或是派人道賀。
書法大家歐陽詢,親題百年好合四字,以為贈禮。
楊侗派人送來一對銅桑金金獅鎮紙,據說是當年王羲之父子珍愛之物;楊倏則送來了一柄寶刀,名為百辟。據說是曹不在位時所監製百辟寶刀,價值不菲。諸如此類的禮物,多不勝數。
鞏縣人終於明白了,李言慶這三個字所代表的力量。
此前,他們雖然聽說過李言慶如何如何,卻終究沒有見識過。
而今,隻看各路賓客,哪一個不是大有來頭?普通的士伸大豪,甚至連李府的台階都沒有資格邁上。士林之中稍有名氣者,莫不前來道賀。這樣的名氣,才是名人,所謂宗師,想必也就是這般模樣。
以至於蒙陽縣人酸溜溜道:想當年,鄭玄鄭公門下,亦這般盛況,鞏縣人沒有見識。
可鄭玄,又是何等人物?
按照隋朝時的規矩,婚禮擋在黃昏舉行。
婚昏。這時辰不能有任何偏差。
迎親從正午開始,必須要在黃昏時返回。其間一應各種瑣事,李言慶上馬前,更是被一次次反複提醒。
薛收作為迎親郎,操持一切。
不過當李言慶披紅掛綠,跨坐上象龍之後,薛收才發現,迎親的馬車還沒有抵達。
“言慶。迎親馬車呢?”
李言慶不由得笑了,“我娶親,不用馬車。”
一句話,頓時引起一片嘩然。不用馬車。難不成讓三位新娘用雙腳走回來嗎?這可是不符合李府的規矩。
話音未落,但聽鞭炮聲鳴響。
三麵披紅掛彩的八抬大轎,從府中抬出。
每台轎子,需六十四人抬起。雄闊海、鄭大彪、閣棱三人,上身火紅色對襟大氅,足蹬皮靴,每個人手中都扯著一根紅綾子,三人走到李言慶馬後,將紅綾子掛在馬鞍橋上。而後並排而立。
靠,這場麵也太大了!
隋唐之交時,轎子還沒有盛行。在一些山區偏遠之地,到是有簡陋的山轎,可誰又見過,如此氣派,需六十四人合抬的迎親大轎。
“鄙人武稷,是唐人商行的掌櫃。
這東西名為“八抬大轎”乃李郎君親自設計,並交由鄙行打造。諸公若有興趣,可隨時前來觀摩。唐人商行中還有各種新奇的好玩意兒,隻要各位喜歡,憑今日李郎君喜帖,可七折優惠
一身青衣華服的武稷,在人群中穿行。不斷遞上名刺。
本來大家對他並不感冒,可是聽說那李郎君迎親的龐然大物,就是出自這所謂的“唐人商行。之手,不由得頓時來了興趣。不管以後要不要去看,這名刺倒是可以收起來。還有今日前來參加婚禮的喜帖,也要留著。七折優惠,似乎聽上去很不錯,閒來無事,可以一探究竟。
就在這時候,隨著雄闊海三人齊聲呼喊:“起轎,迎親!”
三台龐然大物在近兩車墨麒麟合力高舉之下。緩緩離地。
那景象。端地是讓不少人嚇了一跳。
如此氣派,如此威風”若有朝一日我成親時,能坐在裡麵的話”,
不曉得有多少人,在這一刹那間,動了心思。
李言慶一馬當先,三台大轎緊隨其後。
隨著一陣陣迎親歌響起,整個鞏縣算是起來。
自鞏縣出,至毫丘塢堡。走了大約近一個多時辰。沿途這壯觀的景象,更吸引了無數目光。
來到毫丘塢堡時,塢堡內的人們,也等的有些心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