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啊!網還在想著怎麼蒙混過關,這現在就出現了一個當事人。
來人正是黑石關鷹擊郎將杜如晦。聽閣棱一說,他也愣住了!詠鵝詩?那是何等久遠的事情了?十五年了!那也是李言慶初次展露才華的時候,雖則相隔十五年,可當時的一幕幕景象。仍曆曆在目。。
當時有幾個人在場來著?
徐蓋徐世績父子。杜如晦孫思邈。還有鄭世安祖孫”
除此之外,好像就剩下一群歌舞的女伎和婢女。杜如晦著實不記的。言慶當時和那個。婢女有過交談。
“你娘是
杜如晦盯著柳青看了半晌,話問了一半,突然擺手道:“算了算了。阿棱你先讓人看著他,莫要為難這孩子。主公如今已過了首陽山。想必天亮之前,就會抵達偃師。我們務必要在天亮前,解決戰事。令主公平安進城。阿棱,安排好了這孩子以後,你隨我一同去府衙。”
鵝公子要過來了?
柳青這時候,似乎冷靜了一些。
他突然想起來,同村的老大哥不就在縣衙守衛,而且還是個火長…
“將軍,將軍&esp;我認識縣衙的守衛,那是我同村的老大哥,我願前方引路,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杜如晦和閣棱聞聽,都是一愣。
兩人旋即笑了,杜如晦點點頭。馬鞭一指柳青,“這小子據機靈,帶他一同前往。”
柳青這心裡,登時樂開了花,
黎明時分,雪勢減弱。
雪花紛紛揚揚的飄落,不過風已經止息。
李言慶跨象龍,帶著鄭大彪和祖壽兩人。抵達偃師城外。
城中戰事已經停息,杜如晦率雄闊海劉黑閣,鬨棱柳亨四人出城迎候。遠遠見言慶兵馬出現,杜如晦忙上前幾步,拱手與李言慶請安。
“主公,偃師戰事已經平息,共俘虜王世充所部六千人,斬首一千。餘者皆潰敗而逃。偃師縣令,遊擊將軍丘懷義被生擒活捉,等候主公發落”縣衙內已備好了酒水。請主公歇息!”
“我等,恭迎主公!”
城頭上,城門內外的軍士,同時呼喊,聲音響徹寰宇。
李無敵來了!
在一刹那間,整個偃師縣的百姓。都知道了這一消息。其實,偃師人對李言慶的感情,也不淺。
當年言慶就是在偃師成名,並留下詠鵝樓,成為偃師一景。
若非後來鄭世安落戶鞏縣的話,偃師人很樂意承認,李言慶是他們偃師的子弟。不過。對於李言慶的偷襲,他們還是持有樂觀的態度。偃師人也願意相信,李無敵會記得當年那一段情意。
以至於當李言慶入城之後,偃師百姓極為熱情的走出房舍,列道兩旁。歡呼不止。
把個言慶弄的卻有點懵了!
好在他也算是經驗豐富,麵對這樣的情況,他騎在馬上,麵帶微笑。一路與偃師百姓頜首示意。
這親和的態度。更令偃師百姓更加興奮,歡呼聲越發響亮。
好不容易才算來到府衙門口。
李言慶見偃師百姓不願散去。於是下馬走上台階。
“十五年小子初臨集地,借偃師靈氣,做詠鵝詩,而小有虛名。”
府衙外的人們,都紛紛止住了聲音。靜靜聆聽李言慶的話語。言慶深吸一口氣,微笑道:“十五年來。言慶也曾日思夜想,期盼能重臨偃師,再品嘗偃師的美酒,與父老鄉親歡聚。”
“鵝公子威武!”
這一席話,令偃師人頓感極有麵子。早就說過嘛,鵝公子,李郎君不是忘本的人。他既然說出這些話,那斷然不會對偃師有半分不利。
一顆懸著的心,隨之落肚。
言慶道:小子此次前來,對偃師絕無惡意。
隻聞說李唐兵馬,自關中殺出,正向東都逼近。
言慶身為朝廷官員,理當食君俸祿,為君分憂。然則朝中有人,卻不願言慶出兵勤王,屢屢刁難。言慶無奈之下。才隻好出此下策。
諸位父老鄉親。件要擔驚,少要害怕。
我麾下兵馬,絕不會犯父老鄉親分毫。十七禁律五十四斬,若那個敢動鄉親們半根毫毛,那就是我李言慶的敵人。勿論親疏,言慶絕不留情,定為鄉親們討還公道。現在,請鄉親們回去歇息。一如往日般,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李某保證,這偃師城裡,歌照唱,舞照跳,一切正常。”
轟……
府衙外的偃師人,再也沒什麼可以擔心。
李郎君把話都說到了這個地步,還有什麼害怕。
歌照唱,舞照跳,一如往日。
“我等,多謝郎君!”
李言慶微笑著,揮手與眾人道彆。在杜如晦日08姍旬書曬譏口芥傘
可他人走了,卻讓偃師人無比激動,同時又感到幾分失落”
李郎君無意占領偃師,豈不是說遲早要離開嗎?
“我聽說,鞏縣現在發展的挺好。”
“哦?”
“前段時間,我去榮陽辦事時。途經鞏縣,見那裡一派繁華。無比熱鬨,甚至連豪陽都比之不得。
聽他們當地人說,今年寒冬,李郎君雖未開設粥棚,可鞏縣卻無一
。
縣城擴大了一倍有餘,聽說來年鞏縣,愕會達到三十萬”三十萬人啊,我看用不了多久,就會超過東都。”
“是啊,是啊!我也聽說了,
據說鞏縣如今還鼓勵開荒,每開出一百畝荒地,就獎賞二十畝永業田。據我一個遷移至鞏縣的親戚說。他去年開出不少荒地,如今屬他名下的永業田,已近百畝之多,過的頗為愜意。”
“李郎君為何不占居偃師呢?他若是長居偃師,豈非我偃師人也能如此?”
“郎君剛才不是說了”朝中有奸人,不許他過洛水。此次來偃師。都是迫不得已。如何長居偃師?”
“哥哥啊,不然我們也去偃師,,反正家裡也沒什麼牽掛。說不定到了偃師,咱們也能像我那親戚一樣。獲他個百畝良田,豈非快哉?”&esp;言慶萬萬想不到,他的到來,會使偃師人產生許多想法。
此時,他正端坐在府衙之內,與杜如晦商議事情。
“老杜,你看王世充多久會有反應?”
言慶舒展了一下身子,端起梁老實奉上的熱茶,喝了一口之後,向杜如晦詢問。
“最遲三天。他必有動作。”
“哦?”
“小妖,你也莫擔心。那王世充現在也是首尾難顧。他麾下精銳。儘集中澗水穀一線,根本無力東顧。在沒有弄清楚李淵兵馬動向的情況下,他斷然不敢與我等開戰。依我看,王世充一定會先派人過來,穩住咱們。而後他會儘快與李淵取得和解,待關中兵馬退走,再設法奪回偃師。”。
李言慶笑道:“老杜,你為何這麼肯定,他不會與我們和解?”
杜如晦一笑,雙手比了一個圓。小妖,咱們現在隻有這麼大。你雖為河南討捕大使,然則連一個完整的豪陽都沒有。即便你從李密手裡,用新鄭換取三鎮,實力卻無法與關中相比。
關中,有這麼大
杜如晦說著,雙臂抱圓。
“李淵得李閥幫助,雖目前有薛舉李軌梁師都之流牽製,遲早必坐穩關中。
他這次出兵,依我看就是為了表明一個姿態。王世充雖是個粗魯的家夥,但也不會看不明白。”
“關中兵馬。戰意並不堅決。”
杜如晦一番分析後,李言慶不由的微笑著,連連點頭。
“那咱們現在怎麼辦?等王世充和咱們談判?”
杜如晦冷笑道:“談判?
王世克如今得意的很呢!他即是左仆射,總督內外兵事,乃是你的上司。而且還拜了劉良妹為義母,焉能輕易和咱們談判?這老賊一定會設法拖延時間,等到他解決了關中兵馬後,就會反過來與咱們相爭。所以,咱們要做的就是,逼那老賊同時談判。先滿足咱們的條件。”
李言慶笑道:“那如何讓他低頭?”
“命劉黑閣率部,向東都逼近六十裡,王世充必如驚弓之鳥。”
六十裡,就差不多是石林山所在位置,距離洛陽漢魏舊城,不過五十裡的路程,可在一晝夜兵臨東都。
李言慶很清楚,李淵此次出兵,震懾的意圖更重。
哪怕言慶兵臨東都,李淵也不會輕易和王世充開戰。畢竟一旦開戰。沒有一年半載,休想攻取東都。
李淵還沒有站穩關中,在此之前,他絕不會冒險,,
所以,言慶的目的就是逼王世充在關中兵馬退走之前低頭。
杜如晦笑道:“郎君可是擔心。王世充和您時候算賬?”
言慶一怔,點點頭道:“的確是有一些顧慮。畢竟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於大義上占據上風。
他若傾河洛之力與我們交鋒。我們很難守住,更何況,榮陽外麵還有一個李密虎視眈眈。他此前雖然低頭,讓出三鎮,可心裡未必會認輸。我和王世充交手,他一定會樂得坐享其成。”
“既然如此。那就把李密也拉進來。”
“怎麼拉?”
李言慶頓時來了興趣,興致勃勃的傾身相問。
杜如晦咳嗽一下,“剛才在城外的時候,我曾稟報說,生擒活捉了遊擊將軍丘懷義。難道郎君就沒有什麼聯想?”
“丘懷義?”言慶撓撓頭,“這名字聽上去端地耳熟,可是卻想不起來是誰。
這家夥,很有名嗎?”
杜如晦哈哈大笑,“他倒是沒什麼名氣。與郎君而言無足輕重。即便是對王世充來說,也算不得什麼人物。
可是這個人,對李密而言,卻是恨之入骨呢,郎君難道忘記當初在黑石關如何斥責李密的嗎?郎君難道忘記了當年的雍丘丘君明乎?”
李言慶聞聽,不由得驚訝張大嘴巴。
“你說得這個丘懷義,就是當年出賣丘君明,使李密家破人亡的丘懷義?”
“李密好名!”杜如晦嘿嘿冷笑,“之前郎君把他罵的顏麵儘失,他豈能不設法挽回聲名?”
言慶聞聽,頓時也笑了!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