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麒麟高臥聲自遠第六八章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
此人是始畢可汗的兄弟,東突厥的實權派掌門人。隨著始畢可汗的身體一日壞過一日,入武德元年後,整日臥病床榻,一應事務,借由阿史那俟利弗處置。由於始畢可汗的兒子年紀還按照突厥人的習慣。阿史那俟利弗將會接掌始畢可汗的位置。所以。在突厥人眼中,阿史那俟利弗早晚必將成為突厥主宰。哪怕還不是可汗。但實際上阿史那俟利弗已開始執行可汗的權利。
突再人,是一頭養不熟的白眼狼。
欺軟怕硬,和當年的匈奴人,並無太大改變。開皇以來,隋室國力強盛,名將輩出,打得突厥人俯首稱臣。可隨著大業年間的動蕩開始後,突厥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不斷挑動是非。
劉武周、李軌、薛舉、梁師都、郭子和……
許多反王,都導突厥有著或明或暗的勾連。甚至包括李淵,起兵之初。也向突厥人低頭稱臣。
但突厥人覺得中原還不夠亂!
他們期望著,中原能如當年三國百年戰亂,亦或者西晉八王之亂那樣動蕩不止,國力不斷削弱。而後他們就可以趁虛而入,似五胡亂華時那樣,再一次殺入中原,掠奪無儘的財富。
所以,阿史那俟利弗就看中了洛陽的王世充。一開始,王世充的確是想通過和李言慶結親的方式,拉攏言慶成為他的臂助。再不濟,也可以成為盟友,相互扶持。他也知道,自己的野心,瞞不過天下人,更無法瞞過蒙陽的李言慶。
他不奢求李言慶會站在自己一邊。但希望能通過這婚事,讓李言慶袖手旁觀
沒想到,兩次派人前往榮陽,都未能和言慶取得聯係。第一次,王世充派盧胤出使,結果李言慶跨河攻打河內,盧胤未能見到李言慶。第二次,他又派出自家的族侄前往溫縣。卻不想李言慶已離開溫縣,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河內各縣。言慶無與倫比的強勢,不但令李淵萬般無奈,更使得王世充心驚肉跳。他開始猶豫。和李言慶結盟,究竟算不算一個好主意?
也就在這時候,阿史那俟利韓暹使者抵達洛陽。
突厥人贈送王世充十匹好馬。並言希望和王世充結成盟友。
使者阿史那揭多,更是突厥王族。
在偶然機會見到王世充的外甥女。也就是王世充準備送給李言慶的女人之後,頓時驚為天人。
當時就向王世充提出請求,要娶她的外甥女。
自古以來,靠著女人換取實力。乃至於獲取太平的事情層出不窮。
從漢高祖劉邦開創這和親先河之後。似乎和親,就變成了中原人與異族和平共處的唯一途徑。
王世充也不例外,甚至很開心。
在他看來,能與突厥人搭上關係的話,遠比與李言慶合作強百倍。
六月,當言慶攻至臨清關的時候,王世充將外甥女嫁於阿史那揭多。離開了東都洛陽城
入秋以後,相對平靜的局勢,突然出現變化。
由於金城郡遭遇蝗災,使得許多的區出現絕收的情況。
七月,薛舉親率兵馬,進攻高庶今甘肅寧縣),並派出股遊兵。襲擊歧州附近。李世民屯兵扶風,於是率八總管出兵抵禦。按照李淵的安排,唐軍當在高庶深溝高壘,抵禦薛舉。
李淵知道,薛舉糧草無多,難以持久。
他麾下多有騎軍,其西涼自古是精銳輩出之地,實不宜與薛舉正麵交鋒。挫其銳氣,耗其糧草,待薛舉兵馬糧草無繼的時候,軍心自然會亂。到時候在出兵猛攻,可一舉將之擊潰。
然則,也不知是什麼緣故。
八總管抵達高庶之後,卻突然改變了計劃,在高庶新南陳兵,與薛舉對陣。兩軍交終於淺水原,八總管皆敗,唐軍兵馬,更死傷過半,使的薛舉一舉攻克高庶,打開了關中的大門。
李淵大怒,立刻派監軍前去查探。
返回長安的消息,卻是李世民在戰前突然得了瘧疾,未曾出征。更改主意的人,是劉文靜、殷開讓。等人,與李世民無關。李淵兩日未曾臨朝,而後傳出旨意,李世民繼續督戰,而劉文靜等則被除名。
八月,薛舉聽從謀士郝援之計。決意趁唐軍淺水原失敗,關中震動之時,攻打關中。
但誰也沒想到,薛舉竟然在這個時候突然病到。病情出現的非常突然。而且非常嚴重。數日之後,薛舉病死”薛舉長子薛仁呆繼立。駐紮折庶城,
同月,永樂王郭子和自榆林郡遣使者抵達長安,請求歸唐。
這郭子和自起兵以來,發展也很迅速。如今,他麾下有騎軍三千人。步卒數萬,獨霸一方。網經曆了淺水原之敗,李唐突然得郭子和歸降,無異於一劑強心劑,使關中漸漸穩定下來。
而幾乎就是在郭子和歸降的同時。河北窒建德,卻招降了河間郡承王綜,實力大增。
這王綜,卻是個了不得的人。
在河間郡大判處守的時候,王綜據城而守,多次擊潰竇建德。然則隋焰帝死訊傳至河間之後,王綜率舉城百姓發喪。寰建德趁機派人入城吊唁,勸說王綜歸附,並委任王綜為瀛洲刺史。王綜在河北的威望很高!得知王綜歸附,河北郡縣紛紛歸附塞建德。一日之間,寰建德得河北六十餘城”以至於竇建德拉著王綜的手稱讚道:孤得王公。久早逢甘露,河北可定。
而事實上,河北的確儘歸竇建德之手。
九月初,竇建德以大將曲州人侯君集為帥,揮兵十萬,攻打汲郡。
魏德深在病榻上得知消息以後,氣急攻心,嘔血而亡。臨終前,他命徐世績執掌級郡事務,並將印信。一並托付於徐世績,請徐世績轉交李言慶。徐世績一邊調兵遣將。以深溝高壘固守內黃,同時派人秘密趕赴鞏縣,請求李言慶增援”九月六日,李言慶揮兵兩萬,抵達級郡。
“如此說來,李言慶如今是在內黃?”
王世充坐在含嘉殿內,麵色有些陰冷的問道。。
“回稟太尉,據細作打探,李言慶從河內征調蒙陽兵馬,以裴仁基為主帥,長孫無忌為長史,自牛渚口領兵兩萬,於十天前渡河北上,如今已抵達臨清關,不日就將開赴內黃與徐世績彙合。”
說話的人,名叫雲定興。
此人是開皇年間的集臣,位居一品。
然則王世充奪取了洛陽之後,雲定興卻是第一個投靠過來。
王世充突然大笑。“此真天賜良機”李言慶不在榮陽,我看誰還能阻攔我?那李家小兒,雖頗有謀略。也知兵法。不過終究太年輕&esp;似眾種情況。他隻需派心腹大將前往汲郡即可。貝懈石小日出征?如此一來,蒙陽郡內,再無我所懼者,李密如今要對付揮潢山宇文化及,偃師收複,指日可待。傳我命令,命王仁則揮兵東進,務必要儘快奪取偃師。
隻要我得了偃師,豪陽郡唾手可得!”
李密不在偃師?
沒錯!
他此刻,正率部趕赴揮潢山,準備與宇文化及交鋒。
自從李密動了歸順楊侗的心思之後。這念頭就一日甚於一日。
在和東都反複商討後,李密決意先打宇文化及,而後再歸附東都。畢竟,宇文化及那十餘萬驍果自他控製範圍內經過,著實讓他有些緊張。萬一宇文化及攻他後路,豈不是有危險?
而且,若能擊敗宇文化及,也能為自己再添一筆功績。
到時候歸附東都,這底氣也就充足。王世充雖則頗有實力,可在李密眼中,始終不足掛齒。
在李密眼裡。河洛能為他敵手者,唯李言慶一人。
關中現在戰事不止,李淵根本無暇東顧。隻要自己能占據了洛陽。到時候與李淵暫時聯盟,把李言慶乾掉之後,就可以坐穩東都。本來,李密還有點顧忌,擔心李言慶會返回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