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慶起身。深吸一口氣道:“我寫一封書信,希望宏毅你出麵。前往河東與堯君素聯絡。”
“我?”
“鄭公子?”
鄭宏毅指著自己的鼻子,武士裴指著鄭宏毅。
李言慶也指了指他,笑道:“你看,三拇指頭都指著你,不是你,還能有誰?
宏毅,你有口才。且遇亂不慌。有大將之風。你的出身,也足以令堯君素多幾分顧慮,即便是談不成,也不會有性命之憂,最重要的一點,你不覺得著經堂如今在朝廷的根基,過於單薄嗎?”
鄭宏毅若有所思。蹙眉沉吟。
“你看,鄭家七房,如今七房滅亡,不複存在。
,正琺比北
而剩下的六支裡,安遠堂二房,已有鄭為善獨當一麵。他如今鄭州太守,日後歸唐,至少也能牧守一方,堂堂四品,乃至三品大員不會少了。鄭為善之子鄭艾,論才華更不屬於你,可是你著經堂呢?又有誰能拿得出手來?哦,世績,世績將來必能威震天下,出將入相。
可他畢竟是外人。有道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你著經堂難不成要一輩子靠著世績嗎?”。
這話說得有點重。但是很在理。
就算是武士摟在一旁聽著,也不禁有些羨慕鄭宏毅。
世子可真是關照他這一家啊!
想想也是。鄭元壽尚不過五十歲。鄭醒雖死,可是他在太原的時候。又添了兩個兒子。鄭元綜更不用說了,其子鄭方年過三旬,如今是東宮舍人。勿論是從年紀,還是從他發展而言。都非鄭仁基這一支可比。假以時日,等天下太平,鄭元壽定會籌謀複奪著經堂。到那個時候,著經堂如果沒有幾個能拿得出手的人,不可避免會被鄭元壽取而代之,複奪著經堂。
一俟鄭元壽重掌著經堂,鄭仁基這一支,可就要沒落了!
以前他們手裡還有一個安遠堂撐門麵。可現在,二房實力漸長,鄭仁基就一定能複奪安遠堂?
言慶目光炯炯,凝視鄭宏毅。等待著他的回答。
許久,鄭宏毅長出一口氣。
他雙手抱拳,躬身一禮,雙拳更高舉過頭頂。
“李大哥,想當年你反出鄭家時,我雖然沒說什麼,可心裡總是有幾分芥蒂。我一直以為,大哥你是翅膀硬了,所以才會反出鄭家。哪怕後來我知道了你的身世,這心裡還是不舒服。
不過今天聽你這一番話,我明白了!
大哥你雖然不在是鄭家的人,可是卻時刻掛念著我們一家。這份情意,宏毅一輩子都報答不得。
宏毅願聽從大哥的差使,日後我鄭氏六房,定唯大哥馬首是瞻。”
李言慶上前,一把摟住了鄭宏毅的脖子,嘿嘿直笑。
武士裴也笑了!
他在心裡暗自欽佩:世子這一手可真漂亮。不著痕跡的把鄭家六房。死死綁在柚的戰車上。隻要鄭氏六房掌權一日,那就代表著豪陽鄭家,會堅定的站在李言慶一邊。
彆看鄭氏現在是有些沒落,五姓七望之中,算是排名倒數第二。
趙郡李閥。隨李密造反遭受了一次打擊;後來桃李案,李渾一家被誅,更使其徹底沒落)
可這數百年世胄門閥的傳承和底蘊。絕非那些小門小戶可比。說不得什麼時候,鄭閥就能東山再起。
隻要鄭閥投靠了李言慶。那麼李言慶在河洛的地位,任誰也無法動搖。
武士裴感慨萬千:世子明明不過二十出頭,可這手段,任是那四五十歲,浸淫朝堂一輩子的老油條。也未必能相提並論。
“李大哥,你說。我該怎麼做?”
“這幾天你準備一下,我會設法先與堯君素聯係。在此之前。你莫要和任何人說此事。待時機成熟後,你就前往河東縣,當麵與堯君素商量”到時候你就告訴他,越王不在,承啟尚存。
江南多匪患。太後雖有張、房輔佐。可終究沒有一個貼己的人幫助。請他再去扶持一把。”
讓堯君素前往江淮!
鄭宏毅和武士裴不禁麵麵相覷。
“那其後”。
“日後再說日後,自有人會收拾殘局。不過與你我無關。”
李言慶故作神秘一笑,卻讓鄭宏毅如釋重負。
他點點頭,“那我這就回去,著手準備前往河東之事。”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