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王世充想要借此機會,試探你榮陽的實力。”
“哦?”
“你若是態度溫和,則說明你心裡有鬼。畢竟,在此之前你與王世充之間,一直保持極為強勢的態度。你現在對王德仁開戰了,而你的態度又軟弱了,就說明這榮陽郡,兵力不足。這樣一來,王世充勢必會對你出手”不過,你這一點倒是做的不錯。不管什麼時候,都會保持足夠的強勢。王世充定然不敢出手,而是會設法居中調停,甚至會讓王德仁割讓城鎮。”
言慶哈哈大笑,“照你這麼說,我豈不是一直很囂張?”
薛收連連點頭,反問了一句,“你以為呢?”
“也許,我可能真的很囂張,”
李言慶說罷,邁步往外走。
走到門口的時候,他突然停下腳步,“大兄,你說關中何時會出兵中原?”
此時的關中,已趨於穩定。
隨著薛仁呆下落不明,李軌被俘,劉武周宋金網敗退突厥,其局勢似乎已變得相對平和。
雖然還有一個梁師都,已經是鱗介之癬。
換而言之,李唐國勢已成。特彆是隨著黛軌歸降,更使得李唐不費一兵一卒而獲取巴蜀之地。如今。整個恨蜀地區,除越嵩、眉山兩郡之外,基本上都已納入李唐半途。而這兩郡之所以還沒有低頭。卻是因為李言慶尚未表態。誰都知道,越嵩眉山是在詭山僚王骨斯蠻的掌控之下。而僚蠻公主骨蘭朵,又是李言慶的老婆。李言慶的態度,將決定越嵩眉山的走向。
竇軌和詭山僚關係密切。並未強求。
而李淵則認為,一個態度模糊的李言慶,會比立場鮮明的李言慶作用更大。
這能迷惑王世充的決策,更能影響到長江流域的蕭銑決斷,
毫無疑問,李淵的目光,已經鎖定了洛陽。
隻是具體什麼時候出手。那就要看李淵何時能準備妥當。
薛收歪著頭想了想。“自李唐起兵以來,唐皇用兵。好用奇兵,否則也不可能迅速奪取關中。
不過自年初以來,李唐連番用兵。
先擊蘭州,後取武威,又在陝州和劉武周血戰。如果再算上河東,和一些小規模的戰事,關中今年雖獲得豐收,但其國力空虛,民力損耗極大。
今年的話,”恐怕不會對洛陽用兵。”
言慶深以為然。
“我也是這麼認為,估計要出兵。也是來年。”
“這也不好說!”
薛收走到李言慶身旁,兩人並肩走出房間。
“我剛才說過,李唐好用奇兵而且對中原戰局拖得越久。對李唐的負擔越大。要知道。塞北尚有突厥虎視眈眈。如果拖得久了,說不定突厥人會扯他們的後腿,到時候又有變數。
要我說,現在打洛陽,時機最好。”
“要不然,咱們設法與長安聯絡,進言萬歲,請他出兵?”
“這個”,還是看看再說。”
薛收的意思很明顯,是要言慶儘量不要在這個時候,乾擾李淵的整體思路。
言慶長出一口氣,舉目遠眺。
他突然道:“大郎,你想你爹嗎?”
“啊?”
薛收的生父薛道衡雖然故去了,可是他養父薛孺仍在。從小被養父薛孺過繼,說實話,薛收對薛孺的感情,絲毫不遜色於薛道衡,也許還更甚一籌。隻是。言慶突然問起這個問題,讓薛收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言慶沒有說出來後麵一句:我有些想念老爹了!
想想,李孝基自去年以來,似乎有很久沒有來信。若說他公務繁忙,可前些日子李周出世,李孝基也沒有派人道賀。這也讓言慶的心裡,突然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不安感受。
知%,萬
當晚,李言慶與妻兒一起,圍坐飯桌旁。
“翠雲,爹有多久沒有來信了?”
裴翠雲想了想,“可是有不少日子好像去年末,公公最後一次送來書信,說等戰事結束了。想和你一起會周山看看。養真,說起這件事,我也覺得古怪。虎頭這馬上就要滿月,怎地公公連封書信也沒有呢?”
虎頭,是李周的乳名。
“是啊,會不會是公公出了什麼事?”
“應該不會!”
李言慶想了想,用不太肯定的口吻說道。
說起來,他也習慣了。
自從和老爹相認以來,老爹就會經常失蹤,甚至有一段時間,快一年未通書信。當年那麼惡劣的環境,老爹都沒出事,如今想來,更不會有什麼大礙。難道。真忙得連寫信的時間都沒有?
朵朵說:“要不然派人去長安打探一下,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正有這個想法。”
李言慶表示讚同,但終究沒有往壞處去想。
吃罷了晚飯,他又和裴翠雲等人坐在一起聊了一會兒,起身準備前往書房。
就在這時,有家臣來報:“老爺,武士裴帶了幾個人在府外求見,說是您關中故人,前來拜訪。”
言慶一怔,關中故人?
上一次,老爹也說是關中故人。
難道…
李言慶頓時,喜出望外!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