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麒麟高臥聲自遠第八四章洛陽城下
亮。室威和顏師古率領千牛衛,巳做好了出發的禦二
隨著李言慶的身世日益明朗,隨著中原戰事漸漸平息,李淵顯然不太可能再隱瞞李孝基的死訊。
如果說此前李淵隱瞞,是因為害怕言慶意氣用事的話,還情有可原。現在,時局漸漸明朗,再隱瞞下去的話,可就說不過去了。到時候李言慶說不定會因此而生出怨念,絕非李淵所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當河北戰事漸趨平靜的時候,李淵立刻派出寞威和顏師古,招李言慶前往長安。
李淵恨不恨尉遲恭?
說實話,是真恨!
李孝基死訊傳來,李淵整整罷朝三日。
如果李淵不是皇帝,或者說他現在還隻是關隴李閥的閥主,那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乾掉尉遲恭。
可他是皇帝,自他太原起兵。化家為國的那一天起,他所處的位置。考慮事情的角度,已不再是一家之主那麼簡單。他需要考慮的是全局,是整個天下”尉遲恭不過是小螃蟹。不足為慮。但同時他又是隋室舊臣,而他的父親尉遲羅迦,同樣也是出身於關隴軍事集團序列。
同時,他還是降將,有獻城之功。
如果殺了尉遲恭,弄不好就會引發一係列的動蕩,甚至包括一些降臣的異心。
如今關中初定,中原初定,李淵不敢冒這個風險。所以李淵派出寰威兩人,是因為這兩人與李言慶頗有關聯。寞威更是對李孝基有收容之恩,對李言慶有賞識之恩,可以挾製言慶。
在李淵看來,洛陽戰局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候。
如果可以兵不刃血的收取洛陽,那麼對下一步平定江南,有著莫大好處。所以洛陽不能出現亂子。且讓李言慶先返回長安,削了他兵權。然後好生安撫,慢慢化解掉李言慶心中怨氣。反正不管怎樣,不能讓言慶在洛陽鬨出亂子來。尉遲恭嘛倒也的確是一員驍勇大將。
李淵的這些心思。寰威和顏師古都知道。
而李淵也沒有隱瞞他的想法,在寅威兩人出發之前,他再三叮囑。無論如何都要先把言慶帶到長安。
可是,李淵沒有想到,他雖想要隱瞞。李言慶卻彆有手段。
麒麟台的存在,極少人知道。特彆是柴孝和接手麒麟台以來,將麒麟台原有的格局推倒。進行重新組合,更著手接收了昔年白衣彌勒的勢力。通過這種渠道,還是了解到了真相。
同時,李淵更錯估了李言慶對李孝基的感情。
天地君親師,乃人之綱常。
李孝基不僅僅是李言慶的生身父親,更是李言慶的啟蒙恩師。在五常之中,李孝基就占居了兩個。雖然他和李言慶相處的時間並不多。但有些時候,父子親情並不需要整日生活一起。
竇威和顏師古一直在驛站中等候,到晌午頭時,李府派人前來。
“寰公,我家郡王昨夜已率部離開鞏縣了!”
竇威畢竟年紀大了,一下子未能反應過來。但顏師古心裡不禁一咯噔,連忙問道:“王爺去了何處?”
柳青說:“王爺昨晚匆忙召集了萬勝軍。帶著雄、閣、鄭、柳四位統領。連夜出發,往洛陽去了他臨走時還吩咐我等,不要來的太早,以免饒了兩位大人的休息。更請兩位大人原諒則個。”
“去洛陽了?”
“是,若算起路途的話。現在攻破已經過了黑石渡,快到偃師了。”
竇威不滿的說:“王爺怎能這樣子?說好了今天去長安,他怎麼突然改變主意了?”
顏師古擺手讓柳青下去,神色凝重道:“實公,恐怕是要出大事了。“怎麼?”
“言慶是怎樣的一個。人,想來你比我更加了解。他這樣突然間改變主意。不吭不響的前往洛陽。莫不是,”
這時候。寄威也醒悟過來,一拍大腿,神情格外激動。
“師古,我們立刻出發。”
“去哪兒?”
“去洛陽,我們去洛陽!”
竇威激動的說:“李郡王一定是知道了什麼,否則決不可能食言而肥。我早就說過。這種事情最好還是敞開了說清楚。那尉遲敬德雖是凶手。可在當時,陛下不聽。非要讓王爺去長安。本來挺簡單的事情,現在恐怕變的麻煩了。那孩子是個烈性子,弄不好會出大事。”
顏師古苦笑道:“郡公,難道您沒聽剛才那人說嗎?
李郡王現在怕已到了偃師。咱們就算趕過去,也不可能產生作用啊。”
“那也比坐在這裡乾等的強王爺雖然性烈,卻是個知輕重,有分寸的人。如今洛陽尚未攻克。說不定他會顧及大局,暫時不去惹事。我們現在就祈禱,秦王殿下不會這麼快攻取洛陽”這樣,我去洛陽,你立刻返回長安,告訴陛下這邊的狀況,而後請他儘快想辦法。
我在洛陽,會儘量拖延住李王爺,讓他保持克製”總之,這件事情終究是要做一個,了結。
顏師古想了想,覺得也是這麼一個道理。
寞威的法子,在目前似乎最為妥當。一方麵他去洛陽設法拖住李言慶。另一方麵再請李淵,做出決斷。唯有這樣雙管齊下,似乎才是最妥善的方法。就像寰威所說那樣,但願洛陽不要這麼快就被攻破。
聽起來很彆扭!
來的時候,顏師古也好,竇威也罷,都迫不及待的希望洛陽早日告破。
可現在,,
顏師古氣匆匆上了馬,帶著一部分千牛衛離”擁二凶時候,忍不住心中發出聲感慨!未曾想當年垂誓,如今已經成為左右這天下大局的關鍵”昔年大兄害他時,不知可想到過今日的結果?
顏師古的大兄,就是鄭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