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隋楊安在?
隋楊雖已滅亡,但隋楊的宗室尚存。
武德三年初。突厥大可汗阿史那俟利弗在登基兩年之後病故。取而代之的,是啟民可汗第三個兒子,阿史那咄苾繼任,史稱頡利可汗。此人一如其兄長始畢可汗般強硬,對富庶的中原,懷有極大的野心。不過咄苾的可敦,也就是突厥的王妃,正是隋楊宗室,義成公主。
說起這義成公主,就必須要言及啟民可汗。
在曆史上,啟民可汗也是唯一一個連娶兩名宗室公主為妻的可汗。啟民可汗死後,始畢可汗繼任。按照突厥的習俗,子娶母,於是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就迎娶了義成公主為王妃。後來,阿史那咄吉病故,義成公主又嫁給了阿史那俟利弗。
如今,阿史那俟利弗亡故,她又變成了阿史那咄苾的妻子。
義成公主素與隋楊皇室聯係緊密,故而蕭太後向她求取支援,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原大戰方歇,李唐元氣未複。
如果真的和突厥開戰。勝負尚未可知。
而最重要的是,一俟突厥和李唐開戰,蕭太後再聯合蕭銑跨江而擊,即便李唐取得勝利,也會是生靈塗炭,屍殍遍野……到那個時候,李唐還能否再堅持下去?
想必這李淵所擔心的,就在於此。
李言慶抬頭掃視朝堂之上,卻見眾人的反應,非常豐富。
太子李建成輕輕搖頭,而李世民則表露出堅毅之色。隻一眼,李言慶就看出了端倪。
太子是不願意開戰的……而李世民,似乎持相反意見。
再向李淵看去,李淵卻是表情沉靜,讓李言慶無法看出,他內心中最為真實的想法。
其實,無非就是戰與和的問題。
在秦王而言,戰,則可以給他帶來更多的榮譽,甚至壯大自己的力量。
而於李建成來講,他身為太子,考慮的事情自然比秦王多,所以才會同意議和。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臣剛抵達長安,尚不清楚狀況,恐怕難以回答。”
這是個和稀泥的招數。李言慶剛來,許多事情甚至還不清楚,自然無法作出回答。
李淵顯然也表示認同。
“蘇州使者的態度非常強硬,這一時間也難以作出決斷。
不如這樣,今天就先到這裡,容朕再考慮一下……不過,接待蘇州使者的事情,也不能懈怠。
養真,聽說那位使者,還是你的熟人,房喬房玄齡,你可認得?”
這句話,不免有些多此一舉。
誰不知道,房玄齡父子的發跡,就源自於李言慶的一首《石灰吟》?
李言慶倒也沒有否認,點頭道:“陛下說的沒錯,臣與房喬,的確是頗為熟悉。
當年楊玄感作亂時,臣曾協助房喬複奪鄭州。隻是在那之後,房喬隨其父房彥謙老大人前往丹陽赴任,之後就再也沒有聯絡。他這次突然前來。臣也非常吃驚。”
越是坦蕩蕩,就越是消除疑惑。
反正李言慶和房玄齡父子之間的事情也算不得秘密,若矢口否認,反而令人猜忌。
李淵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接待蘇州使者的事情,就暫由養真負責。”
讓我負責接待房玄齡?
言慶愕然向李淵看去,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勿論是從哪一方麵來說,都不可能是讓李言慶來接待。
首先,接待來訪使者,那是鴻臚寺的事情。再不濟,也要鴻臚寺少卿出麵方可。
其次,言慶雖然是天下聞名的士人,可對這如何接待,一點都不明白。
就如同後世的外交人員,出麵所代表的,是國體,李唐的顏麵。如果有任何差池,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禮儀、住所的安排,飲食等等,這都是有相應的規矩。
禮,在中國的曆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這麼大的事情,交給李言慶處理……
李言慶這心中,也不免有些惶恐。
莫非,李淵想要借用這樣的方法,來打壓自己嗎?
————————————————————————————
從立政殿出來,言慶仍舊有些發懵。
李建成邀請他過府飲宴,也被言慶皆以連夜趕路。疲憊不堪而推卻了。
和李世民錯身而過的時候,李世民突然笑道:“王兄,此次長安老友重逢,想必心情定然不錯。”
“哦,還好,多謝秦王掛念。”
兩人都表現的很客氣,一臉的笑容。
但彼此之間,卻存著幾分提防,隻是誰也不會說出來。
“李王留步!”
身後傳來安士則的呼喚聲。
李言慶轉身看去,卻見安士則從立政殿,急匆匆趕來。
“河南王請留步,陛下有旨,詔河南王球場亭問話……”
“啊?”
這前腳剛結束了議政,後腳又叫去球場亭問話?
李言慶有點糊塗,可還是連忙上前答應。
時已過了辰時,李言慶趕了一夜的路,又在立政殿議事,早已經是饑腸轆轆。
不過他不敢流露出半點不滿,跟著安士則,急匆匆來到了球場亭。
李淵正在吃東西,見李言慶來了,笑道:“養真,快快坐下。陪朕一起用膳。”
“臣不餓!”
“嗬嗬,怕不是不餓,是不敢。
快些坐下,從前九郎在的時候,時常和朕一起用膳。九郎走後,朕想找個人清清靜靜的吃個飯,都變得難了。”
那邊,安士則已經準備好了桌案,李言慶見推辭不過,於是和李淵分席而坐。
“養真,聽說翠雲有給你添了個女兒?”
“回皇上的話。是個丫頭……嗬嗬,六斤四兩,翠雲為她起名玉環,倒是非常可愛。”
“是嗎?那趕明兒個,翠雲來了,讓她帶你孩兒進宮,讓朕也歡喜歡喜。”
李淵說罷,喝了一口粥。
“你現在,有一子兩女,對。”
“正是。”
“虎頭可好?”
虎頭,是李周的乳名。
當初李周出生,長的虎頭虎腦,所以就得了虎頭的昵稱。李言慶也沒有刻意隱瞞什麼,所以李淵知道李周的乳名,也很正常。
“虎頭挺好,隻是有些吵鬨。”。
“小孩子吵鬨些好,吵鬨了,才說明他身體好。”
李淵笑嗬嗬的與言慶拉著家常,不僅僅是言慶的家人,還包括了裴仁基等一乾人的情況。
他東拉一句,西扯一語,聽上去似乎有些混亂。
話與話之間,好像全無半點關聯,若換個人,說不定會以為,這李淵得了老年癡呆。
可言慶卻聽出了端倪!
李淵的話語中,包括了許多人。
裴仁基,杜如晦、姚懿、薛收……甚至連許敬宗祖壽也紛紛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