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塊石頭上坐下來,言慶閉上眼,整理有些混亂的思路。
其實,這思路並不難清理,昨天晚上長孫無忌,已經為他拚湊出了一個輪麻
蕭隋何以如此強硬?
恐怕除了突厥作為靠止。之外,還有其他的想法。
必要的時候,蕭隋會請突厥自西北出兵。牽製住關中李唐的兵馬,同時設法挑起混亂,令李淵自顧不暇。如何挑起混亂?其著眼點,一定會放在那些擁兵自重的諸侯身上。李言慶已經算不得諸侯,可是李藝坐擁幽州,實力也不可小覷。
到時候李唐首尾難顧,蕭隋隻需堅守江淮,順勢吞並蕭銳,就可以和李唐南北對峙。
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計劃!
房玄齡前來長安,真正的目的未必是要和李唐議和,而是為了拖延時間。時間拖延的越長,李藝和李唐談判的資本就越大。如果能拖延到突厥出兵,則李藝就能安然無憂。配合蕭隋行動&esp;畢竟,李藝曾是隋將,既然能投唐,也就能反唐。
幽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不禁是撫守北方咽喉,抵禦東北異族。同時也承擔著防禦突厥人的任務。自古以來,幽州苦寒,卻是精銳所出之地。加之永濟渠的開通。使得幽州的地位日益凸顯。一旦幽州失守,則中原的北大門,就此開放,,
但是,李淵能同意把幽州,奐給自己嗎?
如果真的交給自己,那自己,又該派遣何人據守?
李言慶很清楚,李淵不可能讓他前去。原因很簡單,好不容易削弱了自己的權力,在讓他出去,可算是放虎歸山。長孫無忌的意思很明顯,要把幽州交給一個自己能信得過的江”理論上講,言慶傾向於徐世績。但李淵未必會同意。
徐世績和李言慶的情況不一樣,他的年紀太坐鎮幽州,需要一老成持重之人,徐世績的資曆,終歸不太讓人放心。所以,徐世績現在可以為將。尚不足以為帥。若強行把他推上去,未必就可以擔當重任。
拔苗助長的事情,李言慶是萬萬不會做的。
可除了徐世績,還有誰呢?
裴仁基?
他如今坐鎮修州行軍總管,正快活的很,未必肯去受那朔北苦寒。
除了裴仁基,,
李言慶突然問道:“老辛最近在忙什麼?”
長孫無忌頓時笑了,“他悠閒的很!衛州如今很平,憂打打獵,或是操練兵馬,討的挺舒服一怎麼。你打卑繼淅老辛嗎?嗬嗬,此人坐鎮幽州,倒也合適。”
很顯然,長孫無忌和李言慶想到了一起。
“既然如此,我即刻進宮麵聖。”
正如李言慶所猜測的那樣,李淵下定決心,要收回幽州。
同時,為了補償李言慶,他下詔命杜如晦出鎮滄州。而鄭州行軍總管。則由膠東王李神通出任。並兼鄭州刺史。至此,李淵得償所願,將河洛掌控在自己手中。
但這幽州刺史的職位,卻始終未下定決心。
李言慶進宮的時候,李淵正坐在球場亭中沉思。
遠遠看去,李淵的白發在風中飄揚。一個人孤零零的,雖則四周林立宮女太監,卻給人一種寂寞的感受。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言慶在心裡輕歎一聲:世人隻知帝王高高在上,卻又怎知,這帝王的孤寂和悲傷?
他上前一步,“臣李言慶,叩見皇上
“啊”。
李淵從沉思中醒來,看見李言慶,頓時露出一絲笑容。
“養真,快來!”
對李言慶,李淵始終懷有幾分愧疚,同時又有幾分欣賞。見言慶走進亭子,他立刻喚道:“老安,賜坐”。
“臣不敢,臣恐慌,”
李言慶還想推辭,卻被李淵擺手拒絕。
“養真再,聯是你的叔父,這裡也沒有外人,莫要講那朝堂上的規矩。
你且坐下,聯有話要與你說。”
言慶不再推辭,大方落座在錦傲兒上。
李淵說:“聯今日下詔,命杜如晦出任滄州刺史,兼行軍總管之職。你意下如何?。
若換個人,說不得會說一些客套話。
然剛李言慶不然,笑道:“克明出鎮滄州,實最佳人選。”
“哦?”
李淵道:“滄州不過平郡,可比不得鄭州。聯原以為你會拒絕,為何如此爽快答應?”
“治無上下之分,滄州乃北方重的,雖然克明在品秩上會有所降低。可他肩上的責任,卻變得更重。杜如晦與臣相識十五載,臣對他也稱得上了解。不客氣的說,克明有宰相之才”隻是目前而言,尚需磨練。臣以為,令其出鎮滄州,實陛下對他的愛護。鄭州雖然富庶。但滄州潛力巨大”以臣看,更可使克明施展才華。”
這話,李淵愛拜
他歎道:“養真能有此看法,聯心甚慰。
不過,杜如晦是否真有宰相之才。還需繼續觀察。如果他能在滄州做的好,聯定會許他一個好前程
“臣代克明,謝過陛下。”
李言慶連忙起身,向李淵深施一禮。
李淵道:“既然你同意杜如晦前往滄州,想必也看出了蘇州那邊的心思。
聯有件事要考考你,若是你,會令何人出鎮幽州?”
李淵目光灼灼。凝視李言慶。
而李言慶毫不遲疑,笑道:“若是由臣推薦,當舉衛件刺史卒文禮。出鎮幽州。”“哦?。
“辛文禮乃將門之後,才華不俗。
然則隋爍帝無識人之明,隻是明珠暗藏。此人用兵,非常沉穩。雖然未有太多功績,可在榮陽期間,辛文禮所鎮之處。從未出現過差池。而且,他不會擅作主張,更不會貪功冒進。據臣對他的了解,隻需說個七八成。他就能做到十二成。
臣以為,出鎮幽州,在於一個鎮字。
若陛下希望開疆擴土,大敗突厥,揚我大唐之名於域外,朝中有許多大人可以做到;但如果說不貪功。不冒進,以極小代價而使幽州無虞者。當首推辛文禮。”
李淵臉上的笑容更濃。
“養真,你不怕被人彈劾任人唯親?。
“陛下。臣這是舉賢不避親&esp;,再者說了,朝中那些大人們。臣並不了解。陛下隻問臣認為誰好,臣自然推薦了解的人。至於被彈劾?嗬嗬,能為陛下分憂,臣有何懼?。
李淵哈哈大笑,拍著李言慶的肩膀,連連點頭。
就在這時,安士則匆匆跑進球場亭中,向李淵施了一禮之後,上前在他耳邊,低聲細語幾句。
李淵臉上的笑容被一層陰霾所取代。
他點點頭。示意安士則出去。
而後沉吟許久,對李言慶道:“養真。網得到消息,阿史那咄芯派遣使者,將至長安。”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