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章都棱鎮六)
能被李言慶稱之為‘師’的人,普天下不過寥寥三人而已。
其中李孝基化名李基,收李言慶為徒,可算得其一;李言慶曾師從長孫晟學習兵法射術,自然擔得上一個‘師’字。除了這兩人以外,能算得上李言慶老師的人,隻剩下一個。那就是開隋元老之一,官拜隋朝上柱國,大都督魚俱羅……
大業十一年,魚俱羅奉命征討江南逆匪劉元進。
因江南匪患頗重。魚俱羅深知不可強行鎮壓,當徐徐圖之。
可由於當時的情況糜爛,又加之楊玄感之亂剛結束,楊廣二征高句麗無功而返,急需一場大勝來鼓舞人心。魚俱羅這種徐徐漸進的方法,自然不被楊廣所喜。加之魚俱羅屬關隴貴族,楊廣素來忌憚。恰逢當時洛陽災荒,魚俱羅擔心局勢混亂,故而借商船運送糧食,更希望能把妻兒從洛陽接走。可如此一來,就給了楊廣足夠的理由。他借口魚俱羅謀逆造反,命監軍在陣前誅殺魚俱羅,更將魚俱羅一家打入牢獄,準備滿門抄斬。
李言慶當時還在天陵山中為鄭世安守孝,得知消息後,密令沈光前往洛陽,通過懷仁坊雄記商鋪,聯絡到了當時在洛陽大牢擔任獄吏的童環,偷偷就走魚俱羅一家。
後來楊廣多方查找,也沒有找到魚家人的下落。
隨之時間推移,甚至包括李言慶自己,都忘記了這樁事情。
虞排軍站起身來,推金山倒玉柱般,撲通一聲就跪在了李言慶麵前,邦邦邦磕了三個響頭。
“虞掌櫃,你……這如何使得?”
李言慶急忙過去,伸手攙扶。
虞排軍虎目淚光閃爍。沉聲道:“此家母臨終前吩咐,他日若遇到公子,當行以君臣之禮。”
“你……是魚師……”
“家父諱俱羅,我本姓魚,當年在淮水下船後,家母擔心會惹來麻煩,就改成了虞姓。反正這虞姓在江淮也算是大姓,不會引起什麼懷疑,權作是保身之道。”
這虞排軍,不對,應該是魚排軍,竟然是魚俱羅的兒子。
如果算輩分的話,兩人是平輩。
李言慶緊緊拉著魚排軍的手,激動的說:“魚大哥,你怎麼會在這裡?”
當初,李言慶把魚家上下安排到了嶺南。不過不是邕州,而是崖州。那裡是馮氏的大本營,馮智玳欠了李言慶一個人情,自然不會拒絕。加之崖州屬於海外即今日海南島),屬於俚人聚居地。天高皇帝遠的,就算楊廣也是鞭長莫及。
魚排軍說:“本來我們是想去嶺南。
可是在快到石鼓山的時候。家母突然改了主意。家母以為,此次能逃出生天,已經給公子太多麻煩……所以我們臨時改變了主意,取江南西道,來到了這裡。
這邊和崖州的狀況差不多,而且家父當年也曾在此地平定過俚僚之亂,有幾個可以托付的朋友……”
開皇初,番禺俚人王宣仁作亂。
時為譙國夫人的冼夫人領兵平定,魚俱羅作為隋朝的將領,曾奉命出兵粵西地區。
這段曆史,李言慶並不是很清楚。
不過他倒是能明白魚老夫人的想法……
所謂牆倒眾人推!
哪怕李言慶當時救了魚家上下,但畢竟是大隋官員。
萬一什麼時候,李言慶改了主意,難保不會出賣魚老夫人。所以魚老夫人出於安全的想法,改變了行程。但由於嶺南和中原路途遙遠,加之後來局勢迅速糜爛,李言慶和馮智玳之間的聯絡隨之減少。以至於到了最後,李言慶竟不清楚魚家老小的下落。
“你……認得我嗎?”
李言慶奇怪的問道。
當年他師從魚俱羅,可是和魚家並沒有太多聯係。
從峨嵋山回來後,他先是前往高句麗參戰,而後在家中守孝,幾乎沒有去過洛陽。
自然,和魚家也沒有過接觸。
魚排軍笑道:“公子可能記不得了……
嗬嗬,當年公子和麥子仲圓壁城擊鞠的時候,排軍隨家父在城頭觀戰。隻是公子那時候年紀還小,和現在的相貌大不一樣。排軍之所以認出公子,還是因為沈光。”
“沈光?”
“哈,當年通遠市上肉飛仙,排軍怎能不知?
而且排軍還知道。沈光追隨了公子。雖然排軍沒有見過沈光,然則劍術高明,又帶著洛陽口音名為沈光者,並不難猜出端倪。況且公子的相貌雖然有些變化,但眉宇間依稀還能看出模樣。公子您又說居住在懷仁坊,排軍焉能猜不出來?”
竟是沈光露了破綻?
李言慶不由得愕然,旋即搖頭苦笑。
原以為,這嶺南不認識什麼人,所以沈光也就沒有改換名字。
不成想……
魚排軍說:“公子不必擔心,這都稜鎮中,知道肉飛仙之名,除我之外,再無旁人。
百人和千人是自小與我一起長大的好兄弟,絕不會走漏風聲。
再者說了,這宣化那邊若有行動,排軍可以在第一時間知曉,絕不會有危險。”
“你在宣化……”
“嗬嗬,說來公子可能不信。
當年救我等出來的童環大哥,後來拜家母為義母,如今就在宣化城中擔任邕州兵曹。”
“啊?”
李言慶又吃了一驚。
童環?
那個當年他用大筆錢帛拉攏的洛陽牢頭,如今居然成了兵曹?
李言慶甚至記不清楚童環的模樣,聽聞魚排軍這麼說,他還真的是嚇了一大跳。
“當年我們來到這裡後。郡府正是人手緊缺。
家母說,我們雖然可以依靠先父老友,但還需再找些門路。我性子粗,當不得官,容易得罪人。不過童大哥卻是個八麵玲瓏的人物,家母就托先父老友,花了些錢帛,讓童大哥到郡府中為胥吏。這七八年下來,童大哥倒也做的頗有聲色。
不但成了宣化的大團頭,更官拜兵曹之職,負責訓練郡兵。
公子可能不知道。這邕州地區太偏僻,而且以俚僚居多,漢人很少。郡以下不設郡尉,全都是有郡守一人擔當。童大哥過去後,頗受重用。後來麥太守來了,原來的郡守就把童大哥推薦過去……嗬嗬,童大哥若知道公子來,定會非常高興。”。
沒想到,魚家離開洛陽後,居然會有這麼多的波折。
“那老夫人……”
魚排軍臉上露出一抹悲戚之色,輕聲道:“三年前,家母聽聞昏君被殺,極為開懷。適逢先父忌日,家母不久之後,便……”
李言慶恍然大悟,長歎一聲,拍了拍魚排軍的肩膀,輕聲道了一句:“魚大哥,還請節哀!”
魚老夫人想必是樂極生悲,以至於故去。
不過也由此可見,魚家上下對隋楊是何等的仇視!
這樣一來,李言慶也就不用擔心他們和麥子仲有什麼聯係。因為他知道,麥子仲是絕對親隋的人。雖說楊廣已經被弑,可是麥子仲卻至始至終,奉隋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