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長安風雲二)
如今的李世民,和曆史上那個‘秦王出。天下動’的天策上將軍,有一些不太一樣。
江陵屠城,讓他李世民的聲譽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
不過這種影響並不算太大……在這個年代,屠城坑殺的事情屢見不鮮。且不說王世充、竇建德這些人乾過這樣的事情,如果追溯起來的話,連偉大的漢高祖劉邦,也乾過這種事,算得了什麼?
所以,一群書生士子站出來聲討一陣子後,旋即被平定江南的捷報所淹沒。
不管怎麼說,李世民在平梁之戰的表現,也不算太差。如果不是最後蕭銑被蕭太後擺了一道的話,說不得可以兵不刃血奪取江陵。李淵把李世民調回長安後,先冷藏了幾個月。
武德五年初,李世民重又登上了尚書令之職,並被封為左右十二衛大將軍,總督天下兵馬。
李建成就是在這樣的平衡之中,不得不收斂鋒芒。
————————————————————
李世民討伐楊文乾,結果是顯而易見。
李建成倒是不太緊張,因為這件事情裡,和他並沒有太大的乾係。隻是最令他吃驚的是。從仁智宮傳來消息:李淵似乎動了廢立太子的心思,準備在秦王戰勝之後,冊立李世民為太子。而李建成,則被安排到了蜀中,冊封蜀王,並且永遠不得反悔長安……
這消息,真還是假?
李建成有些惶恐起來。
隨著李世民出征,李建成旋即被釋放。
但卻被李淵禁足於東宮,無李淵的詔令,不得擅自離開。
至少還住在東宮,說明李淵這廢立太子的念頭,也不是特彆堅決!
同時,東宮所屬依舊可以進出,除了已經被緝拿入獄的東宮左率衛韋挺之外,餘者並未受到太大的牽連。
“太子也無需擔心,如今之態勢,隻要拿下楊文乾,太子就可以洗刷清白,陛下也必然不會怪罪。”
看到李建成如此焦慮,就有人站出來為他開解。
此人名叫趙弘智,受李元吉推薦,為太子詹事,秩比正三品。
想當初,也正是這個趙弘智出麵,不斷挑撥李建成和太子少保李綱的關係,最後成功逼走了李綱,成為李建成身邊最受寵信的人物……
不過。他話未說完,一旁魏征忍不住冷笑起來。
“趙詹事莫不是以為,秦王能留下楊文乾嗎?”
魏征和趙弘智一向不太合拍,而且相對而言,李建成對趙弘智無疑是更信任幾分。
趙弘智頓時怒了,“難不成秦王還敢殺了楊文乾嗎?
陛下可是有敕令,要留楊文乾一條性命……秦王若是殺了楊文乾,那可就是抗旨不尊!”
魏征大笑,“趙詹事,我可以和你打賭,楊文乾必死無疑。”
李建成愕然問道:“這是為何?”
“太子,楊文乾之事出來的蹊蹺,難道您就沒有覺察到有些古怪嗎?楊文乾是老臣子,平素裡做事也極為謹慎,怎麼可能突然間就起兵造反?還有,宇文穎奉太子手書,卻一去不返,至今生死不明。楊文乾殺了宇文穎?我不太相信……據我所知,楊文乾和宇文穎的關係,似乎並不太差。宇文穎杳無音訊,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被人殺害。
被什麼人殺害?”
魏征這番話,還是引起了李建成的注意。
雖然他心裡麵還是傾向於趙弘智一些,同時也認為,李世民未必敢抗旨。
可是魏征的話……
“左庶子的意思是,楊文乾……”
“楊文乾和秦王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臣不好判斷。隻是臣卻知道,楊文乾起兵的突然起兵,未免有些古怪。楊文乾活著,是一個麻煩……勿論是對秦王,還是對陛下而言,都不是一個好結果。所以,秦王必置楊文乾於死地,於陛下而言,恐怕也希望如此。
總之,此戰之後,秦王必將在朝堂上獲取更大的話語權。
而太子即便能夠保全,恐怕也無法繼續壓製秦王……太子當清楚,朝堂之中秦王的擁躉並不少,且不說靈武都督,鎮北大將軍,猛虎上將,趙王是站在秦王一邊,還有很多人,是希望秦王能夠登基……而且秦王的天策府中,同樣是能人無數,太子怎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