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魏征的決斷二)
在古縣休息了一夜之後。裴世矩和長孫順德等人再次上路。
隻是這一次,車隊的規模變得更大了……除了原有的車輛人馬之外,更增添了三百多名軍卒開路隨行。
桂州刺史鄭宏毅早早等候在古縣縣城裡,並且和欽差車隊一起前往交州。
鄭宏毅解釋說:“開春以後,桂州人口劇增,許多事情都需要向安南都督府請示、更正,以便於日後行事。”
“什麼事情需要更改?”
魏征不禁有些好奇,疑惑的看著鄭宏毅問道。
鄭宏毅說:“自大業五年始,大都督府頒布墾荒令,至今已有三年之久。
三年前,桂州人口不過二十餘萬。所以墾荒令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吸引流民,發動百姓,許多律令,包括獎勵、稅賦以及種種章程,全都是圍繞這個目的來操作和執行。
然則三年過去,從去歲末開始整理戶籍,桂州人口已激增超過五十萬,逼近六十萬之多。所以,許多律令和獎勵措施,都不再適合如今的情況。去年時。就有人提出想要做出變更,但由於當時王爺忙於平定俚亂,所以沒有顧及此事……今年,再不做調整,隻怕會有許多麻煩。”
所謂俚亂,也就是李言慶誅殺羅竇的借口。
魏征對俚亂沒有太大的興趣,反倒是對桂州人口三年裡激增三倍,感到無比吃驚。
不僅僅是魏征吃驚,就連裴世矩和長孫順德也嚇了一跳……
“三年,桂州人口竟增加這許多嗎?”
“何止桂州,還有邕州、欽州等地的人口,皆有大規模增長。武德四年,王爺初定安南,整個安南人口不過一百四十萬而已。而現在,安南人口已增至五百萬……特彆是交州,因為是都督府治所,人口增加更多。據去歲儉公造冊,交州人口已接近百萬……”
儉公,就是高儉高士廉。
裴世矩三人不由得麵麵相覷。
這幾年來,朝廷也一直在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以期能夠儘快恢複元氣,達到大業十年以前的規模。然則各種法令推行下去,效果也不是沒有,但和嶺南想必,顯然差距甚大。
中原人口基數本來就大,所以這人口增長的速度快,倒也算不得什麼稀奇事。
可嶺南不同。這裡原本隻是蠻荒地區,人口基數也不算太大。從鄭宏毅所說的數據對比,就可以看出當時嶺南的狀況。李言慶在短短三年時間,就使得粵西人口發展到這種程度,不得不說,是一個大奇跡。
魏征忍不住問道:“大都督行何法,以至於有如此效果?”
“其實也沒什麼……”
鄭宏毅猶豫了一下,輕聲道:“除了吸納流民,開墾荒田等一係列律法之外,大都督還在私下裡推行了一條律法……唐公民法!”
“公民法?”
“在安南都督府治下,實行公民法。
民分三等,唐民為尊……所有非唐民者,為隸。這公民權可以買賣,隻要交納足夠的費用,就可以獲得唐公民資格。得唐公民資格後,就能擁有田地,房產等一係列的權利……”
“慢著慢著,這唐公民法和人口增長有什麼關係?”
“唐公民,可蓄養奴隸。
問題在於,安南這些年發展很快,所以奴隸人口並不算太多。想要購買奴隸。就必須……”
魏征臉色一變,拖口而出道:“出兵?”
“正是!”
“你是說,王爺在這幾年中,擅自對外出兵?”
鄭宏毅連連搖頭,“王爺從未對外用兵,公民若需購買奴隸,可通過官府,向真臘國的龍騎軍發出委托。龍騎軍從其他地方購買來大批人口,賣給官府,由官府統一登記造冊……不過,這些人非公民,隻是隸民。公民所需的奴隸,就是從隸民獲得……一應買賣,必須由官府統一安排,任何私自購買,或是沒有登記造冊的隸民,一經發現,立刻沒收,連帶購買者,也需擔負相應責任……所以,這幾年來,安南人口激增。”
龍騎軍並非官方所有,而且非大唐治下軍隊。
他們出麵購買?
裴世矩三人絕對相信,龍騎軍一分錢都不會出,做的是無本的買賣。
至於龍騎軍所屬何人?
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即便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龍騎軍不在大唐治下,而是在真臘國駐紮……
李言慶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把自己洗了一個乾乾淨淨。當初,這龍騎軍是以俚人為主體而組建。現在羅竇死了,這龍騎軍實際的主人,也就隻有李言慶一人。但是誰也挑不出李言慶的毛病來,因為從表麵上看去,李言慶和龍騎軍,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龍騎軍為李言慶掠奪大量人口,李言慶則以官方名義購買,資助龍騎軍進一步發展擴張。
隻是,這手段未免……不合聖人治國之道啊!
“那這許多人口,是從何而來?”
“天竺,真臘還有婆羅洲等地區的土著。
特彆是天竺國,人口甚多……”
鄭宏毅並沒有隱瞞什麼,但也沒有做過多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