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決戰玄武門二)
長安已恢複平靜。
至少從表麵上看去。沒有出現什麼混亂。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長安各個城門的盤查,比往常嚴密了許多。而坊市之間的道路上,更增派了金吾衛巡邏,一派森嚴氣象。
李玄霸對長安的掌控力,並不算太差。
這得益於他在軍中的威望,多年來掌控北衙,使得他對長安京畿地區的兵馬或多或少都有安排。這一點,從朱雀門之變發生,到長安大火,禁軍遲遲不見動靜,就可以看出端倪。
天家的事情,自有天家去處置。
老百姓們該做什麼,還是會一如往常。
隻是在這平靜的下麵,究竟隱藏有多少殺機和暗流?誰也不知道……
裴寂撚起一枚棋子,輕輕落在棋盤上。
而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看似格外輕鬆。
在他對麵,端坐一位老者。從容顏上看去,大約也有四五十左右的年紀。體態略顯瘦削,但卻透著一股殺戈之氣。頜下長髯無風抖動。顯示出他內心,並不如表麵上看去那樣平靜。
終於,他長歎一聲,將棋子扔在棋盤上。
“裴公,到這個時候了,你究竟有什麼打算?”
裴寂放下茶杯,撚須而笑道:“王爺,勝負尚未見分曉,你又何必急於投子認輸呢?”
“你知道我說的並不是這盤棋!”
“可我現在說的,就是這盤棋……”
老者,正是河間王李神通。
他怔怔看著裴寂,輕聲道:“裴公,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趙王甚至關閉了皇城,你怎麼就不急呢?
太子死了,秦王也死了……
而今長安城中人心浮動,這今後的路究竟該如何走?你我還需早作打算才是……若拖得久了,隻怕事態會更加嚴重。這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基業,弄不會就會煙消雲散啊。”
“那又如何?”
裴寂直起身子,低聲道:“你我現在,能cha手嗎?”
“這個……”
李神通不由得閉上了嘴巴,久久不語。
“如今,下棋的人不是你我,你我都做不得主。
你手中沒有兵馬,就算著急,又有什麼用處?現在這局勢非常清楚,陛下到最後。肯定會出麵力挺趙王……依我看,此事最多在兩三天之間,便會塵埃落定,見出一個分曉。”
李神通麵頰輕輕抽搐,依舊保持著沉默。
也許,在許多朝臣眼中,朱雀門之變,不過是皇子之爭。
但對於李神通而言,卻看的格外清楚……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皇子之爭,而是一場皇統之爭。
參與者,並不隻是李淵的十七個子嗣,整個李閥,都已經被涵蓋其中。
李淵的祖父李虎,膝下有諸多子嗣。
這是宗房之戰,是李閥內部的爭鬥……而爭鬥的雙方,隨著李玄霸的加入,已變成了李淵和李孝基的爭鬥。一個是當今皇上,一個早已魂歸地府。表麵上看,二者沒有什麼可比性,但李神通卻知道,這一場戰鬥。比之真刀真槍的拚殺,更凶險,更殘酷……
李言慶如果沒有參與這件事,那也就不是李言慶了!
這孩子年紀雖小,可這心思卻比許多老人還要縝密,還要深沉……
這些年來,李言慶漂泊在外,看似在長安城中,早已經根基全無。但李神通卻知道,李言慶對長安的了解,隻怕比他還要多。而他藏在長安的棋子,更是令人無法防範。
太極宮大火、長安之亂……
這裡麵隱隱約約,都可以看到李言慶的影子。
如果對比實力的話,李言慶現在無疑處於下風。畢竟這李唐江山是李淵打下來,李言慶雖然是宗室,但畢竟是臣子的身份。哪怕李玄霸殺死了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卻畢竟是李淵的親生兒子。李淵十七個兒子如今隻剩下七個,除李玄霸之外,最大的也不過七八歲的年紀。李淵不把這江山交給李玄霸,難不成會交給那幾個毛都還沒長齊的孩子嗎?
答案,顯而易見!
所以,李言慶必敗……
這是許多人,包括許多宗室的看法。
但李神通領教過李言慶的手段,更清楚,李言慶既然已經出手,就不可能輕易的罷手。
當年,李言慶在滎陽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如今他斷然不會隻此一招……李神通可以肯定,李言慶還有許多後手沒有用出來。至少從眼下來說,勝負並不明朗。李玄霸可以在一夜間,成為大唐帝國唯一的繼承人……那李言慶未嘗不可,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李神通不知道,他該如何選擇才是?
“王爺以為,竇氏如何?”
“竇氏?”
“我是說,竇氏會站在哪一邊?”
李神通眉頭一蹙,沉吟片刻後說:“竇家與我李氏,世代秦晉……太穆皇後雖然故去,但還有襄陽駙馬和房陵駙馬,關係絲毫不比當年減少。裴公,你問這個是什麼意思?”
“那竇家如今是什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