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895年的甲午戰爭使得中國人突然發現自己落後於日本這個小鄰居,但同時也認識到同為黃種人國度、但卻自強成功的日本,它的經驗比不同文也不同種的歐美國家更為可資借鑒。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璿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榪欓噷涓嬭澆澶y?鍘誨揩鍙?互璿曡瘯鍚c€傘€?/p
1905年的日俄戰爭,日本作為第一個在現代化戰爭中擊敗白人的亞洲國家,更是給了中國人一種希望——同為黃種人的中國是不是也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而強大起來?
純粹的仇恨沒有任何意義,學習對手的強大之處才能讓自己也強大起來。於是這一時期,一股中國人向日本學習的熱潮興起了。
於是,從清末開始,大量的中國留學生赴日留學學習,同時也請來了各種日本專家教授到中國講學,甚至當時有名的幾大軍校,如沈陽軍官學校、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等都聘請了日本教官來教授軍事。
而民國時期各個派係的軍隊,都是以日本軍隊作為學習和借鑒的對象,其中黃埔軍校創建初期的步兵操典條例就是基本抄襲日本士官學校的教材而來。
所以聘請日本教官到中國軍校任教已經成了常態化。
而同一時期的日本流行“大亞洲主義”的思潮,倡導亞洲國家聯合起來共同抵抗西方列強侵略。後來分為兩派,左翼主張亞洲各國平等合作,右翼主張亞洲要以日本為宗主國。
所以日本對於中國的學習熱潮並不排斥,相反,接納中國留學生前來學習,接受日式教育,同時又不限製大量日本專家和軍事教官去中國執教,這是在中國未來軍政精英中布置人脈、傳播大亞洲主義意識形態的絕佳機會——而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中的親日派,大多都有留日軍校學習的背景。
河野永浩幾年前還是一個日本陸軍炮兵軍官,在日本陸軍炮兵預備役訓練科任職多年,後又應民國政府的邀請到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炮兵科擔任炮兵教官,至今已經快四年了。
河野永浩性格剛直木訥,最不會與人打交道,再加上出身貧寒,在軍中也沒什麼靠山和關係,自然就很不受上官的待見。
第(1/3)頁
第(2/3)頁
要知道不管是在那個國家、那個社會,人際關係和社會地位都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上限。任你一身本事,如果沒有合適的舞台,沒有合適的機會,也隻會明珠蒙塵,暗淡一生。
所以他在日本軍中是屬於最不得誌的那一類型,得不到上官的賞識和提攜,又由於性格的關係,在軍中也沒個能說得上話的朋友知交,在軍中混到接近中年的年紀,還在以區區大尉軍銜在預備役這種冷得不能再冷的部門任職。
微薄的薪水和暗淡的前途,讓河野永浩倍感艱辛和迷茫。
就在這時,當年軍校時期的一個多年未見的中國同窗給他寄來了一封信,讓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於是,河野永浩就向軍部申請了退役,像他這種毫無前途可言的軍官,軍部自然不會刁難,很快就發放了一筆不多的退役費,就把河野永浩打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