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之前他雖然也得到了很多軍事專家和專業人士的肯定答複,但是,都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分析依據。
對此,他也想聽聽周文的意見。
對這個問題,有著兩世記憶的周文早有腹稿。
而且也正好是他想找機會向校長陳述的一個理論。
這個理論,當然,也隻能是——持久戰。
要知道,中國民國曆史上,有不少有識之士都提出過和意識到,與日本的戰爭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也就是持久戰的慨念。
但是,對於持久戰的具體實施和戰略方略,卻是沒有一個係統的闡述,或者說是一個清晰的思路。
第(2/3)頁
第(3/3)頁
直到四年之後,也就是全麵抗戰爆發的前夕,民國最傑出的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教育家蔣百裡先生,於1937年出版的軍事論著集《國防論》中闡述的對日戰略,開始係統描述持久抗戰的方略。
歸納起來有三:
第一,中國對日不懼鯨吞,乃怕蠶食,故對日不應步步後退,而要主動地實施全麵抗戰,化日軍後方為前方,使其無暇消化占領區,從而使日本無法利用占領的地區提高戰力;
第二,主動出擊上海日軍,迫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改為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從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與湖沼地利,抵消日軍兵器訓練方麵的優勢;
第三,通過時間的消耗拖垮日本。具體做法為將日軍拖入中國地理第二棱線,即湖南、四川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
蔣百裡先生雖然在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早逝,但中日的戰爭發展進程,恰恰按照他的預料進行,反映了他對兩國實力與戰略態勢的準確把握。
而且他在逝世前不久發表的文章中,更擲地有聲地提出了今後中國對日戰略的指導方針——“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同它講和!”
百裡先生已經預見到,中日戰爭必然是殘酷而持久的,而中國由於與日本在國力上的巨大差距,戰爭初始也必然會節節敗退,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會丟失大量的國土。
但是,我們就是不跟你講和,就是不跟你談判,就是要拖死你。
而校長和民國政-府在長達8年的全麵抗戰中,雖然也有過彷徨,有過動搖,但一直遵循百裡先生的戰略方略,將日本拖進中國戰場的泥潭不能自拔。逼得它最後隻能轉向東南亞跟英美開戰,最終導致失敗。
但是,在《國防論》中,百裡先生隻是講到持久戰的方略,但是並沒有說明中國為什麼會取得最後勝利的理論依據。
隻有到了抗戰爆發一年之後,共和國的締造者,那位偉人老人家,在《論持久戰》中明確提出了中國戰勝日本的條件基礎。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