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周文說的就是後世大規模開發的梯田。
其實梯田早在西漢年間就已經在華夏南方開始出現。
由於南方雨水繁多,這一時期以便於耕作和保水保肥、增加產量的小麵積區田形成為標誌,並且已經開始修築山地池塘,以收集徑流進行灌溉。西漢時,我國南方丘陵山區的農民,基於種稻和保持水土的需要,開始將山麓及溝穀中較低緩的坡地修成水平梯田。
而華夏北方平原眾多,可用耕地遠比南方為多,加上北方的水資源不如南方,雨季時間較短,梯田不易儲水,所以這個時期北方還沒有成規模的梯田。
周文雖然不懂農業,但是他卻是有樣板可以借鑒,那就是與離石相隔數百公裡的昔陽縣。
彆看昔陽縣現在還沒什麼名氣,而且還是一個比離石縣還要落後許多的一個貧瘠縣,但到了後世,這個縣可就全國聞名,名氣遠遠超過了全國的其它縣。
就因為昔陽縣出了一個全國農業的模範村,叫做大寨。
大寨村地處太行山區,自然條件惡劣,家家住的是破土窯,吃的是糠菜糧。全村就是最富裕的地主家裡,也隻是吃玉茭麵,還沒有多餘的糧食。
當地人是這樣形容大寨村:“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畝平,年年災情多。”
但大寨人卻不認命,而是向惡劣的自然條件發起了挑戰,並在幾年後獲得了成功。
從1953年到1962年,大寨人劈山填溝,重新安排山河,在7條山溝裡壘起了總長7.5公裡的180多條大壩;把300畝坡地壘成了水平梯田;把4700多塊地修成了2900塊,還新增加了80多畝好地。
平均畝產從65公斤上升到385公斤,有的梯田的畝產量竟然超過500公斤,這個產量甚至比當時江南一些地區的產量還要高。
在華夏農業最困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大寨不僅沒有人挨餓,反而每人向國家上交餘糧400多公斤。
而彼時大寨人隻有50來戶、360餘人。
第(1/3)頁
第(2/3)頁
其實在山地開發梯田,說白了就是“築壩儲水、填溝造田。”這個八字訣。
周文是在後世閒暇之時,在網絡上看過一部叫做“昔陽紅似火”的古老紀錄片,這才知道了在山區築造梯田的大致原理。
當然,說來容易做來難,但周文有這個信心。
首先是呂梁山區大部分被森林覆蓋、植被茂密,水資源豐富,水土流失不嚴重,平出地來就能種糧食。
其次是人力優勢。
嘿嘿,有十萬人開山造田,隻要組織得當,獎勵得當,後勤有保障,這爆發出來的力量是難以計量的。
第三還有資金和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