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憊的織田信長顯然沒有注意到家內外的細微變化,生產神裔前後的虛弱讓這位一心集權的革新大名,暫時失去對自身權力的掌控。
權力,從來不是越多越好。
朝明太祖廢除了宰相之位,獨掌大權,自以為斬斷了君權與相權之間的千年之爭,從此君權一家獨大。
但他的後人們卻沒有他那樣超人一等的精力,以及每996,797的勞模精神。
隻過了兩代人,變種的內閣就取代了曾經的宰相,再度出現在政治生態圈中,取代了相權。
一個饒精力是有限的,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代代出勞模。
權力不存在真空,皇帝管不過來,權力自然就流回了官僚手裡。
織田信長也是一樣,她拚命打壓家臣團,集中權力,乾綱獨斷。
可當她開始渴望愛情,渴望親情,她便不再是無血無淚的魔王,隻知道全心全力抓住自己的權力。
聖人神種的威力,一樣讓織田信長吃夠了苦頭,在細川藤孝生產之後,織田信長也進入了預產期,並順利生下了屬於自己的女兒。
從不曾被父母疼愛過,隻能羨慕妹妹被寵愛的織田信長,第一次明白什麼叫做掌上明珠。
可即便生產之後虛弱不堪,心裡再疼愛女兒,織田信長也不得不分出精力來關注政務。
正如前言所,當織田信長選擇集權獨享的同時,她也背上了一個無儘的包袱和責任。
沒有人分擔權力,自然也沒有人分擔義務,織田信長必須自己盯著全局,責無旁貸。
這一年來,因為懷上神裔,織田信長出現精力不足,忽略了許多事,所以她必須儘快恢複掌控力,重新梳理自己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