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回家,這會兒工人們正排隊在李雲這裡領錢。
有些工人乾久了,家裡存了點錢,也不在乎這一星半點的,直接打個招呼就先在李家存著。
孫香草領著兩個娃娃搓著手,開心的拿走了屬於她的一百二十文錢,其中有她在家裡剝果子的錢,也有她今天白日打樁的錢。
其他不少人家的小媳婦,也是願意拿著錢回家的,那種叮叮當當的清脆聲,聽著就很開心。
作坊的倉庫裡,堆滿了已經製作好的豆腐、餅乾、雜麵,有些離著遠一些的縣鎮,提前趕著車在這裡等候。
都不用李家的裝卸老師傅們動手,他們自己就開始搶著裝車。
雖然每家都有充足的配額,但總是有官差擔心白跑一趟。
縣令站在李平安旁邊兒,饒有興致地看著。
“平安兄,你們家這生意安排得真不錯,將來你肯定能養活更多的百姓。”
“大人您謬讚了。”
李平安拿來一把掃帚,縣令學著老爺子的模樣,拿著掃帚不停地拍打身上的塵土。
他是閒不住的人,上山這一趟,又搶過斧頭砍了一陣子,身上都是泥土,看起來臟乎乎的。
這以後就得多往外麵跑一跑,整天坐在縣衙裡就跟瞎子一樣。
可出來就不一樣了,廣闊天地,各種奇思妙想,都可以用在幫自己治理地方上。
就拿剛才跟李平安上山那一會兒來說,李平安給自己指出了七八種可以用來充饑的野果,這些野果子如果都采集出來,即便是不加工,也能滿足很多老百姓的肚子的。
這會兒大嫂已經將魚做得差不多了,縣令不喜歡排場,就跟李平安兩個人,小半壇子老酒,一條魚,一小碟花生米,中午剩下的硬菜,就直接喝了起來。
李雲作為晚輩,一直侍奉在一邊兒。
而李家的大桌子,也在適應了縣令的存在之後,變得再度熱鬨起來。
第一次,二哥耐住了性子,沒有將調皮的李鯤給揍一頓。
等到天色暗了下來。
僚人雇傭軍經過了一天的訓練之後,進入到了學習的環節。
僚人的內心都很複雜,每日吃得飽飽的,穿得乾乾淨淨的他們很開心。
但是每天晚上,東家都會逼著他們讀書識字,說漢話他們就很頭疼。
李家的娃娃和王豆子他們,都學了很長時間的文字了,正好學以致用。
這會兒,每個人身邊兒都領著一二十個僚人,逼著他們搖頭晃腦地跟著讀書。
字不認識,就先背書。
趙旅帥也閒不住,彆看年紀大了,但好勝心還很強,正好撩人沒有基礎,是從頭開始,他也跟著小心翼翼地拿著根木棍在地上寫字。
李平安就在篝火堆旁邊兒,手裡捧著一份冊子。
他喜歡跟一群男人呆在一起,享受著熱情澎湃的歲月。
李平安這份冊子可了不得。
為了手頭這份冊子,他讓李雲、李亮走訪了很多各地的老人,又通過官差,找到了不少放在倉庫裡吃灰的資料,此外還請了三位地師,到處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