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好奇地問:“春天的脈象說是像琴弦一樣,到底怎麼個弦法呢?”岐伯笑著解釋:“春天的脈象啊,它代表的是肝,就像東方的樹木,萬物複蘇開始生長那樣。這脈象呢,摸起來柔軟、輕盈、略帶滑感,直直的還很長,這就叫弦脈。如果不像這樣,那就是有病了。”
黃帝接著問:“那怎麼個不像法就算是反了呢?”岐伯接著說:“如果脈象摸起來又實又強,那就是太過了,毛病多半出在體表;要是摸起來既不實也不強,反而微弱,那就是不及,問題在身體裡麵了。”
黃帝又問:“那春天脈象太過或不及,都會得啥病呢?”岐伯答道:“太過的話,人容易忘事,腦袋暈乎乎的,還可能得頭頂上的病;要是不及呢,就會胸口疼連著背也疼,肚子兩邊還會覺得脹脹的。”黃帝點點頭:“嗯,有道理。”
接著黃帝又問夏天脈象:“夏天的脈象說是像鉤子,怎麼個鉤法?”岐伯答道:“夏天的脈象代表心,就像南方的火,萬物都茂盛生長。這脈象來時強盛,去時減弱,所以叫鉤脈。反了就表示有病。”
黃帝追問:“怎麼個反法?”岐伯說:“如果來時強盛去時也強盛,那就是太過了,病在外;如果來時不強盛,去時反而顯得強盛,那就是不及,病在內。”
黃帝再問:“夏天脈象太過或不及,都會得啥病?”岐伯答道:“太過的話,人會發熱,皮膚疼,還可能得皮膚病;要是不及,就會心煩意亂,上麵咳嗽吐痰,下麵還容易拉肚子。”黃帝聽完,笑道:“這脈象學問還真不少,挺有意思的。”
黃帝繼續問秋天的脈象:“秋天的脈象說是浮,怎麼個浮法?”岐伯說:“秋天的脈象代表肺,就像西方的金屬,萬物開始收獲。這脈象輕盈虛浮,來得快散得也快,所以叫浮脈。反了就表示有病。”
黃帝又問:“那怎麼個反法呢?”岐伯答道:“如果脈象摸起來像毛一樣輕飄飄,但中間卻很硬,兩邊又空虛,這就是太過了,病在外;如果摸起來輕飄飄的還特彆微弱,那就是不及,病在內。”黃帝聽後,感歎道:“哎呀,這脈象還真是千變萬化,得好好學啊!”
黃帝問:“秋天的脈象,如果太過或是不及,分彆會引發什麼病症呢?”
岐伯回答說:“秋天的脈象如果太過強勁,會讓人感覺氣逆不順,背部疼痛,走起路來都慢悠悠的,像是背了個大包袱。而要是脈象不及,那就容易氣喘,呼吸短促還咳嗽,甚至咳出血來,聽起來就像肺裡有個風箱在響。”
黃帝點頭:“嗯,說得好。那冬天的脈象像營壘一樣穩固,具體怎麼理解呢?”
岐伯解釋說:“冬天的脈象對應腎,就像北方的水,萬物都潛藏起來了。所以脈象深沉而有力,像堅固的營壘,這才叫正常。如果不這樣,那就是病了。”
黃帝好奇:“那怎麼個不正常法呢?”
岐伯接著說:“如果脈象來勢像彈石一樣硬邦邦的,那就是太過,病在體表;如果脈象去時快得像數數,那就是不及,病在內裡。”
黃帝又問:“那冬天的脈象太過或不及,具體會得什麼病呢?”
岐伯答道:“太過的話,人會變得懶洋洋的,脊背疼,氣不足,連話都不想說。要是不及呢,心裡就老覺得空落落的,像是餓了又吃不到東西,肋骨裡空蕩蕩的,脊背疼,小肚子脹,連小便都不正常了。”
黃帝連連點頭:“妙哉!說到四季脈象的變化,那脾脈在四季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岐伯說:“脾脈就像大地之母,是孤獨的臟器,卻滋養著全身。它的好壞,對全身都有影響。”
黃帝追問:“那脾脈的好壞,我們能看出來嗎?”
岐伯笑道:“好的脾脈你看不出來啥特彆的,但壞的脾脈就一目了然了。”
黃帝好奇:“怎麼個一目了然法?”
岐伯說:“如果脾脈來得像河水奔騰,那就是太過,病在體表;如果像小鳥啄食一樣細碎無力,那就是不及,病在內裡。”
黃帝又問:“您總說脾是孤臟,滋養四方。那它太過或不及,具體會咋樣呢?”
岐伯最後總結道:“太過的話,人就四肢無力,像軟腳蝦;要是不及呢,九竅都不通暢了,整個人僵硬得跟石頭似的,這病就叫‘重強’,聽著就讓人頭疼。”黃帝突然站了起來,連著拜了兩拜,還磕了個頭,激動地說:“妙啊!我終於領悟到了脈象的精髓啦!這世間的健康密碼,五臟六腑的顏色變化,脈象的微妙差異,還有那些超乎尋常的規律,其實都源於一個道理。身體裡的那股神奇的力量得轉個不停,一旦停下來不轉了,那就大事不妙,機會就溜走了。
說到這關鍵的健康秘訣,它就像是微小的秘密,近在眼前卻又難以捉摸。我得把它刻在玉版上,當作寶貝一樣藏在心裡,每天清早醒來就讀一讀,這寶貝就叫‘玉機秘籍’吧!
再來說說咱們的五臟六腑,它們之間可是有著複雜的情感糾葛哦。每個臟器都接收著來自‘前任’的關愛(氣息),然後傳遞給自己的‘真愛’(相生的臟器),但每個臟器都有自己的小窩(氣舍),也就是它最喜歡待的地方。不過,要是哪個臟器病入膏肓快不行了,它就會把‘最後一口氣’傳給那個它永遠也贏不了的‘宿敵’(相克的臟器),然後自己就徹底歇菜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