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得明白,“必抑其運氣,資其歲勝,折其鬱發,先取化源,無使暴過而生其病也。”這句話,說白了就是:咱們得根據每年的氣候特點(運氣),找個平衡點(歲勝),彆讓身體裡的那股子“火”(鬱發)憋得太狠,得提前準備好應對(取化源),彆等到問題大了才後悔(生病)。
想象一下,你的身體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每年都得根據“天氣預報”(歲運)來調整保養策略。比如今年要是“濕氣重”,那你就得多吃點利濕的食物,像是薏米、紅豆這些“歲穀”,讓你的身體保持清爽,不被濕氣拖後腿,這就像是給你的身體充了個“真氣滿格”的buff,戰鬥力直線上升!
而“間穀”呢,就像是給身體準備的“備用糧草”,能幫你避開那些不時之需的小病小痛。比如偶爾吃點與當季不太一樣的食物,給味蕾來個驚喜,同時也讓身體的小防線更加堅固,防止那些“虛邪”(小病小災)趁虛而入。
接下來這段,“歲宜鹹以軟之而調其上,甚則以苦發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則以苦泄之。”聽起來複雜,其實咱們可以理解為:根據年份的不同,有時候得吃點鹹的東西,幫助身體軟化“硬氣”,讓上麵的(比如心肺)更順暢;要是情況嚴重點,就用點苦味的食物來“激發”一下,再用酸味的食物來“收尾”,讓下麵的(比如肝腎)也安安穩穩;再嚴重點,那就得用苦味的東西來“大掃除”了,把體內的毒素垃圾都排出去。
說到這,我得插一句,這苦味、酸味的食物啊,就像是身體的“清潔小分隊”。比如苦瓜能清熱解暑,檸檬則是酸中帶甜,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幫助消化。至於鹹味嘛,適量吃點海帶、紫菜這些海產品,既能補充碘元素,又能讓身體感覺輕盈不少。
不過,彆急著去超市大采購哦,這裡還得提一句,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得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比如你是“濕熱體質”,那可能得少吃點鹹的,多吃點清淡的;如果你是“寒性體質”,那冬天來點羊肉湯,暖身又滋補,不就是最好的“歲穀”嘛!
至於方劑嘛,古代的智慧可是深奧得很,咱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苦瓜檸檬飲。這個方子簡單到不行,但效果卻杠杠的。苦瓜一根,新鮮檸檬半個,蜂蜜適量。把苦瓜切片,檸檬榨汁,混合後加蜂蜜調味,一杯清新解暑的飲品就完成了。這不就是“苦發之以酸收之”的完美實踐嘛!當然,如果你追求更精準的配比,那可以試著用苦瓜50克,檸檬汁30毫升,蜂蜜20克,這樣的比例既不會過於苦澀,又能保留檸檬的酸甜,還能享受到蜂蜜的滋養,簡直是夏日裡的“養生小確幸”!
“適氣同異而多少之,同天氣者以寒清化,同地氣者以溫熱化。”這話聽著玄乎,其實意思就是說啊,咱們得根據天氣地氣的不同,來調整身體的平衡,天氣冷的時候,就用點清涼的方法來調和;地氣暖的時候,就用點溫熱的方法來平衡。
咱們現代人,雖然不用天天站在山頂冥想,但也能從這句話裡學到不少養生的小妙招。比如說,夏天熱得跟蒸籠似的,咱們就彆再吃什麼火鍋、燒烤這些“火上澆油”的東西了,來點西瓜、綠豆湯,清涼解暑,這才叫“用熱遠熱”。反過來,冬天凍得直哆嗦的時候,就彆再貪圖冷飲、冰淇淋的快感了,燉點羊肉湯、喝點薑茶,暖身又暖心,這就是“用寒遠寒”。
說到吃,這裡還得提一句“食宜同法”,就是說啊,咱們吃東西也得講究個時節,跟著大自然的節奏來,這樣才能吃出健康,吃出美味。當然了,有時候咱們的身體也會“調皮”,明明是大熱天,卻感覺冷颼颼的,這時候就得“有假則反”,彆被表象迷惑了,該溫補還是得溫補,這就是中醫裡講的“辨證施治”。
黃帝說:“好呀,那我們接下來聊聊厥陰風木主導的那一年氣候和物候會是個啥情況呢?岐伯,你給咱細細道來。”
岐伯捋了捋胡須,笑道:“這事兒啊,得從巳年和亥年說起,它們就是厥陰風木之氣唱主角的時候啦!這時候啊,就像是自然界的樂隊裡,厥陰風木這位指揮家拿起了他的‘少角’指揮棒,而少陽相火則在一旁隨時準備給它加點熱情的火候。這清熱兩股力量吧,就像是舞台上的主角和配角,有時候主角風頭正盛,有時候配角也不甘示弱,但總的來說,它們還是和諧共處的,就像是音樂裡的主旋律和副歌,配合得天衣無縫,共同演繹著大自然的樂章。這‘同正角’呢,就是說這時候的風啊,特彆正,帶著一股清新脫俗的勁兒。”
黃帝一聽,來了興趣:“哦?這麼說來,這一年裡還有啥特彆的天象或者自然現象嗎?”
岐伯接著說:“有啊,比如丁巳年和丁亥年,那可是天符之年,就像是老天爺親自下的訂單,讓這一年的氣候和物候變化特彆有規律,也特彆有看點。這時候的運氣啊,用咱們中醫的話說,就是‘風清熱’盛行。風嘛,大家都知道,吹得那叫一個舒服,但也彆小看了這熱,它可是能調節萬物生長的。就像咱們燉湯,火候不夠,湯不香;火候過了,湯又苦。這風熱二氣,也是恰到好處,才能讓萬物欣欣向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