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馬融的眼中流露出一絲渴望與向往。
“踏青,好啊,好啊,為師也好久沒有去踏青過了……”
“所以,老師一定要按時吃藥,養好身體。”
袁樹像是安撫一個生病了卻不願意吃苦藥的小娃娃似的,拍了拍馬融日漸枯槁的雙手。
稍晚些時候,袁樹離開了馬融的臥房,對門外伺候馬融的貼身老仆馬德交代了一番。
“德叔,記得一定要讓老師按時吃藥,如果有什麼事情,立刻派人來告訴我。”
“好的。”
馬德點了點頭,目送袁樹離開了馬融的臥房。
袁樹離開之後,馬德進入房內。
“郎君,袁君已經離開了。”
“嗯,去把他們都喊來吧。”
“郎君,這……”
“都喊來!”
“喏。”
馬德搖了搖頭,歎了口氣,按照馬融的吩咐,把留在馬氏族地內的負責家業的幾個成年男性族人都給喊到了他的床前。
等那幾人全都來了,馬融讓他們一起坐下,聽自己說話。
“我自己的身體,我很清楚,一日不如一日,隨時都會死掉,我老了,八十八歲了,就算死了,也不是值得傷心的事情,但是臨死前,我總有些擔憂的事情,這些事情不處理好,我死不瞑目。
這些年,因為我喜好豪奢,所以花費甚多,這裡頭,自然有你們的一份功勞,沒有你們經營產業,我也不會有如此豪奢的日子,這一點,我記在心底裡,所以臨死前,要給你們留一條後路。
當今天下局勢,越發混亂,我很害怕往後還要鬨出大的亂子,屆時我馬氏一族難以應付,恐有傾覆之危,我死之後,你們唯一可以依靠、信任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袁術。”
幾個成年族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滿臉都是驚異。
“不要覺得奇怪,我八十八歲了,什麼人沒見過?什麼事情沒經曆過?袁術雖然現在還年幼,但是等他成年之後,他必然能成大事,隻有緊緊跟隨他的腳步,馬氏才能得以延續。
這些年,你們明裡暗裡做了很多不符合國家律法的事情,我都知道,但是我都沒說,這裡頭有我的私心,所以我感到很愧疚,我死之後,你們就把那些不符合規矩的勾當都給停掉,不要再做。
然後,關於土地產業,也維持在目前的規模,再也不要擴張哪怕一寸,無論是收購,還是其他什麼手段,全部停掉,維持現狀,對待家中下人、佃農,要寬容,要仁德,不準肆意欺淩、為非作歹。
對待家中子弟,更要嚴格管束,絕不允許有違法亂紀之事,否則,招惹了禍事,危及馬氏家族的傳承,那你們可就是家族的罪人,我就算是變成鬼也不會放過你們!”
馬融說了一大堆,感覺很是疲累,喘了幾口氣,又繼續堅持說。
“袁術已經答應我,未來會照拂馬氏,你們也要記住,遇到無法應對的事情,一定要找袁術,隻有他才能幫助你們,但他是個嫉惡如仇的人,所以,你們更要老實本分做人做事。
這麼多年來,我拖著疲憊衰老之軀教授弟子、傳承學問,所為的,一是傳承我自己的學問,二,就是結一份善緣,為後人留一條或者兩三條後路,遇到危險了,會有人念著我的情,出手幫你們一把。
這是我最後能為你們做的事情,也算是那麼多年來對你們供養我這個豪奢的老頭子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回報,希望你們能夠自省,自我約束,牢記我的交代,不要忘記,如此,我便能安心了。”
幾個族人有些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紛紛寬慰馬融,讓他好好休養身體,不要說這樣不吉利的話,但是馬融隻是搖頭。
“我的身體,我自己清楚,我隻要你們記住,遵紀守法,本分度日,遇到危難,就找袁術,這十六個字,你們給我記住,不準忘,能做到嗎?”
馬融瞪大了眼睛看著幾人。
幾人互相看看,麵麵相覷,最後沒辦法,隻能集體向馬融躬身行禮。
“您的教誨,不敢忘懷。”
“這就對了……”
馬融鬆了口氣,擺了擺手。
“去吧,去吧,都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往後的日子,好為之,好為之……”
馬融沒有再說更多的話,閉上眼睛就休息了。
幾個成年族人離開了馬融的臥房,走到門外,還是難以接受如此突如其來的馬融的“臨終遺言”。
但是不管他們能不能接受,時間是不會停下的。
十一月底,一場大雪降下,大雪的第二日,袁樹和盧植正在給《孟子解詁》做最後的修訂的時候,雒陽那邊來了消息。
以瀆職、抗旨不尊的罪名被下獄的前河南尹李膺在牢獄中供出了自己的“同案犯”,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些同案犯都是宦官子弟,或者是和宦官有關係的人。
宦官們擔心李膺失去理智亂咬一通,把他們也給咬了出來,讓桓帝知道了一些不能知道的事情,從而落得和過去的五侯一樣的下場,於是態度開始軟化,不再強硬的要求處死李膺等人。
與此同時,大司空竇融玄孫、桓帝竇皇後的父親、關西名士、城門校尉竇武為首的一係列同情“黨人”的官員也紛紛上書請求桓帝不要對這些“黨人”下死手,認為這有傷天和。
宦官這般的態度軟化,竇武為首的一批第三方官員同情,李膺等人的黨羽、同僚又全力奔走相救,桓帝麵對著重重壓力,實在無法獨斷專行的下令把這些黨人全部殺死。
但他也不想就此認輸,不想那麼容易就放過這去挑戰他權力的“逆賊”,他還想掙紮一番。
於是雒陽的格局就那麼僵持住了。
沒有轉好,但也沒有繼續變壞,這場大的政治動蕩似乎沒有了繼續發酵下去的可能性,一切,正在朝好的地方轉變。
袁樹得知這一切之後,知道第一次黨錮之禍差不多到這裡為止了。
桓帝劉誌還是有點政治手腕的,第一次黨錮之禍並沒有波及太多人,也沒有傷及士人的根本,並未從根本上扭轉士人對東漢帝國的看法。
並且他的一些政治措施也有效的延緩了東漢帝國的崩潰,比如三互法的推行。
這對於東漢帝國來說,算是下坡路上的一次難得的急刹車。
可惜,踩住刹車的桓帝劉誌沒有多少壽命了。
袁樹沒有再關注雒陽的事情,而是順勢麵向一心會成員和馬氏弟子門生群體首次公開了自己所作的《孟子解詁》。
馬融也在非常合適的時機對外放出風聲,表示自己非常欣賞袁樹對《孟子》的解讀,等於以自己的名聲為袁樹公開背書。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