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打算在家裡請請袁師長一家吃飯,打聽到袁師長是北方人,所以她想包餃子招待他們。
王秀英是南方人,不會包餃子,她就向牛連長的老婆李桂香請教怎麼包餃子。
王秀英家裡條件好,她的父親是他們那裡的鄉長,所以她初中畢業就在鄉裡的小學教書。
她的丈夫劉團長也是因為有王秀英的爸爸這個鄉長,才擁有了一個去當兵的名額。
這次王秀英來隨軍,是聽說來到這裡以後,還能繼續當老師,她才來的。
王秀英作為一個鄉長的女兒,從小到大對這些人情來往可是很熟悉的。
她知道來這裡以後,應該跟誰最親近對自己一家有好處。
自然是袁師長一家了。
現在她和袁師長的兩個孩子是同事,近水樓台先得月,想要跟袁師長搞好關係,自然是方便多了。
人情世故嘛!王秀英最懂,在吃吃喝喝中自然而然的就拉近了關係。
王秀英來的時候,帶了三百塊錢,這可是這些年來她攢下來的。
一般農村女人,沒有外債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她卻有積蓄,而且在那時候的農村,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王秀英向食堂買了十斤麵粉,還有一顆大白菜。
她打算用大白菜包餃子。
食堂炊事班班長的兒子是王老師的學生,更何況劉團長就是管後勤的,賣點麵粉和白菜給王秀英,那自然不在話下。
王秀英本來想買點豬肉的,但是食堂裡沒有豬肉,隻有魚蝦。
王秀英隻能用大白菜包餃子了。
王秀英特意請李桂香到家裡來教她包餃子,包好以後,她為了感謝李桂香,送了一些給她帶回去。
隨後,她又自己在家裡試著包了一次,成功以後,才正式請袁師長一家來家裡吃飯。
除了袁師長一家,劉團長還把其他三位團長,江團長、趙團長和吳團長也給叫來了,其他的還有牛連長。
除了餃子,王秀英還做了一個魚。
是清蒸魚。
她這也是專門請教食堂的師傅才學會的。
因為王秀英他們老家在大山裡,平常都吃不到魚,自然也不會做魚了。
現在到了穹州島,這裡最不缺的就是魚。
早上,或者是退潮的時候,就可以去撿魚了。
有時候劉團長他們出海,也會打魚回來。
自然打回來的魚,大部分是運到外麵去賣,食堂裡也是天天少不了的食物。
王秀英自己做了幾次,都感覺很腥,而食堂裡做的就沒那麼腥了。
王秀英老師謙虛好學,向食堂師傅請教,終於做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清蒸魚。
所以王秀英為了這頓飯,也是費儘心思,用儘了力氣。
效果也很明顯,大家都吃得讚不絕口,說劉團長娶到一個好媳婦。
王秀英心裡美滋滋的,但是嘴上還是謙虛的說:“我這是跟牛連長家的嫂子學的,要不然我這個南方人,之前從來沒有包過餃子。”
牛連長:“那也是你聰明,一學就會。”
蘇謹茹也道:“劉團長,你可是娶了一個賢惠的媳婦,人家不僅有文化,還做得一手好菜那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江團長:“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嫂子也挺會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