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者,大明開國右相。
對這個名字,秦楓並不陌生。
不論前生今世,這都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
1314年,李善長出生於安徽定遠,也就是現在這個時空的濠州城內,跟大明皇帝朱元璋,乃是老鄉的關係。
幼時的李善長,聰明好學,尤其是對法家學說,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小小年紀,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智慧。
早在老朱還沒有崛起的時候,李善長便已經獨具慧眼,堅定地選擇追隨這個起於毫末的亂世將軍。
眼光之敏銳,可見一斑!
人常說大明第一智囊乃是劉伯溫,有未卜先知之能,被譽為是當代的諸葛。
可是……就從職位高低就能看出來,李善長的能力之強,遠在劉基之上。
曆史記載,據說朱元璋曾經對於“天下之亂何時平定”的事情,存有疑問,那時候或許就連未來的大明太祖,都看不清戰爭的迷霧,不知道未來的神州之歸屬。
這時候,李善長用秦末戰亂時,漢高祖劉邦的成長之道來舉例,從曆史的高度,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提醒朱元璋要知人善任,要對未來懷有信心。
不管是大政方針,還是具體執行的細節,李善長都在那場爭奪天下的戰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說徐達乃是大明開國的第一武將。
那麼李善長毫無疑問便是大明開國的第一文臣!
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李善長就已經被封為右相國。
他充分發揮了自己通曉典故、行事果決、善於辭令的多重優勢,不論是起草文書、招賢納士,還是後勤保障,安民保民,都做得一絲不苟,井井有條。
那段時期,是朱元璋最艱難也是最重要的時期,正是因為有李善長在後方的一係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才有了後來定鼎天下的大明王朝。
李善長其人,做事用心,常常能夠料事機先,從小處處理細節。
比如攻克采石之後,他擔心驕兵悍將會坑害百姓,就提前準備了榜文,嚴禁士兵違反軍紀!
太平城被攻下之後,軍中秩序井然,秋毫無犯,這其中就有李善長的莫大功勞。
後來,朱元璋名氣越來越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前來投靠,李善長當仁不讓地承擔起幫朱元璋甄彆人才、考察大明股肱班底的重任,總能以慧眼發掘人才,並將其放在最適合的位置上。
因功勳卓著,有目共睹,李善長曆任都事、參議、大都督府司馬、參知政事、右相國、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被封為宣國公、韓國公……
位極人臣,莫過於此!
就這麼說吧,隻要李善長不想造反,這輩子絕對是已經到頭了。
然而在秦楓的記憶裡,在另一個時空,李善長雖然也因為胡惟庸案受到牽連,未得善終,但卻也活到了七十多歲,按照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這個年齡,哪怕是沒能壽終正寢,也絕對算是高壽了。
可是現在……
在這個已經變了許多事情的平行時空中,胡惟庸早就不複存在。
可是誰也沒想到,已經退休賦閒在家的李善長,竟然搞出這樣一件事來!
晚節不保。
這是真正的晚節不保!
這場罪惡,已經持續了兩年有餘。
若是放到了信息爆炸的那個時代,這麼大的事情,彆說兩年,就算兩天都難以遮掩!
當然了,後世也有後世的保密手段,比如秦楓熟悉的那個小島裡的罪惡,也並非一開始就被揭露出來。
由此觀之,雖然兩個時空有極大的差異,科技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但從某種角度上來看,也能找到許多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
比如說,對壽命的追求……古今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