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郡有三個人口過萬的上縣,分彆是博望縣葉縣,還有一個就是比陽縣。
博望縣有鐵礦銀礦,葉縣盛產絲綢,比陽縣卻有讓北方諸郡都眼紅羨慕不已的馬場。
大梁朝一直都缺戰馬。大梁軍隊總人數多達六十萬,其中,駐紮京城的二十萬軍隊,盔甲兵器俱齊,步兵占了十五萬,隻有五萬是有戰馬的騎兵。
事實上,就是五萬騎兵,也多是一人一馬。一人雙馬的精銳少之又少。
大梁想多養些騎兵,奈何戰馬緊缺,價格高昂。一匹馬一年吃草料豆料,耗費著實不少。可以說,養一個騎兵的銀子,夠養十個普通士兵了。
連京城都是如此,各地駐軍就更不必說了。譬如南陽軍,整個軍營裡也就五百匹馬。
所以說,郡主的親衛營裡人人有戰馬,身邊的親兵更是一人雙馬,實在令人眼熱羨慕。
這些優良的戰馬,都是比陽縣的馬場養出來的。
“郡主,前麵就是比陽縣。”
陳瑾瑜探頭看一眼,聲音裡有壓抑不住的喜悅和激動“城門外有好多人等著迎接郡主呢!”
連著趕了兩天路,人困馬乏,進了比陽縣就能好生安頓歇著了。
薑韶華近來活潑了不少,一並探頭往外瞧“比陽縣的官道比彆處寬得多,城門也格外寬闊。”
“這是為了運送戰馬方便,特意修整過的。”陳瑾瑜笑著接過話茬,極力遠眺“對了,站在最前麵的那個就是比陽縣令麼?我聽祖父說過,比陽縣的縣令和彆處不同。”
薑韶華微微一笑“是,其他縣令多是朝廷派來的。你爹雖然走了後門,也是正經科舉出身。隻有這比陽縣的馬縣令,大字不識幾個,還是商戶出身。”
那馬縣令是怎麼做上縣令的呢?
其中有一段故事。
當年南陽王來了藩地後,政令寬和,注重農桑,對商販們收取微薄的商稅,激勵商販們走出南陽,開拓商路。
馬家是比陽縣裡的商戶,專門販賣牛羊。家主馬鴻頗有進取心,認為這是天賜馬家的好機會。
馬鴻帶著家中二十多個男丁,又雇了一百個鏢師,從南陽郡一路往北,一直走出到關外,進了茫茫草原。
一路遭遇幾次匪禍,有人在路上急病去世,有人意外身故。一年多後回來的時候,馬鴻帶出去的子侄後輩就剩下六個。護送的鏢師也死了一半,可謂死傷慘烈。
馬鴻耗儘家資,賠了大筆銀子給鏢局。
付出這麼多,馬鴻的收獲是帶回了三百匹優良馬駒,其中兩百匹母馬,一百匹沒煽過的可以配種的公馬。
要知道,可以配種的優良公馬,在大梁朝堪稱稀缺,一匹優良公馬可以賣出千兩銀子,關鍵是有價無市。
馬鴻帶回這麼多種馬,已足夠建一個馬場了。
南陽王大喜,當即上書朝廷,為馬鴻請功。當年坐龍椅的還是疼愛胞弟的先帝,二話不說就允了南陽王所請。
於是,牛羊販子搖身一變,就成了比陽縣的馬縣令。
三年後,馬場養出了第一批精心配種培育的馬駒,送進南陽王府。
南陽王大悅,親口對馬縣令說道“你用心養馬,這比陽縣的縣令不會換人,一直由你來做。”
馬縣令感恩戴德,之後二十年勤勤懇懇,養出一匹又一匹良馬。這比陽縣令的位置,自然也安穩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