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ngange】
明月當空,玉潤如盤,照何時?月光越來越像從天上傾瀉下的清水,但它隨風流動的時候,聽不見潺潺聲,是啊,李斯隻能聽見自己踩在枯葉上的哢嚓。
“爹,要不您還是上馬來吧。”李由把牽馬繩塞進了隨從手裡。
他真的不懂他爹為什麼不騎馬,徒步三個時辰?這般磨磨蹭蹭,怕是一輩子都走不回楚國……
他原先很想嘗試著去理解他的父親。他以為他是在等人,在出鹹陽的時候,嬴荷華派人送了東西,平日交情很好的王綰不見了蹤影,泛泛之交更是像避瘟神一樣避開了他們。
李由第一次感到了世態炎涼。
三個時辰的間隔,從日掛高空到西陲日暮,他們沒等來轉機,等到了最後的放逐。
李由很清楚,秦王的詔令一旦下發,就沒有反悔的道理。
“爹,您上馬來吧,路途遙遠,我們還是防著點盜匪吧。”李由抿了嘴,上前一步道:“阿母如果還在會心疼您跋涉……”
話未說完,李斯就停住了腳步,慢慢地,風吹來,他看見月與樹葉的影在兒子的輪廓上不停晃動。這一瞬間,他似乎又看到了妻子嬌柔美好的麵龐與那雙神采奕奕的眼睛。
在楚國上蔡當小吏的那些年,妻子荊釵布衣與人浣紗。他很愛她,但他更清楚自己這一生絕不是要在上蔡渾渾噩噩度日。
李斯是個不滿足現狀的人,他離開得很乾脆,逃離上蔡那個小地方似乎是他一輩子必須要做的事情,他昧著良心,毅然踏上齊國稷下的路,一走就是整整六年。
李斯自嘲,他這種拋棄“拋妻棄子”的行為與秦國的嬴異人竟然如出一轍。
可是他與嬴異人的情況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被異人拋棄的邯鄲母子回到了秦國,嬴異人在三年後駕崩。
等李斯學成回到上蔡,他信誓旦旦地寄信告知妻子,他們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他不知道妻子自他走後的第三年開始生病,當他踏入家門,她已撒手人寰。
她留給他的隻有一墳孤塚,隻有兒子轉告的一句話:
“亦已焉哉。”
李斯手抖不已,他踉蹌到塋前,他的腦海砸下一個畫麵是妻子在眼前誦讀《風》的身影。
他不喜歡讀《詩經》,記不得這些對他來說太過“縹緲”“風花雪月”的東西。
她寫下此句,表明心跡。原來他留給她的所有東西,衣釵信書,她一件都沒帶走。
也包括愛與恨。
李斯當真是一個很好的求學者,他將從荀子那裡學到的法家思想發揚光大,接著,韓非斷交令他不再將友誼放在心上,妻子離世令他又學會了割斷愛情。
李斯便在那個時候就感覺到自己不會再去愛任何人了。
兩個年幼的孩子在幼年時脫離了李斯的教養,大哥李由的性格目之所及地包含了妻子的曠達灑脫。
家裡有一朵太陽花,也有一棵夾竹桃。
李斯想到自己是個很會利用人的人,自己帶的孩子,避不開免地也染上了他的品性。他想到韓非說李賢參與了鄭國的事情,他不由得開始擔心起來。
他強迫自己終止回憶,回過頭,隻見坐在後邊兒的牛車上的李賢一言不發。
車軸忙不迭地轉動著,拖拉出兩條長長的痕跡。
“由,把你二弟叫來。”李斯說。
前兩天接連下了幾日的大雨,這鹹陽郊外也是難得的月明星稀,繁星點點勾勒出一條銀河。
李斯從前對兒子了解透徹,但現在李斯很懷疑自己。
麵對一家人被秦國掃地出門,猶如喪家之犬的情景,李賢怎麼表現得比他哥哥還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