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有近200個國家,數以千計的民族。國家的出現,民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譬如漢族,從四千多年前數以百計的部族、部落,經過三皇五帝、夏、商、周時代,不同曆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名字。但統稱為華夏族,是沒有錯的。
春秋戰國時期,每個諸侯國的人,都以各諸侯國的人自居。例如秦國人叫秦人,齊國人叫齊人,燕國人叫燕人等等。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來劉邦建立漢朝,才是華夏人稱漢族、漢人的開始。到了唐朝,中國人還曾稱為唐人,宋朝時還稱為宋人。
華夏人稱自己為漢人,使用的語言叫漢語,書寫的文字叫漢字。香港、澳門等地的媒體,稱漢語為華語,並且和台灣一樣,仍然使用繁體字。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及其後代,都以華人自居。
上古時期,對華夏聯盟威脅最大的,一個是蚩尤的東夷部落聯盟,另一個是南方的三苗部落聯盟。蚩尤被殺,東夷、九黎聯盟灰飛煙滅。但與蚩尤聯係密切的三苗,同樣有覬覦中原之心。
三苗是居住在南方的古老部族,曾經被蚩尤征伐,之後與東夷、九黎部落,開始通婚、融合、雜居。因此,三苗人奉蚩尤為始祖。蚩尤戰敗被殺,一部分東夷、九黎部眾,逃往了三苗。
因為這層關係,三苗人不甘於南方的寂寞,不斷對入主中原的華夏聯盟騷擾和搶劫。一方麵,三苗人為了搶劫財富。另一方麵,可能也有為蚩尤報仇雪恨的想法。三苗,成為華夏一大患。
從黃帝、顓頊帝到帝嚳,因華夏聯盟處於整合階段。所以華夏聯盟拿三苗集團,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有時候互相攻打,各有勝負。有時候相安無事,互不相擾,關係相對和緩。
蚩尤曾經占據過中原,三苗人何嘗不想。三苗人對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中原地區非常羨慕,其首領多次侵擾中原,讓華夏聯盟不勝其煩。隱忍了上百年的華夏人,到了堯帝時終於忍無可忍。
為了攻伐三苗,也為了鍛煉自己的長子丹朱,堯帝派遣丹朱攻打三苗。丹朱雖然沒有能夠繼承堯帝的大位,但死後被追認為丹朱帝。足見丹朱是一個有能力、有魄力、有作為的人。
丹朱率領華夏軍隊,在丹水流域和三苗人交戰。丹朱恩威並施,采用剿滅與安撫相結合的辦法。三苗人不是對手,一些三苗人投降了丹朱。為了加強對丹水流域的管理,堯帝把丹朱封在丹水流域。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稱堯帝長子為丹朱的原因。
堯帝把大位禪讓給虞舜,虞舜被稱為舜帝。麵對蠢蠢欲動的三苗集團,舜帝一方麵派遣軍隊攻打,使其眾多部落四分五裂、各自為政。另一方麵,舜帝還把一部分三苗人,移居到三危山。
後來在華夏西北,出現了一個叫氐的民族。這個氐族,很可能是三苗人的後裔。經過堯帝、舜帝打擊,南方的三苗勢力雖然有所削弱,但三苗人對華夏聯盟的打壓非常反感,於是不斷反抗。
自古以來的中國人,講究師出有名。從堯帝到舜帝,每一次對三苗的討伐,都是在三苗內部混亂,爭權奪利之際,趁虛而入。為了名正言順,堯帝、舜帝都曾經以三苗人不敬畏天地,對百姓橫征暴斂,道德淪喪,違背和華夏聯盟的盟約等理由,進行討伐。
但意誌和毅力堅強的三苗人,總是像一塊息壤一樣。失敗了爬起來,繼續發展生產,不斷壯大實力,以便再次與華夏聯盟較量。討伐三苗,就像打不死的小強,比攻打蚩尤費時費力多了。
三苗對華夏的危害,從三皇五帝一直延續到大禹建立夏朝前。洗刷了父親恥辱,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有著遠比堯帝、舜帝更加宏偉的遠大誌向。為了一統華夏,建立一個“家天下”的王朝,大禹決定親征三苗,以絕後患。
上古時期,三苗的居住地域,大致在今天的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一帶。這些地方屬於長江中遊,堪稱魚米之鄉。但人心不足蛇吞象,三苗集團曆任首領,更希望把中原收入囊中。
史書上,也把三苗部落聯盟稱為苗蠻集團,也稱為有苗。從三皇五帝時期,到大禹接受禪讓,南方部族被稱為三苗。到了東周初年即春秋時期,開始稱南方的三苗部族為蠻或南蠻。
經過數年準備,大禹親率水陸大軍,準備南征三苗。為了名正言順,大禹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並且曆數三苗的種種罪惡。為了鼓舞士氣,行前,大禹親作《禹誓》,曉諭全軍將士。
眾位諸侯,請共同聽從我的命令!有少數的三苗人,利令智昏、無法無天,對天地不恭敬。妄自尊大,恣意妄為。正人君子被排擠,奸佞小人獲重用。苛捐雜稅,使百姓難以為繼。如今我繼承堯帝、舜帝的遺誌,替天行道,討伐無道,望諸位齊心協力!
在《禹誓》的鼓舞下,征伐大軍抵達三苗地域。大禹采用水陸並進的方式,分割包圍了三苗的有生力量。緩過神來的三苗首領,立即組織部眾反擊。麵對訓練有素的華夏將士,三苗各個部落在其首領率領下,與大禹率領的華夏將士,進行了70天大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