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雲布坊順利搬去了雲河香階,原本位於響鈴街的鋪麵雇了工匠,正在改造成食肆,百草藥鋪的數個供藥方也解決了,譚懷柯抽出空來,親自去聘請郡裡的名醫來藥鋪坐診。
藥鋪並不是非要有大夫坐診,有些小藥鋪請不動大夫也可照常經營。然而百草藥鋪好歹是郡中有名有姓的老字號了,從無到有是錦上添花,從有到無就屬於自毀前程了,老主顧們便會大失所望。
乾脆給藥鋪換個名頭吧?
譚懷柯曾經考慮過這個事情,但她自己在藥鋪裡幫著抓了幾天藥之後,還是想通了——老字號藥鋪的名頭輕易換不得。
她旁敲側擊地問過來這裡抓藥的主顧,為什麼方子上的大多數藥材已經在彆的藥鋪抓好了,卻偏偏單列出幾味來一定要在他們鋪子裡買?
那些主顧都說,這幾味藥材就屬百草藥鋪的最管用了,其他鋪子裡的良莠不齊,總之能儘快治好病最重要,哪怕多花些銀錢多費些精力也無妨。
仔細羅列比對後,譚懷柯發現,這些主顧所列出的幾味藥材都是藥村供給的、最稀有難得的那些,其中還有呂掌櫃不惜花高價囤貨的珍貴藥材。因此,這些藥材譚懷柯沒讓呂掌櫃換成更便宜的供藥方,而是要牢牢掌握在自家手中。
她也明白了,譚禮不計後果地截流資金,呂掌櫃周轉不靈隻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不忘給自己謀私利,百草藥鋪之所以能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勉強存活,正是因為還有一批主顧對這個老字號頗為信任。
呂掌櫃敢在尋常藥材都供應不及的時候仍然做名貴藥材的生意,也正是仰仗這一點。
與追逐新奇多變口味的食客不同,人們在求醫治病上更願意相信更熟悉的大夫和藥鋪,所以經營越久、口碑積累越多,做這門生意才更有利。
如今百草藥鋪雖然經營不善,口碑卻沒有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沒必要更換名頭,隻是坐診大夫必須要請回來。
以前百草藥鋪是有兩位大夫輪流坐診的,雖不是每日都在,但來抓藥的病患或其家人若是對方子有所不解,或是用藥後身體有些許不適,想調換幾味藥材,碰上了便可直接問診一二,不用再專門跑去需要排長隊的醫館,著實方便得很。
直至後來請不起了,那兩個大夫才與鋪子斷了往來。
譚懷柯覺得,隻要肯出銀錢,把這兩位大夫請回來還是不成問題的。據她所知,這兩位大夫還在其他藥鋪坐診,不過這個問題不大,本來藥鋪的坐診大夫就是抽空輪換的,但她所圖不止於此,除了讓他們勻出精力來百草藥鋪,還要再加些手段才行。
於是譚懷柯前去找了那兩位大夫,開出了新的價碼:
比之前的坐診費要高出兩成,附加條件是,當他們去病患家裡出診行醫時,方子中若是有那幾味講究品質或較為稀有的藥材,就順口推薦去百草藥鋪抓。
聽了她的描述,申屠灼不由感歎:“嘖嘖,真是無奸不商啊。大夫的話誰敢不聽,你這相當於收買大夫,讓他們給你的藥鋪說好話,他們同意了?”
譚懷柯怡然地說:“我要大夫做的又不是什麼傷天害理之事,不是我吹牛,我都好好盤過了,那幾味藥材整個張掖郡都找不出比百草藥鋪品質更好的了,無非就是價錢稍稍比彆家昂貴一點,一分錢一分貨嘛。
“再者說,這可是有口皆碑的,大夫說出去都不算撒謊。若是富裕些的人家,多花些銀錢就能買到更有療效的藥材,自然是願意的,若是拮據些的人家,也大可以選擇其他家更便宜的藥材,大夫不過隨口一說,聽不聽還是由得他們自己。”
申屠灼問:“你就不怕彆家知道後效仿嗎?屆時他們也給坐診大夫加錢,甚至加得比你更多,大夫不聽你的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