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林撓了撓頭說道:“薑大俠送的刀譜後半本在大掌櫃這裡,我說要練這刀法,大掌櫃依據刀譜教我鑄造出了這刀。”
三叔在一旁把這刀譜的事大概說了一下,大掌櫃也補充了一下。
薑仲雲聽完不禁沉思了起來,此事又牽扯到了趙翌,怕是不簡單,片刻後說道:“看來其中還有隱情,我找個時間回武當問一下情況。隻是這過去二十餘年了,有點久遠了。不過刀譜物歸原主了,薑某也是高興。薑某今日來此看來是來對了。”
盧林想起剛才楊師傅他們囑托的話,試探著向薑仲雲問道:“薑大俠,小子有個請求?”
薑仲雲笑道:“盧林,有話就直說,有什麼為難的。”
盧林頓時壯了下膽子,說道:“薑大俠,鋪子裡,哦,不是鋪子了,是臨江坊的師傅們聽說薑大俠來了,想見識見識一下‘破曉’。”
薑仲雲聽了,把‘破曉’遞給盧林,笑道:“就這事?算個什麼事?拿去。以後你肯定會鑄出比‘破曉’更好的兵刃來的。”
盧林是相過‘破曉’的,接過來遞給曲風,然後曲風捧著劍和黃雲峰出門去了。
大掌櫃也笑道:“薑大俠見笑了,我這些弟子們都沒見識過好兵刃。”
薑仲雲說道:“那是大掌櫃不能動手而已,薑某估計過兩年大掌櫃這臨江坊神兵異刃不說常有,但比之三大鑄造怕是有過之無不及。”
大掌櫃說道:“那就借薑大俠吉言了。”
小半個時辰後,曲風捧劍奉還。到了晚飯時辰,那邊二廚子已置好了酒席,大掌櫃又請薑仲雲入席,盧林也被三叔帶去了。
幾人都是高興,這飯吃了近一個時辰,三人聊著各自的見聞,盧林坐在一旁聽著,也長了不少見識,大掌櫃說的不多,三叔倒是能說,不光薑仲雲訝異三叔對江湖掌故的熟稔,大掌櫃也更覺得三叔不簡單。
大掌櫃本來還要挽留薑仲雲在臨江坊住一宿,薑仲雲說年關將近,家中諸事頗多,連夜趕路。臨彆時,薑仲雲邀請大掌櫃、三叔和盧林有空去楚州薑氏做客。
薑仲雲上馬拱手說道:“今日來臨江坊,真是驚喜連連,所得良多,不虛此行。暫且彆過了,日後再來把酒言歡。”說完打馬而去。
大掌櫃見薑仲雲走了,對三叔說道:“今日多謝三掌櫃了,結下了楚州薑氏情誼。”
三叔笑道:“大掌櫃這是哪裡話?薑大俠不就是衝著大掌櫃來的麼,何況臨江坊好起來了大家都好。”
大掌櫃也笑了,說道:“也是啊。現在是越來越好了。臨江坊有三掌櫃真是幸事。”
三叔說道:“這買賣大了,大掌櫃要更操心了。”
大掌櫃看了看盧林,說道:“阿林他們還小,再有個兩三年就好多了。”
三叔說道:“二十多年都過去了,這兩年算不得什麼了。”
大掌櫃也展顏道:“說的也是。”回頭又對盧林說道:“阿林,回去就可以好好練刀了,不用再來這邊鑄造了,這些時日就在鋪子裡錘鍛,鐵胚每日都會有人運來。”
盧林聽了點頭稱是。這些時日也不用來這邊帶藥了,這些天陸陸續續帶了近千包藥回去了,且得賣上一些時日了。
回到鋪子,盧林早上開始練刀了,刀柄和刀鞘用的是蘇流的沉木,用完還剩少許。這刀法名為‘霜寒’,配上這寒鐵刀,也是相得益彰。刀法三叔仔細看過,並沒有什麼問題,隻是不如刀譜記載那般淩厲,這刀譜應該是完整的,隻是少了封頁和第一頁,總共有十二式,最後一頁記載說有第十三式,但其實沒有。封頁應該是刀法名稱,隻有大掌櫃說是叫‘霜寒刀法’。
盧林右手握刀拔刀,這一動作已練了許多時日了,出刀也極為迅速。隻是不知為何,一連十餘天下來,盧林雖說第一式第二式練得算是純熟了,卻無法練成連貫之感,覺得有些彆扭,心法運行於拳法之時無礙,可在用在這‘霜寒刀法’中總是有遲滯之感。
三叔再三看過刀法,也沒有發覺問題,問及大掌櫃,大掌櫃隻言據師祖說這是鎮山刀法,威力奇大,非同小可,就是失傳了數代,一直無人練成。三叔也不解,隻叮囑盧林先把招式熟悉多加練習,他再研究研究這刀法。
一直到了大寒後第三天,藥鋪傳來消息說咳嗽藥效果不錯,鋪子裡那十包已經買完了。盧林就帶了藥材去了天獄山配置去了。現在黃雲英配藥已經熟稔得很了,盧林將藥材交給黃雲英去配製,也偷閒四處轉了轉,這半年來盧林往來多次,卻都忙得很,都沒有好好看一看這臨江坊。
以前的大門改了名字,叫內坊了,新的大門建在兩裡外了,正反刻著‘臨江坊’三個大字。大門兩邊是一大圈藩籬延綿開來,沒有砌築圍牆,圍牆隻沿著內坊砌築。臨江坊以前是方圓兩裡,現在是方圓四裡多了,這外圍的房子都已經建得七七八八了,足可容納三四千人居住使用了。
以前內坊可容納千八百人,臨江坊現在拖家帶口的算下來也有五六百人,大掌櫃安排家屬都在外圍居住,明年開春後就可以住進去了,一路走來,盧林時不時就看見有人在開墾荒地,沿途還看見不少新挖掘的水塘,整理得也乾淨利索。此地山清水秀,以前沒有人煙,現在人一多,蟲豸野獸也都少多了,有人開墾種植果蔬糧食也是極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