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年正月初二。
倚紅偎翠樓、儘興樓正常營業了。鐵匠鋪倒是要上元後才開門。
其他人都回來了,嚴大廚還沒有回來,盧林還沒有完全從後廚解脫出來,華二廚掌勺,但是每天還要二三十份天寧豆腐著落在盧林身上,尤其是同甘共苦在廚房三天的三位姐姐推波助瀾下,每天都有不少人點天寧豆腐。
隻要不是掌勺,盧林也就不擔心了,權當是練刀工了,這刀工也愈發精純了,一直到初八,嚴大廚才回來了。這時盧林已經可以橫豎切九十餘刀了,嚴大廚對於盧林的刀工讚賞不已,回來後每天仍舊有一半的天寧豆腐讓盧林去做。盧林炒了三天的菜,深知自己什麼都不懂,有了這三天的實踐經曆,如今跟在嚴大廚身邊看他炒菜也能夠看懂一些了,倒是學到不少烹飪技藝。
從正月初二開始,早上九叔會來看盧林習武,指點盧林練習暗器,教盧林隱身匿形、斂藏內息、蓄勢待發之術。這與三叔所教不一樣了,九叔更注重一個忍字和一個狠字,沒有合適的機會就不出手,忍著,寧願放棄也要忍住,若是出手就必須狠,將一擊必殺發揮到淋漓儘致。
盧林想起幾次遇見的混戰,那種場麵這些功夫怕是用不上,當真是刺殺之道,極難防備。三叔常常說靜若處子動如脫兔,那日在山頂出手可也迅捷狠厲,九叔教的也不能應對,相比三叔的攻擊,九叔這些就顯得陰險狠辣,兩者仿佛是一明一暗。學了段時間,於是向九叔問起。
九叔說道:“果真有些眼界了,能夠看出這些了,確實可以如此說來,當年和三哥在江湖上聯手禦敵多次,後來才覺得應該如此配合才合適,這一明一暗就是從道門的一陰一陽之道中借鑒過來的。你如今也隻是學,讓你知曉,但不必如此去想去用。如今你可並沒有另一個配合你之人,你得去找到合適你的方式,行走江湖,雖說會遇見誌趣相投之人,更多時候還是你獨自一人。”
盧林想了想,確實如此,三叔也沒教過自己這些的,雙劍合璧之術隻教了郭文和曉梅,後來讓蘇師兄和晗師姐也去學了。說道:“小侄受教了。”
這些天下午盧林去找了小四幾次,都是儘興樓沒什麼客人了,盧林提前半個時辰去找小四帶他在附近幾條街熟悉了一番,也不敢走得太遠,畢竟小四申時前要回來換班迎客,他酉時也要回儘興樓的。
平日裡吃過早飯就就進匠房鑄造錘鍛去了,費了九天的工夫給自己鍛造了十七柄飛刀,無柄,隻在尾端留了一個適合自己食指和拇指拿捏的端口,刀長三寸,和自己的中指一般長,方便藏手中不被人看見,刀身似柳葉,刀尖鋒銳。鍛造出來後試了試還不錯,很趁手,給九叔看了,得了幾句讚賞。
正月十四這天小四告訴盧林說,正月十五在西南尋花問柳閣附近的柳水上有上元燈會,不止三大花魁和點評十人都會露麵,四大青樓的神女和清吟小班都會去的,這是龍城曆來的盛事,武人和龍城百姓一樣,多數都是去看熱鬨的,文人就是重中之重了,不光有燈謎還有吟詩作對,賦詩頌詞,揮毫潑墨,丹青描繪等各種節目。小四也是放假一天的,便約盧林一同前去,儘興樓不放假,小四說晚上客人不會有多少的,都去了尋花問柳閣一帶了,盧林便和周掌櫃請假了。
上午吃過早飯盧林就和小四出門去了,在右邊的鬥騁車馬行雇了一天馬車,在龍城好好轉了一圈。從倚紅偎翠樓出發先往東北再往西北最後轉向西南尋花問柳閣。
小四一路上和盧林說起經過看見的可是頭頭是道,路過東北瀟雨湘思館附近一處寬闊的水麵說告訴盧林八月十五就是在這裡舉行的花魁盛事,盧林仔細看了看,水流平穩,堤岸邊都加固過,下麵場地寬闊,容得下數萬人聚集,這種地方適合舉行這種事情。
在路過南邊的時候,小四指著一處沒多少人跡的氣派樓房小聲和盧林說道:“二牛兄弟,那處就是避風塘的賭坊,去年年底關張了,那幫人實在是太狠了,把那些常來的賭客坑得七七八八了,再也沒人去上門去了,那些從安南過來的人多數也居於此地,如今都少了很多了,不少人在來龍城做點活計,賺點錢不夠輸的,輸得都跑路回去了。”
盧林問道:“那些南邊小國來人都居住在這一帶麼?”
小四又指了指那賭坊後麵靠近西邊一帶說道:“他們都是從南邊過來的,以前南門一帶沒什麼人的,就兩個小村子,他們來了之後首先就是到這裡,然後圖這裡便宜,漸漸就形成了氣候,如今也繁華的很。”
說著兩人駕車去那邊轉了一圈,盧林看了看,雖說比不得倚紅偎翠樓這邊,也確實算得上繁華,地盤比林戴裡還要大上一些的。高樓沒幾幢,多數二層小樓帶著鋪麵,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盧林問道:“這些人都不太富有吧?”
小四說道:“這裡是看不出來的,有錢的是出去了一些住到彆處更好的地方去了,但是不多,百八十人吧,還有更多習慣住在這裡沒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