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二日,盧林越過幕阜山到得永安青山鎮外山間歇息。八月二十三日未時二刻左右到了長江南岸,南岸有紫竹嶺,又叫黃鵠磯,此山並不高,也就三十丈左右,山勢斜長,綿亙蜿蜒直到江岸邊。
山巔有亭台樓閣,最為出名的是黃鶴樓,這黃鶴樓最初隻是吳國在黃鵠磯建立此樓,是用於了望守戍,也不叫黃鶴樓,叫做黃鵠樓,數百年後世有了一些奇聞怪談,說什麼有仙人駕鶴經此,還有什麼子安駕鶴、費禕升天、仙人吹笛、橘皮畫鶴等故事,遂變成了黃鶴樓;然而黃鶴樓出名還是因為當年崔顥題詩,太白擱筆而名揚天下的。
盧林在書院也背誦過這兩首詩的,在山下尋了家茶鋪,要了壺茶和一些點心,和夥計攀談了一會得知的這些故事,隨後盧林將馬和包裹寄放在店家,讓夥計幫忙喂食一下;然後信步登山,山道是青石板鋪就的,光滑異常,有些年頭了,這幾個月未曾下過雨,乾燥得很,倒是不滑,沿途兩旁栽種樹木多為桃樹,還有不少精致樓閣,盧林沒有時間去多看,直奔山巔。
到得山頂,便看見一棟三層高樓醒目的矗立在那,盧林抬頭看去,此樓高聳巍峨,飛簷翹角,攢尖樓頂,這些飛簷翹角極為誇張,昂揚之勢仿佛展翅欲飛;此處空曠,也隻有黃鶴樓這一棟高樓,看那樓頂仿佛直衝雲霄,下麵是江水滔滔;四麵的大門高大寬敞,也不禁人登樓遊覽。
盧林進樓沿梯而上,不過二百餘階,差不多六七丈高,遠眺四周景致,儘在眼中;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晴川閣還有沒有不知道,但是確實對岸也看得很清楚,江中鸚鵡洲也不是芳草萋萋的模樣,有些枯黃之色,怕是多日無雨的緣故;至於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如今天光得很,盧林沒有什麼感覺,江上帆船點點,往來於兩岸之間;盧林倒是覺得若是到了晚上,站在樓頂此處,有一種手可摘星辰之感。
在樓頂盧林本想拿出懷中的千裡鏡來看看,但是周圍往來遊人不斷就作罷了,一路上盧林用千裡鏡看路還是很不錯的,在樓頂看了兩刻鐘左右盧林便下了樓,這黃鶴樓應該是幾十年前重建的,這些存世的亭台樓閣極少有保存千百年的,漢陽是繁華之地,江漢要津,此樓是損毀重建多次了。
二月去洞庭湖的嶽陽樓不也是重建過多次,範文正公那篇【嶽陽樓記】開篇就是: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番禺五層樓也是重建過的,豫章滕王閣同樣是重建過幾次,盧林想起去了豫章兩次,都是匆匆忙忙,未曾登臨滕王閣。
盧林下山取了馬和包裹,給了夥計一錢碎銀子就去江岸渡船過江了,上次來漢陽他是在江州下船騎馬過來的,直接到了漢陽城;漢陽是漢水彙入長江之處,在漢水北岸而得名,最初叫還做漢津。
也不是第一次來漢陽,過了江後,盧林循著三叔給的地址找了過去,找到地方,楊叔見到盧林過來極為驚喜意外,連忙請盧林進屋落座,盧林也是到了漢陽才知道楊叔是玩魚鷹的,在這一帶有點名聲,水上功夫更厲害一些,得閒就會去往汨羅彭廚子那邊玩玩,所以平常和彭廚子相處最是無拘五束的,這倒是令盧林想起幾次都是彭廚子揶揄楊叔的原由來了,彆看彭廚子好似對楊叔滿不在乎,其實楊叔去汨羅多數是想吃彭廚子做的菜,每次去了彭廚子都是盛情招待楊叔的。
酉時的時候,楊叔的妻子回來了,帶著孩子,一兒一女,楊叔的兒子大一些,今年十一歲了,女兒小,隻有七歲,今年剛入書院,楊叔也有鋪子,也買賣百寶箱、轉桌這些的,兩個孩子下午都會去鋪子裡幫忙。
盧林拿出六子聯方和連環鎖教了兩個孩子如何玩,這一直到吃飯都沒有停歇下來,吃過飯,都眼巴巴的看向盧林,盧林笑道:“楊叔,這兩個小玩意是臨江坊製作的,還沒有開始買賣,我這就帶了兩個,是帶給彆人的,不能給你們了,你這邊若是想賣,我就寫信給少掌櫃,到時候讓他給你這邊送點過來如何?”
楊叔不做買賣的,都是楊嬸在做,她看見兩個孩子都這麼喜歡,就說道:“盧公子,那就多謝了,這是個好買賣。”
盧林於是就讓楊叔拿來筆墨,給郭文寫信,順帶告訴楊嬸,若是貨物到了,就按照郭文的交代去辦,若是兩個孩子想玩就在家玩,不要拿出去玩,等到開賣了再說。如果彭廚子他們也想買賣就去給臨江坊那邊寫信。
楊嬸聽了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也沒去問,隻說會照辦。
盧林在信中還提了一下,讓郭文再去刊印出一些【直指數算統宗】來,給楊叔他們這些人寄送幾本過去,五大派、五大世家、千鋒照、百煉堂這些地方也都可以寄送幾本過去,或許學了之後都會擴散開來。
八月二十四日一早,盧林在楊叔家吃過飯,就告辭離開了,一路向北而去,酉時過了柏舉進入大彆山中,戌時尋了個地方歇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