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縣之中召開朝會緊急商議要不要避難鄴城……
隻不過那個時候,劉備讓劉封統領去打上庸,著實是個敗筆。劉封其實知道了他無法繼承劉備的位置,但是很不甘心。畢竟劉大耳沒兒子的時候,劉封他天天端茶倒水伺候著,現在有了新兒子就忘了舊兒子,誰會開心?
而且一杆子就將劉封頂到了上庸之地,又貧瘠,又是前線,什麼都要依靠後方支持,稍微有些出格的動作,要麼就是被孟達抓住胳膊,要麼就是被後方拖住小腿,所以當關老二要求劉封出兵配合的時候,一方麵是劉封能力不強,乾不過孟達老狐狸,另外一方麵也有可能劉封覺得他出兵太早的話,就是關老二的陪襯,所以就算是要出兵,也要到了關老二危急之時再出動……
當然,戰鬥間隔時間太短,準備不足也是客觀存在的原因。
再加上關老二的暴脾氣,可能見劉封沒動作,多少有些不客氣。但是對於劉封來說,都沒了太子位置了,爹都不要他了,認什麼二叔就更沒意義了。
因此曆史上襄陽之戰當中,兩路兵馬實際上隻是動了一路,曹軍隻需要抵擋一個方向,可是現在,北麵有武關,側麵有上庸,而且不存在什麼相互製約猜忌的情況,反而是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配合。
除非是……
兩個人的目光,幾乎都是在房陵之處停留。
曹真吸了一口氣,伸手指點著地圖上的某處,『如今之策,當速援房陵!』
『為何不是鄖關?』曹仁問道。
上庸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上庸居於東三郡中間,更重要的是上庸是一個關鍵的節點,往北穿過武當山區域,攻下鄖關,就可以直入南陽盆地,和武關道、宛城直接連成一體。
若是南下,攻克房陵,就可以抵達荊山,再攻下築陽,就等於是一腳踹開了荊州的側門!
所以曹仁的意思,就是李典接下來會北上打鄖關,還是打房陵。
曹真的判斷,則是房陵可能性更大,所以下一步是要派遣援軍去房陵,而不是去鄖關。
『李曼成突襲上庸,過西城而不驚上庸,』曹真說道,『必有擅於山林奔襲之卒……如走漢水,遇上我荊州水軍……無疑是舍長取短……』
曹仁緩緩的點了點頭。
曹仁抬起頭看著曹真,『你可知道……房陵之要……』
『房陵是氐人將……』曹真緩緩的說道。
曹仁點了點頭,『故而……』
曹真回答道,『故而當速援,而不入城中!』
……
……
房陵。
如果說將上庸三郡做一個排名的話,上庸無疑是排在首位,接下來是西城,而房陵麼,長期是老三。而且對於上庸之地來說,說是三個郡,實際上就是三個縣而已。
房陵郡,也就是房陵縣,甚至可以說是房陵盆地。
上庸三郡,就是這漢中東麵群山之中的三個小盆地。
將領撲打帶著自己手下一千餘人鎮守在這裡。
他的這些兵卒,半農半兵,又是他的佃農,也是他的士兵。
上庸失守的消息也自然是傳到了他這裡,但是他得到消息的同時,驃騎兵卒也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雖然隻是斥候小隊,但是也不得了!
這固然是上庸一帶的申氏兵卒實在是有些能力低下相關,但是也證明了驃騎進軍的速度,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驃騎兵鋒,隨著上庸敗落的消息一同出現在房陵此處,撲打以及旗下的大小頭目,便是宛如炸了鍋一般的慌亂起來。根據潰兵上報的情況,申氏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像樣的抵抗,就被李典一槍挑翻……
撲打很難想象當時的場景,因為在他眼中,申氏已經是強大的漢人地方豪強了,手下的兵馬比他還要多三四倍,怎麼就這麼容易被攻破,被殺死了?
雖然現在出現在房陵周邊的驃騎兵卒,隻是前鋒,或者連前鋒都算不上,是以小隊為單位的遠派斥候,而且不管是從漢中到上庸,還是從上庸到房陵,中間都是要翻山越嶺,並不是通達大道,冬日之中行軍不易,再加上李典的大軍在突襲上庸之後,必然也是要有一個短暫的時間進行修整,以及處理上庸周邊的申氏塢堡,清剿申氏殘留的力量,才能算是真的控製了上庸……
否則前腳進軍房陵,後腳上庸申氏殘餘就叛亂,那就真搞笑了。
可是誰也不清楚李典清理這些殘餘,需要多少時間,或許是一兩個月,也或許是十幾二十天,抑或是更短……
現如今出現在房陵周邊的這些驃騎斥候小隊,就是最好的證明。
今天看著驃騎軍隻是小隊,或許明天,後天,或者是隨時那一天,小隊就可能變成了大隊人馬,烏泱泱黑壓壓的出現在房陵城下!
絕望的陰影,已經籠罩在了房陵之中所有人的腦袋上。
出擊?
不敢。
也沒有那個能力。
氐人將撲打知道自己手下兵卒是什麼樣子的水準,真要是離開了城牆的保護,和驃騎軍正麵野戰,那肯定會被按在地上死命摩擦……
防守?
沒信心。
上庸都被攻克了,房陵的城牆比上庸還要更差,更矮,更薄,兵卒也是更少,怎麼防?
若是李典手下帶個幾百人來,氐人將覺得還可以抵擋一下,但是如果是李典親自帶大軍前來,那麼誰能擋得住?
縱然平日裡麵,氐人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喝酒,以及在喝酒前後吹噓自己的武勇,但是吹牛歸吹牛,真上陣了可是要靠真功夫,不是靠一張嘴。
逃走?
回歸山林之中,或許是對普通氐人來說,是一條出路,但是絕對不是氐人將的好去處。
氐人將已經習慣了在房陵這裡,習慣了這裡的房子,習慣了控製周邊的土地就可以年年歲歲都得到不錯的收成,習慣了每年都可以從周邊的氐人部落裡麵換取更多的山貨販賣發財,要他重歸山林,放棄房陵所有的一切財產,他舍不得,也不願意。
那麼,或許剩下的就是投降了……
問題是向誰投降?
就眼前的這些驃騎軍小隊?
而且,還有一點,萬一李典不走房陵,而是走北麵的鄖關呢?
畢竟出了鄖關,就是南鄉,水陸都很是通達,還可以和北麵的武關,以及宛城聯係上!
所以李典拿下了上庸之後,也是必然要拿下鄖關的,否則側翼就會受到威脅……
氐人將召集一群大小頭目,爭論不休,最後的問題,就是不知道李典是先取鄖關,還是先來打房陵。
同時,當下李典不是還沒出現麼,隻是眼前的這些驃騎小隊,他們就直接投降,是不是會有些太輕率了?
畢竟李典還沒給出籌碼來。
氐人將甚至有些期盼那些驃騎軍的小隊會派幾個人前來談判,然後高低還一下價,拉扯一下,便是哀歎一聲,表示自己虧大了,若不是敬仰驃騎大將軍,若不是仰慕李典將軍,那是斷斷不可能投降雲雲,以此來彰顯自己犧牲了多少,體現出自己忠心耿耿的價值來。
可惜,驃騎軍的小隊根本就沒有來聯係的意思,那總不能腆著臉倒貼上去吧?
多掉價啊!
習慣了在氐人和漢人之間做買賣的氐人將,覺得自己這個價格,不能再低了。
要賣,也要賣個好價錢不是麼?
他習慣在雕梁畫棟的房屋裡麵等客人,已經不習慣再站到大道上吃塵土了。
氐人將煩憂痛苦,他沒有什麼好計策來扭轉局麵,再加上一堆的大小頭目嘰嘰喳喳也沒主意,最後不由得怒吼著拍了桌案。『先派人前往荊州急求援軍!若是援軍不來,驃騎大軍又至,我們就投了!到時候曹軍那邊也怪不得我們!』
部下大小頭目左右看看,便是覺得氐人將說得有道理,便是紛紛附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