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中亞和歐洲的外交戰線上取得了暫時的成果,張宇知道,真正的威脅其實來自東亞的腹地。日本的軍國主義已經抬頭,並且在英日同盟的支持下,迅速擴充軍備,野心勃勃地準備對外擴張。日本的目標十分明確,朝鮮半島、台灣,甚至大清本土的沿海地區,都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張宇深知,無法避開與日本的最終對決。因此,他決定通過係統製定一項詳細的軍事防禦和反擊計劃,以應對日本可能發動的全麵戰爭。
朝鮮半島的局勢緊張
朝鮮半島一直是東亞局勢的焦點之一。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朝鮮不僅是大清與日本之間的戰略緩衝地帶,還是一條重要的交通和軍事通道。張宇通過係統發現,日本正在朝鮮周邊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顯然在為戰爭做準備。與此同時,朝鮮國內的局勢也日趨動蕩,親日勢力在暗中活動,試圖煽動國內反大清的情緒。
張宇決定先發製人,派遣一支特使團前往朝鮮,與朝鮮國王李熙進行緊急會談,商討如何共同抵禦日本的威脅。李熙一直以來對大清抱有依賴之情,但麵對日本的強勢崛起,他內心也有些動搖。在會談中,張宇的特使強調了大清對朝鮮的長期保護,並承諾如果日本對朝鮮發動戰爭,大清將毫不猶豫出兵協助保衛朝鮮的主權。
會談結束後,李熙勉強同意與大清保持軍事合作,但他的態度顯然不如以往堅定。這讓張宇感到必須采取更為強硬的措施,以確保朝鮮不落入日本的手中。於是,他決定向朝鮮派駐一支精銳部隊,直接控製關鍵的港口和防禦據點,同時通過係統密切監控日本的動向,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的軍事行動。
台灣的防禦工事升級
日本對台灣的興趣由來已久。自從大清在中法戰爭中獲得台灣的控製權後,台灣島便成了大清在東南亞的重要海上防禦基地。張宇通過係統了解到,日本正在加強對台灣的間諜活動,試圖刺探台灣的防禦布置,並在島內策動反清勢力,製造混亂。
張宇決定加強台灣的防禦工事,並利用係統的技術優勢進行全麵的軍事升級。他命令駐紮在台灣的將領對島上的主要港口、炮台和防空設施進行全麵檢修,並且引入最新式的武器裝備,確保台灣在遭遇任何外部襲擊時都能自衛。
此外,張宇還特彆關注台灣的海軍建設。他通過係統從德國進口了多艘先進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組建了一支全新的台灣防衛艦隊。這支艦隊將成為大清在東南亞的第一道防線,確保日本的海上進攻難以輕易得逞。
內部的隱患:廣東叛亂
在張宇忙於應對外部威脅的同時,國內也爆發了新的危機。位於南部的廣東省,因地方官員的腐敗和徭役負擔,引發了民眾的不滿。更為糟糕的是,廣東的某些地方勢力與日本暗中勾結,試圖趁大清在外線作戰之際,在南部地區發動叛亂。
張宇得知此事後,立即通過係統調動大清的情報網絡,鎖定了叛亂的主謀,並派遣精銳的特戰部隊前往廣東進行秘密清剿。與此同時,他還向廣東地區的地方軍閥發出了警告,要求他們立即停止與日本的任何秘密接觸,否則將受到嚴厲的軍事打擊。
然而,叛亂並沒有因此迅速平息。叛軍在日本的暗中支持下,迅速占領了廣東的幾個重要城市,企圖割據一方,建立獨立的政權。麵對這一局麵,張宇果斷下令,調集駐紮在湖南和廣西的軍隊,對廣東叛軍進行全麵的圍剿。
這場平叛行動持續了數月,最終在張宇的精心部署下取得了勝利。叛亂的主謀被捕,叛軍的勢力被徹底瓦解,廣東重新回到了大清的控製之下。然而,這場叛亂也暴露了大清內部的一些潛在問題:地方勢力過於強大,中央政府對邊遠省份的控製力不足,這為未來的治理埋下了隱患。
決戰前的準備
隨著廣東叛亂的平息,張宇將所有的精力重新集中在日本的問題上。他通過係統不斷獲取日本國內的情報,得知日本已經做好了發動全麵戰爭的準備。日本的軍隊經過多年的擴軍備戰,兵力大大增強,尤其是海軍力量迅速擴展,具備了向大清東南沿海發動進攻的能力。
麵對日本的咄咄逼人,張宇決定未雨綢繆。他下令大清沿海地區的所有軍事單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特彆是在天津、青島、大連等戰略港口布防加強。同時,他通過外交途徑加緊與德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合作,確保在戰爭爆發時能夠獲得這些國家的支持。
與此同時,張宇還在內部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軍事改革。他通過係統對大清的軍隊進行現代化訓練,引入西方的先進戰術和裝備,尤其是在海軍和空軍的建設上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張宇知道,這將是一場持久戰,大清必須具備在陸地和海上雙線作戰的能力,才能應對日本的全麵進攻。
戰爭的陰雲籠罩
儘管張宇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戰爭的陰雲依然籠罩著東亞的上空。日本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而大清能否頂住這場風暴,仍然是未知數。張宇站在紫禁城的城牆上,望著遠處的天空,心中暗自盤算著接下來的每一步。
這不僅僅是一場與日本的戰爭,更是一場關乎大清命運的生死搏鬥。張宇明白,勝利將意味著東方共榮聯盟的進一步壯大,而失敗則可能讓整個大清帝國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戰爭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張宇的內心卻越發冷靜。他相信,隻要東方共榮聯盟團結一致,他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來自東洋的狂風暴雨,迎來真正的勝利與輝煌。
戰爭,已無可避免。
喜歡光緒之路:係統掌權請大家收藏:光緒之路:係統掌權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