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
京城的城門之下,人群熙熙攘攘,熱鬨非凡。天啟帝身著明黃龍袍,端坐在禦輦之上,身姿挺拔,麵容冷峻,雖未言語,但那威嚴的氣場卻自然散發開來。信王朱由檢站在一旁,目光中透著興奮與期待,他微微昂首,對身旁的天啟帝說道:“皇兄,此次明軍大勝而歸,實乃我大明之幸事。蒙古自此歸順,我朝邊境可得長久安寧,此乃皇兄聖明領導之功,亦是我大明將士英勇無畏之成果,真可謂揚眉吐氣。”天啟帝微微頷首,神色間帶著一絲欣慰:“此乃眾將士用命,然亦不可掉以輕心,保國安民之路,仍需慎行。榆翔不負朕的心意,又立功了哈哈哈!”
一旁的張嫣,身為皇後,她儀態端莊,身著華麗鳳袍,頭戴鳳冠,一舉一動皆透著母儀天下的風範。然而,在她那平靜的外表之下,內心卻如波濤洶湧。對榆翔的思念與擔憂卻如影隨形,數月不見,她不知道榆翔如今是何模樣,是否安好。
柳如是難掩焦急之色。心中的思念與愛意毫無顧忌地寫在臉上。她的眼眸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那是她在緊張與期待時的習慣動作。
張嫣輕輕地將目光投向柳如是,那一瞬間,她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絲絲複雜難明的情緒。其中,既有對柳如是那份真摯熱烈情感的深深羨慕,又有著作為一國之母、堂堂皇後所特有的無奈和苦澀。
隻見張嫣微微抿了抿嘴唇,然後緩緩地張開,用一種輕柔得仿佛能被風吹散的聲音說道:“柳姑娘,瞧把你給急的,放心吧,很快就能見到他啦!”。
正在滿心焦急等待中的柳如是,突然聽到張嫣的聲音,猶如從一場美夢中驚醒過來一般。她連忙定了定神,轉過身麵向張嫣,微微屈身行了一個標準的萬福禮,輕聲回應道:“皇後娘娘,妾身自從與榆大哥分彆以來,整日裡心心念念都是他的身影,以至於吃飯都覺得沒有滋味,晚上更是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如此這般,妾身自然也就日漸消瘦了。”說這番話時,柳如是的語氣格外直白坦率,絲毫沒有想要掩飾自己內心深處對於榆翔那份刻骨銘心的深情厚意。
張嫣微微低下頭,輕輕歎了口氣:“是啊,這一次幾個月,不知道我這個弟弟是廋了還是胖了。”
此時,大軍漸近,馬蹄聲和腳步聲震得地麵微微顫抖。明軍班師回朝,北京城中一片歡騰,百姓們早早地便湧上街頭,夾道相迎。人群熙熙攘攘,熱鬨非凡,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與興奮。
隨著一陣馬蹄聲和整齊的腳步聲傳來,明軍的隊伍漸漸映入眼簾。旗幟飄揚,鎧甲生輝,士兵們雖麵帶疲憊,卻依舊身姿挺拔,步伐堅定。
在這熱鬨的人群之中,有一位老者,眼睛突然一亮,他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兒啊!”他激動地大喊一聲,聲音因激動而有些顫抖,不顧一切地朝著兒子擠了過去。兒子也看到了父親,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加快腳步,穿過人群,與父親緊緊相擁。“爹,我回來了,毫發無傷!”兒子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數月的征戰艱辛與對家人的思念在這一刻湧上心頭。“相公!”人群中的一位婦人,她呼喊著,不顧旁人的眼光,朝著丈夫奔去。丈夫張開雙臂,將妻子緊緊摟在懷中,輕聲安慰著:“娘子,我回來了,彆怕。”妻子在丈夫的懷中泣不成聲,那是喜悅的淚水,是對丈夫平安歸來的慶幸與感恩。
周圍的百姓們看到這一幕幕親人團聚的場景,紛紛送上祝福的話語和熱烈的掌聲。孩子們在人群中跑來跑去,好奇地看著歸來的士兵們,他們雖然不太懂戰爭的殘酷,但也被這歡樂的氛圍所感染。
“榆將軍,沒有騙我們,真的同去同歸啊!”不知是誰在人群中高聲呼喊了這麼一句。刹那間,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在凱旋的隊伍之中,急切地尋找著榆翔的身影。張嫣和柳如是更是神色一緊,眼神中滿是緊張與期待。
柳如是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急,她匆匆走向一名士兵,:“這位軍爺,榆將軍何在?他可安好?”那士兵聽到詢問,卻隻是默默低下了頭,雙唇緊閉,一言不發。柳如是見狀,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她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軍爺,你倒是說話呀!榆將軍到底怎麼了?”
張嫣也緩緩走上前來,她雖極力維持著皇後的端莊儀態,但那微微顫抖的雙手還是泄露了她內心的不安。
然而,士兵依舊默默不語,隻是那低垂的頭顱和緊握的雙拳,仿佛在訴說著無儘的悲痛與哀傷。周圍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了一般,原本熱鬨的凱旋氛圍被一種壓抑的寂靜所取代。百姓們麵麵相覷,心中都湧起了不好的念頭。
柳如是瞪大了眼睛,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她的聲音已然哽咽:“不,不會的……榆將軍他答應過我,他會回來的……”張嫣的身體也微微搖晃了一下,她強忍著內心的悲痛,輕聲說道:“莫要慌亂,或許另有隱情。”可她自己的聲音卻也充滿了不確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