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經過兩天的翻越跋涉,他們終於看到了吐蕃的邊城。
吐蕃的邊城就在山腳下,說是城,但其實規模並不大,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小小的村鎮。它與普通的村鎮相比,隻是多了一道城門而已。
城牆上有軍旗飄揚,穿著吐蕃武士服的士兵們在城門口巡邏。
城牆內的街道並不寬敞,隻有一條主道,許多房屋都是依山而建。
城外是一條洶湧澎湃的大河。
站在山上俯瞰,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條寬闊的河流將兩國分隔開來,兩岸的邊城風貌迥異,形成鮮明對比。大周的邊城給人一種莊嚴、穩重的感覺,而大吐蕃邊城則透露出一種豪放、灑脫的氣息。兩國的邊城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展現出了各自的特色和邊疆生活的風貌。
這正是楚河漢界,涇渭分明啊!一邊是吐蕃的邊城,另一邊則是大周的邊城,兩者之間隔著那條洶湧的大河,仿佛是兩個世界的分界線。這種景象讓人們不禁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社會的差異。
他們還看到河麵上沒有船隻,隻有一條鐵索橋。
吳迪:“這鐵索橋是那個鐵索橋嗎?”
她指的是後世那著名的鐵索橋。
朱瑩瑩:“也許…是吧。”
遠遠地她也不能確定。
王向東過來傳楊領隊話說:“大家加快速度,爭取今天就過河去,不然就要等明天了。”
於是大家紛紛催動馬匹,揮著鞭子,趕著馬車下山。
楊五對朱青青他們解釋道:“這邊城之間隻有一條索橋可以通過,而且很窄,勉強能夠通過馬車,所以隻能單邊放行。
上午是吐蕃這邊放行,下午就是大周那邊,晚上關閉城門,誰都不放行。所以如果今天上午不過去,就隻能等明天上午了。”
朱青青表示理解。
這會兒都看到河那邊大周的城牆了,個個肯定是歸心似箭,急於想過去的。
下得山來。
商隊在驛站門口停下,楊領隊把給邊城吐蕃人帶的一些貨物商品交給驛站管事,等著人來領取,自己又去找守城官員在路引上蓋章。
期間他問朱青青他們可要去逛逛街市。
朱青青道:“這裡有的,對麵也有,就不要耽誤大夥兒過河了。”
楊領隊點點頭。
的確吐蕃邊城這麼小也沒啥可逛的。大周那邊比這邊更熱鬨。
當然也是想急著過去咯。
於是趕在中午之前,他們一行人出了城門,踏上了城牆外的鐵索橋。
朱家一家都從馬車上下來,走在商隊的最後,步行過橋。
他們要親自來感受一下這天塹的魅力。
鐵索橋橫跨在湍急的河麵上,猶如一條鋼鐵巨龍。橋的兩端矗立著堅固的橋墩,用巨大的鉚釘和螺栓固定著粗壯的鐵索。鐵索緊繃著,承載著行人與車輛的重量。
橋麵鋪著厚實的木板,走起路來會發出咚咚的聲響。當有風吹過,鐵索會發出清脆的撞擊聲,仿佛在演奏一曲激昂的樂章。
站在橋上,放眼望去,河水在橋下奔騰而過,濺起雪白的浪花。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江水相映成趣。鐵索橋的宏偉與周圍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麵。
在陽光的照耀下,鐵索橋閃爍著金屬的光芒,顯得更加威嚴。它見證了歲月的變遷,也承載著人們的希望與夢想。這座鐵索橋不僅是連接兩岸的通道,更是人類智慧和勇氣的結晶。
朱爸爸感歎:“修這樣一座橋,不知道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前人真是太偉大了。”
朱媽媽:“是,我們都是躺在前人的功勞上享福。”
朱青青緊緊抓著吳迪的手,生怕她不小心從旁邊鐵索的縫隙裡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