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兵團,是建國初期的一種軍墾形式。
1965年後開始大規模推廣,可以理解成現代版本的屯田製。
在那個年代,雖然全國都迎來了解放,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我國疆土遼闊,有不少國軍殘兵藏匿其中,還有盤踞在鄉間的強盜土匪時不時出來打個劫。
長期駐軍才能保證安全,但管控過於嚴格又會影響經濟發展、恢複民生。
所以,兵團製度應運而生。
國家對駐軍下達命令:“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
175萬新中國軍人放下槍炮,脫離國防部隊序列,組建生產建設兵團,開始大規模的墾荒。
這些勇敢的軍人,把戰爭中鍛煉出的紀律性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運用在了生產建設當中。
他們前往最荒蕪的地方,從零開始建設。
沒有房子住,就自己建房躲避風沙;沒有水源,就自己動手挖井;沒有牲畜和農機,就靠肩膀拉、靠雙手推。
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裡,全國陸續出現過12個兵團,3個農建師。
這種軍民合一的製度,將大片邊境國土牢牢控製在國家手中。
李徹將這種兵團製度簡單講述給眾人聽,並做了些許改變。
兵團中的士卒成員,保留他們的軍籍,並混編加入百姓、奴隸、戰犯。
兵團除了開墾荒地、建設聚集地外,還要承擔訓練、警戒、戰鬥任務,以保持戰鬥力。
一旦發生戰爭,這些兵團要有迅速響應,並出兵的能力。
饒是最具智謀的霍端孝和諸葛哲,聽到李徹的計劃,也不禁緊緊皺眉。
“此事太過冒險了吧?”霍端孝擔憂道,“軍團官員掌握了軍、政、農、工、商等大權,可完全自主,難以控製。”
“所以,我們要在人選方麵多下心思。”李徹說道。
“初次嘗試,我打算以‘團’為單位,先選出四名團長,不計出身,但要忠心、要可靠、要有能力。”
眾人聞言,互相對視一眼,皆是不敢開口。
若是其他官職,大家早就開始推薦自己人了。
但兵團團長的權力太大,沒人敢做這個保。
李徹見沒人吱聲,倒也沒覺得意外。
繼續說道:“人選暫且不提,你們覺得這個製度,是否可行?”
這一次,其他人依舊是沉默,但諸葛哲站了出來。
“臣覺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