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點了點頭:“羲正性情單純,言語間對那位奉王的敬佩和親近真摯,想必不會作假。”
青年麵露喜色:“如此說來,那位奉王或許真的很重視農桑,不然也不會讓小師弟寫信,邀老師去那關外之地。”
“我聽聞,那奉王乃是仁義溫和之人,早在宮中便頗具仁名,百官對他讚口不絕。”
“如今大敗高麗、契丹,可見此人溫仁而不迂腐,或許投奔於他,正是我桃源派的一個機會。”
陶潛笑了笑,走到石桌之前,拿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你啊自古以來,哪有帝王不重視農桑的?”
“可他們重視的隻有地裡的糧食,而從未重視過種出糧食的人。所謂士農工商,農雖隻在士大夫之下,但卻從未真正獲得過應有的地位。”
陶潛輕輕歎了口氣,眼中滿是空洞的麻木與失望:
“若是種地能出人頭地,那麼農民將無地可種。”
桃源派不僅僅是鼓勵農事,而且倡導提升農民地位,認為農民才是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
陶潛也一直四處講學,宣揚自己的思想。
在桓朝四分五裂,天下群雄並起的年代,他遊走於各個勢力之間,勸說各個反王、將軍。
然而,正是天下大亂之時,誰又會在意所謂的農學?
今天剛打下來的地盤,明天可能就被其他人搶走了。
大家都知道發展農桑,可發展農桑的收益太遠,反王們都等不及。
唯有當今陛下,接納了陶潛的建議,奉他為座上賓,高官厚祿以待。
但慶帝也隻是看中了陶潛對農學的研究,而不是他的思想。
大慶建國後,慶帝仍讓陶潛掌控農事大權,但對他重農的思想卻是束之高閣。
陶潛越來越失望,最終辭官隱退,開始廣收門徒。
他活得越久,他清楚,不是他的思想不夠好,而是他的思想對帝王來說不夠好。
所謂儒學、法家,不過是帝王用來控製庶民的工具罷了。
農學這把工具,顯然不夠順手。
陶潛回過神來,渾濁的雙眼變得更加黯淡了。
他看向身前的青年,緩聲道:“去吧,叫你們的師兄弟過來。”
桓浩然稽首行禮,轉身向院外走去。
不久,桃源派的師兄弟們陸陸續續地來到了庭院中。
他們或年輕或年長,皮膚清一色的黝黑,且都帶著一種獨特的氣質。
那是學者和農民融合在一起的風範,與此世的其他文人完全格格不入。
若是李徹在此,必然能察覺到,這些人很像是前世建國初期,那些基層下鄉的村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