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十萬的數字不是隨意杜撰的。
在漢朝初年,漢高祖劉邦率軍圍剿韓王信時,韓王信暗中聯絡了匈奴首領冒頓。當時雲中和九原一帶的長城防備已成虛設。
冒頓領兵南侵,率領四十萬大軍將劉邦困在白登山七日七夜。
如果不是陳平賄賂了冒頓身邊一位名叫大月氏閼氏的人,劉邦的新王朝恐怕一建立就告終結。
雖然劉邦最終逃脫,但這使他認識到匈奴的可怕實力。
當時的匈奴已經征服了東胡,北討昆丁,西取西域,驅趕了大月氏。冒頓統率四十萬大軍,稱霸四方。
劉邦在簽署了一係列屈辱的條約後,才從白登山脫身。由此開始,漢朝長達數百年的和親局麵拉開序幕。
在此期間,冒頓幾乎每年都於秋末冬初之時南侵,攻打九原、遼東以及雁門等地。
漢軍眾將領忍無可忍,屢次上書請求攻擊匈奴,但均被劉邦拒絕並遭到了處罰。
劉邦最終聽取了婁敬的建議,派宗室女與匈奴和親,采取安撫政策度過了與匈奴相處的數十年。
而今大秦雖未曾崩潰,但匈奴仍舊遵循曆史走向強大,四十萬的草原騎兵威脅著北境。
秦軍守衛在北方長城的人數約為三十萬,儘管裝備比匈奴先進,但依然難以取得進攻優勢。
要想擊敗四十萬匈奴騎兵,除非有一支數量可觀的騎兵。然而大秦直到近幾年才大力發展騎兵,數量尚且不足。
“我們已經失去了對匈奴的主動進攻能力,若等匈奴統一西域,那時我們就隻能被動防禦了!”
“所以我建議在開春後立即出兵大月氏!”蘇牧皺眉說道。
除了王翦外,所有人都感到愕然。為什麼要去打大月氏?
不是匈奴在壯大嗎?
“為什麼?”嬴政盯著蘇牧問道。
蘇牧看了一眼王翦,見後者點頭,便回答道:
“攻擊大月氏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其歸附匈奴。”
一旁的蒙毅聞言總覺得這句話有點奇怪。
“蘇先生,既然不想讓大月氏倒向匈奴,那為什麼還要攻打他們?”蒙毅不解地問。
“不是這樣的!”蘇牧搖頭道,“大月氏與匈奴是世仇,除非走投無路,否則大月氏絕不會投降匈奴!我們這次行動的目的並不是消滅大月氏,而是展示我們的軍事實力,迫使其歸順。這一方案我已和老將軍溝通過了。”蘇牧看向王翦。
王翦點頭並向嬴政行禮道:“是的,陛下。老臣前幾天與蘇牧已經商議妥當,出兵震懾羌族,進而迫使大月氏歸順!”
“大月氏是遊牧民族,擅長養馬,若能讓他們為大秦提供戰馬,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在草原上與匈奴抗衡!”王翦目光炯炯。
在座之人聽了王翦的話都感到驚訝。
“老臣一開始也不理解蘇牧為何如此堅持收服大月氏,現在看來,他的目光確實長遠啊!”王翦捋了捋胡須說道。
馮去疾對蘇牧的提議非常滿意,目光中滿是讚許。
李斯則情緒複雜。
每當有人崛起,總會有其他人的利益受損。
如今大秦的決策傾向於蘇牧,一切自然要圍繞他展開。
李斯……委婉地說,這是失寵了。坦白點說,就是被邊緣化了。
這種邊緣化將愈演愈烈,不僅李斯本人,就連他所代表的法家學說也將逐漸被排擠出權力中心。
因此,李斯的心情頗為複雜。
儘管蘇牧的做法暫時穩定了大秦,但這對他個人的影響卻不可忽視。
但是要說蘇牧的治國理念能夠讓大秦長久昌盛,他還並不是完全讚同。當年商鞅變法,使得秦國日益強大,最終超過六國,這些都是建立在法的基礎上的。世間萬物,皆需有法則,有規範,方能成方圓!
而蘇牧的做法,則是讓更多的人偏離了這些法規。
李斯緊鎖眉頭,沉默不語。至於蒙毅……
幾日前,他就已經寫信給在雲中郡的兄長蒙恬。而蒙恬的回信也很簡單明了:靜觀其變!
蒙家一向支持太子扶蘇,蘇牧的崛起,不僅對扶蘇構成威脅,同時也動搖了蒙家的地位。如今看來,蘇牧似乎更親近王家,這讓蒙毅倍感警惕。不過,其他人態度如何並無大礙。
最重要的還是嬴政的態度。
隻要嬴政在位一日,他就是大秦的主宰。
“好,等春天一到,就出兵大月氏!”嬴政最後拍板決定了出兵之事。
ps:新書已上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預訂首閱,訂閱全書!
不過距離出兵還有幾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內,蘇牧並沒有打算閒著。
戰爭不僅僅是人與人的較量,同樣也是武器、裝備、財力的比拚。任何一方麵都會影響戰爭的勝敗。
“陛下,在開戰前,我建議將全軍裝備全麵升級,特彆是騎兵的高橋鞍、雙邊蹬以及馬蹄鐵必須配備到位。此外,我還打算改良一些適合騎兵作戰的新武器。”蘇牧提議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