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隘,塵天,漠上。
玄衣冽冽藏血色,一人一戟一赤馬,就這麼馳騁在大漠之上。
黃沙掩日,未有霞天,這是北漠的荒涼,也是顧城的氣魄。
顧城,是大夏帝國最後一道屏障,這裡守著的是漠上人屠——帝國八百年來第一上將軍顧城王顧驍。
“他年桃李處處逢,顧城以北不見春。”多年後每當人提到北漠顧城,總要吟一吟大詩人李青蓮的《請彆上將軍雲》。
春日和暖,桃李處處可見相逢,唯有第一關要的顧城,從未見過春天。
這不僅說的是北漠天氣極為嚴峻,更是因為鎮守邊關的上將軍顧驍不負人屠稱號。顧驍說,既然枯骨壘起鮮血浸潤的土地,那就留不下春光融融。
遠了春風,唯有一句刻在心上,進犯他大夏帝國者,雖遠必誅!
自顧驍十七歲接任顧城軍以來,大小戰役不計其數,在之後更取羌族三百裡,退卻匈奴十萬人。
作為上將軍的顧驍,武將第一人已是封無可封。
當此正在改製的夏庸帝卻一反常態,將顧驍封作大夏帝國唯一一位異姓王,王城便賜顧城,從此不聞上將軍,人人皆奉顧城王。
為著封王一事,夏庸帝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世人不懂夏庸帝,便是顧驍也不明天子的旨意。
年輕的天子沒有解釋,反倒比往常釋懷,隻道:“祖宗不足法,顧驍,我要你為我守好大夏這最後一道防線,你可願意?”
君令有所授,如何敢辭?顧驍點頭,可是聽懂天子那句“祖宗不足法”,是到了五年後才知道他的深切無奈。
原來,大夏王朝遲早是要亡的。
顧驍知道王城岌岌可危時卻是庸帝九年冬季大寒,二十四節氣流轉,這一天一年中冷地冰天徹骨,顧城男兒殺敵殺地熱血沸騰。
當此時,北漠羌族與匈奴似乎聯合好了似的齊齊來犯,顧驍沒有半點脫身的辦法,擅離軍營為死罪,更何況是那般凶險的時候。
那場戰鬥,比顧驍所經曆的任何時候都要艱難。
顧城軍十萬人守邊疆,然而羌族與匈奴聯合,陳兵三十萬於境外。一場血戰前前後拖了半月之久。
將軍顧驍日夜辛勞,枕戈待旦,以十萬人抵三十萬人,用血肉之軀守住了顧城邊境。戰後,軍士儘皆歡喜,於顧驍換來的卻是晴天霹靂。
短短半月,驚蟄時分,初雷乍起,王城雒陽城破。民眾四下逃竄離家,宮殿付之一炬,八百年基業好像空空大夢一場。
來不及合眼休息的顧驍不敢耽誤片刻,一人一戟一赤馬,馳騁奔向雒陽。人擋殺人,佛擋佛,一身轉戰三千裡。這才有了那大漠上玄衫冽冽馳騁著的男人。
顧城之於王城千裡,兩天一夜的路程,顧驍馬不停蹄地趕了一天一夜,入目是滿目瘡痍,處處是人間戰火。
雒陽的境況比顧驍想的還要糟糕許多,等他到時,早已被攻破的宮殿火光衝天,燒了整整三天三夜。
顧驍發了瘋似的往王宮裡麵衝去,生見人死見屍,他要見當今天子!
宮女,侍從,所有人都在逃命,搶奪錢財,見著一身被血浸濕的顧驍嚇得驚魂不定,還不等顧驍將人抓來詢問,人已結結巴巴不能言語。
顧驍丟下人,往後宮方向尋去。皇女妃子不見一人。
半月的境外苦戰加一天一夜的徒於奔波,還有猝不及防的巨大悲痛,種種外力以及沒有找到人的惱怒像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讓顧驍近乎失去理智。
既找不到人詢問,那便找人尋仇!
亂他大夏者,不在於外,而在於內,這是帝國何等的悲哀。他第一個要找的人,便是帝國危急存亡時候自命為相的衛無缺。
然而顧驍沒有找到衛無缺,衛無缺卻找到了顧驍。
帝國最後幾月境況究竟如何顧驍所知不多,不過所有的事情都必然同這個衛無缺脫不了關係。
衛無缺,隻是個二十弱冠的少年郎,看著純良無害地很,可是手段之狠辣,顧驍行軍打仗多年,見所未見,帝國滅亡,顧驍一直懷疑最根本的就是這衛無缺內攪國政,外通異族。
當此時,衛無缺於宮殿午門城樓上睥睨看著樓下提著一柄方天畫戟的顧驍。
而樓上樓下遍布高手,隨時護在衛無缺左右,樓外又布著兩千弓箭甲兵,以防顧驍有任何動作。
這是一個死局,顧驍自己闖進來的死局。
隻要顧驍趕來雒陽城護佑天子,等來的必然是衛無缺的截殺包圍,然而顧驍還是來了。
他也不下馬,將自己的戟插入地上,宮殿青石,沒入方寸。
“我顧驍必取衛無缺項上人頭。”
話音雖落,回響起來,赤馬揚起前蹄,仰天嘶吼一陣,隨時準備跟隨自己的主人衝鋒陷陣。
僅僅是這一手,便震懾地前麵一列甲兵退一步,隻看著城樓上的衛無缺,等待下達指令。
漠上人屠顧驍,不是說說而已。
衛無缺深知這人有多恨自己,然而這不過二十的少年郎抽筋剔骨什麼沒有見識過?顧驍隻一人,對戰他兩千兵甲,本無所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