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向來沒有不散的筵席,即便姐妹情深似海,也終究會有分彆的那一刻。
李淑雅戀戀不舍地和趙穎含淚告彆,直至車隊漸行漸遠,她方才想起趙穎與趙生的關係,也難怪這段時間趙生一直躲著不見。
在徑縣平山腳下,第一座熔鐵高爐,在魯鐵匠與趙生二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終於建成了。
說實話,魯鐵匠見過的最大熔爐都不及這個爐子的一半大,而且此熔爐不僅高大,最關鍵的是風道的獨特設計,還有一個偌大的木質鼓風機。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設計,不過聽了趙生所言,這樣的熔爐一天產出五百斤精鐵不成問題,若是成功,後續再造幾個。
如此一來,每個爐子便可以間歇性地使用。在這個時期,趙生並不追求高產,也不圖用這些精鐵去盈利,他隻是想做些儲備。
畢竟時代終歸還是落後的,此時鐵礦的分選依舊采用篩選和水選的方式,這既耗費人力,又浪費原材料。
不過這些分選出來的原材料都是好東西,既能夠作為水泥的原材料,也能當作陶瓷的原材料,總之這些東西趙生都不會浪費。
當第一爐鐵水從高爐中流淌而出時,魯鐵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往昔他們都是將鐵渣燒紅後反複捶打,從未想過鐵竟能如熔水一般。
這實則是因為當時他們所使用的燃料和爐體溫度達不到要求,所以才無法將鐵礦溶解出來。
當這些變為奇跡之時,趙生告知魯鐵匠:“倘若將這些鐵水與其他金屬混合,便會有出人意料的材料,這個日後我們再慢慢研究,後續的高爐就拜托魯師傅再造幾個。”
魯鐵匠雖說沒有完全聽懂趙生話中的全部含義,但他知曉後續的事情交給他負責,這便意味著,如此多的精鐵可以任由他進行實驗。
在長青山下的小房子裡,這麼多年來他其實從未曾放棄過,他一直想要複原當時的精鐵,鍛打後如何不易折斷。
這段時間,韋榮的人一直在定州郡來回打探,他們期望了解到何處有糖霜。
然而趙生造出的白糖全部在石崗村,剩餘的殘渣可用來造紅糖的,都被他釀酒用掉了,以至於石崗村就未曾賣出過一兩白糖。
即便村裡的人偶爾會獲得一些福利,也隻是大院裡給出的赤糖塊,這樣的東西市麵上也能買到,作為村裡人都以為是一樣的,畢竟他們很少用到糖。
如今偶爾獲得一塊,僅有一定銀子大小,自家補身體都舍不得用,哪有人會拿出去炫耀。
但韋家人的舉動也很快被定州郡的密探所察覺,趙生知道此事大概率是從內部泄露的,可他查了半天也未能查出究竟是誰將他能製糖的消息傳入韋家。
在定州郡趙郡一帶方圓幾十裡,大部分人家開始種植菾菜,因為這東西不好吃,所以,趙村的人去收購,基本上都會毫無保留地賣掉。
這玩意對土地不是很挑,一年可種兩季,春夏季正好能收一茬,秋季後農田荒蕪,很多人將稻田也種上了菾菜,雖說成長期長一些,但好在冬季耐寒。
時至第二年的春天,正好是收獲的時節。有的人家糧食不夠,冬季也會將這種菾菜挖回家當作糧食吃。
好在,趙生知道這種情況下,會讓這些種植了菾菜的人家借糧,開春用菾菜頂賬。
就這樣,菾菜在趙郡一直到欒城周邊,被百姓所接受,戲稱菾菜可當銀子使用,趙王爺(李信)隻認菾菜不認錢。
這話實際上是誇李信仁義,百姓沒有糧食吃,可以用菾菜當作銀兩借貸。
雖然大麵積種植這種菾菜,但其因根係不夠粗壯,含糖量雖高,提取率卻並不是很高,這與甘蔗相比差得較遠。
而且這個時代已經有蘿卜了,隻是還未傳入大周朝,否則兩個品種可以雜交。
趙暉這段時間留在上京,又是老婆生孩子,又是要等孩子滿月、抓周、百日等等一係列都圍繞著孩子轉。
本來趙偉有所行動,但基於趙暉的存在,而且他還帶著一隊親衛在府中,大有投鼠忌器的感覺。
雖說趙暉也不上朝,偏偏時常會出現在宮裡。
他的心腹暗中打探,基本上和皇帝談論的都是孩子的問題,一會問奶水的問題,一會問能不能爬了,更無聊的是問尿片是誰在換。
趙偉聽到這些消息簡直想罵人,他趙偉也有兒子,也不見皇帝去問。
恰巧楚州又出了問題,剛剛平息的漕幫和鹽幫的紛爭,濱州和楚州幾個地方的商人,相互之間展開了抵製運動。
這個起因還要從東海的周禮說起,周禮是東海做水晶的商人,漕幫得勢他沒少花錢,現在也是回報的時候。
可他以前畢竟不是鹽商出身,跑到濱州和他的好友蔡衛東,基本上壟斷了一半的鹽業生意。
要知道,鹽鐵在大周是官營,也就是說官家專賣的意思,有了鹽引就等於有了合法的營業執照。
最初的時候,周禮運鹽從一開始的地下進行,直接跳上了台麵,拿著漕幫轉給他的鹽引,直接在濱州大肆運走食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