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在漕運司雖說是二把手,但是何海仁基本上放權下去,大小事務全部由唐明負責。
既然他手下的漕幫效力於自己,那麼他就打算好好地一展抱負。
楚州是水路交通樞紐,漕運衙門在這裡設置,衙門知事鄺宮,是唐明從張俊手下要來的一個人。
與此同時,涿州、邯鄲、洛陽以及濟寧和姑蘇等地都設置有漕運衙門。
他們直接在水麵上,用小船搭建浮橋或者埠頭,針對來往的船隻進行收費,緣由就是河防稅。
河防稅在大周是有的,但僅限於發大水才進行收取,為期三年,過期不再進行收取。
這個時期的周朝,水上的運輸,內陸有河運,不全都是漕幫掌控,還有幾幫勢力不僅在河麵上運輸,同時也在海麵上運輸。
唐明等人創建的漕幫僅僅隻是梁山向南,以及楚州到洛陽這一段是絕對有控製權,邯鄲到涿州這一片,他們隻是苟且的生存。
至於楚州到餘杭這一段,雖說有他們漕幫,但不強勢!
唐明原本安排張俊負責濟寧知事,
“什麼?這個姓唐的,自己一個從五品的官,給我的才正八品,一個縣裡都不如。”
張俊得知消息,破口大罵道。
拒絕出任漕運衙門濟寧知事,他的決定導致下麵漕幫的兄弟不敢上任。
漕運使是從五品的大員,唐明與何海仁暫設了三個名額。
何海仁領來一名新科狀元,姓宋,單名一個元,字襲人。
本來想放在漕運司做個侍中,留在司裡乾跑腿的活,結果漕運使也是從五品的官身,這個不得不讓唐明慎重!
新科被錄士當年放官的本來就少,被唐明安排在從五品的官職,也有自己未入士而有意而為之。
宋元最終被安排為漕運使。
漕運使主要有組織與管理漕運事務,監督與協調漕運衙門的職責。
相對在下麵乾實事,這個職位對新官員而言,就顯得簡單得多。
畢竟一線才是最能吃苦,最能讓人成長的地方。
得知張俊的訴求,唐明也沒有辦法,也隻好給了張俊一個職位,主要是負責涿州到楚州,這段流域的事務。
邯鄲,原先有個投靠漕幫的刺頭,名喚裴元吉,是棗陽一魚牙,乾的就是欺行霸市的買賣,不料犯了人命官司,逃到邯鄲繼續做起水上買賣。
裴元吉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年紀,都帶鬥笠壓住,隻見黑髯遮蓋著嘴,上穿一領白布衫,腰係一條絹搭膊。
雖然還吃水麵上的活計,但一開始也隻是跟船跑,一開始背負命案也不敢跑遠,隻能在運河界麵上跑短途。
就這樣一來二往的,又重新開始認識了許多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