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貓媽媽的私生活有點亂
第28章貓媽媽的私生活有點亂
曬的過程中,有兩條狗子看守,倒不怕雞鴨和小鳥過來“搗亂”,不過李響也沒走開,他在涼亭中做木工活。
之前打造的三股鋼叉,還缺少一根叉柄,之前一直沒時間弄,剛好今天可以加工一下。
然後稻穀也需要勤翻動,這樣才能早點曬乾。
按照他小時候的經驗,秋天通常隔一個小時翻一次,至少要曬3個太陽。
李響手中拿著的是一根長長的樺木。
是之前進山的時候砍回來的,本來準備冬天當柴燒的,但是這根比較粗長,而且生得筆直,想著以後可能有用,就留了下來。
他用鋸子將其截成約兩米四五的樣子,然後用高密刀沿著表皮削砍,轉著圈地砍,這根樺木的直徑大約在712厘米,李響將其削砍成了五六厘米粗細的一根棒子,然後就換用木工刨子來刨,“精雕細琢”。
最終,這根樺木變成了一根筆直、粗細均勻、直徑大約在4厘米、非常漂亮的叉柄。
他用單手握了握,剛剛好。
隨後,將三股鋼叉的“頭”裝了上去,並釘了一根釘子加固。
李響起身舞了一下,感覺挺好的。
雖然上次忘記了打造用於尾端配重的瓜錘,整把叉有點兒“頭重腳輕”,叉頭可是足足有五公斤特種鋼呢,但是,李響力氣很大,“舉重若輕”,這點“不協調性”根本就不礙事。
最重要的,一柄農用的三股鋼叉,若是做得跟古代冷兵器一樣,或者跟獵叉一樣,李響擔心會成為“管製刀具”。
嗯,一句話,越土越好。土到那種人家一看,就是用來乾農活的。
所以,這把三股鋼叉上沒有血槽,沒有倒鉤,除了叉尖很鋒銳,每股叉都是圓圓的,叉身並沒有開刃。
白樺木其實不是做槍杆,哦,不,叉把的好木料,儘管在古代,樺木曾經做過長矛的木柄,因為它還算堅硬和穩定。
但是有更好的材料,比如白蠟木、核桃木、赤橡木和柘木。
而且古代的槍杆,並非純粹用木料,而是獨特的積竹木柲)。
也就是中間是一根質地堅硬的木棍,外圍包裹一層或兩層長條竹片,竹片的外麵緊緊纏繞著優質藤條,然後用結實的絲線細密地束縛藤條。最後還要塗漆,用生漆一層又一層地均勻塗抹,使這些材料緊密結合成一體,光滑美觀。
這樣做出來的槍杆,比用純鐵或木做出來的要好得多,木芯在槍杆內保持了槍杆的硬度,而竹片在表麵又能增加柔韌性,即便猛力刺向敵人的盔甲也不易折斷。
純鐵的話,欠缺彈性,而且太重,非常耗體力。
比積竹木柲更加高端的工藝,則是馬槊的槍杆。
一根馬槊杆,製作異常複雜,而且耗時日久,往往需要五年才能製成,在古代非是世家大族無法擁有。
隋唐時期的單雄信就有一杆巨大的馬槊,叫“寒骨白”,據說光槍頭就重達70斤,曾經差點一槊戳死李世民,幸虧徐茂功及時喝止,太宗才僥幸躲過一劫。
這不是《隋唐演義》,而是《舊唐書·列傳第三》裡記載的。
雖然樺木做的“叉把”算不上好,但作為一柄“農具”,李響覺得還行。當然,如果有機會弄到更好的木料,他不介意換一根。